从一头撑死的野猪说起,也谈中国的动物保护

7月16日,民间自媒体“大盐津”报道了盐津县豆沙镇一头野猪死在一片被破坏的玉米地里,死因疑似为贪吃后“撑死”,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从一头撑死的野猪说起,也谈中国的动物保护

听到这个,第一时间笔者不由睁大了眼,还有被“撑死的猪”,天天吃着“四月肥”唯一生活目标就是吃、睡和长胖的家猪们,纷纷对这个野生同类投以鄙视的目光。

且不论野猪死因是否就是撑死,但野猪的危害在盐津县却并非个案,据了解2011年至今,盐津境内共发现3500余起野猪肇事,共进行野生动物肇事赔偿或补偿2200余万元。说到野猪的危害,当地林业局的工作人员用了“泛滥成灾”这个词。

在过往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不重视野生动物与环境的保护,自然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野生动物也纷纷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

好在后来我们及时认识到了这一点,《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并制定了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的措施,并加大宣传教育使得环保意识与动物保护意识普遍的提高。

然而随着绿水青山的重现,部分野生动物也开始重回家园,生态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就在这样一份优异的成绩面前,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从一头撑死的野猪说起,也谈中国的动物保护

相信和野猪相比,白鹭就更为常见,不光是乡村甚至很多城市的公园之中都有白鹭翩翩起舞身影。白鹭的归来,被很多城市作为生态改善的标志性事件,然而随着白鹭的数量越来越多,麻烦也随之而来。

成都望江楼公园白鹭成灾,粪便使得竹子枯死,锦江的鱼虾无法支撑白鹭的数量,需得靠人为放生的方式来保证白鹭的饮食。在人们欣喜白鹭回归的同时,他们也慢慢的发现,随着白鹭的回归,河里的小鱼小虾少了,夏季的蛙鸣不见了。

任何生物都只是生态链的一环,在生态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它的数目失控时,却又有可能带来生态灾害,在世界各地屡屡爆发的外来入侵物种危机就是其中的代表。野猪和白鹭自然不是外来入侵物种,但一旦当它们的数量泛滥成灾之后,那么其危害未必就会比外来入侵物种小,但相比外来入侵物种,它们的危害更隐秘也更不易引发人们的警觉。

由于有保护村民不敢对野猪下手,也不敢驱赶白鹭,但这样真的好吗。再说回野猪撑死这个事,记得为了恢复野马种群而引进的普氏野马,在放归野外前的围栏观察期,一匹母马在产驹的时候难产,这引起了当时饲养人员与专家的高度关注。一次“难产”为何会有如此的效果,因为这代表着普氏野马的野性正在消失,在真正的草原上,一匹小马驹出身之后,10分钟之内无法站立,就几乎没有活下去的希望,而出现难产的野生动物,唯一的可能就是母子双亡。野生动物没有难产,难产的出现,代表着的是野性的消退,不由得不引发重视。

而现在的野猪居然撑死了,这是不是也是一种野性消退的表现,当野猪再是“野猪”的时候,又还有没有保护的必要呢?野猪大摇大摆的糟蹋庄稼,白鹭靠着投喂为生,猴子习惯了从游客手里接受食物,这样的野生动物,还真的是野生动物吗?

当白鹭回来,野猪出现的时候,我们感到欣喜,然而当它们的数量泛滥的时候,它们自己也称为了环境的破坏者。

为了应对野猪的泛滥,云南昭通市盐津县森林公安局决定组建一个专业捕猎队伍,限量捕杀,将野猪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这也不过是治标的办法,并没有解决其泛滥的根本原因。

野猪和白鹭的泛滥,其根本在于天敌的缺失,这就好比外来入侵物种进入到了一个没有天敌的世界一样的道理。在完整的生态系统中,野猪的数量是靠着狼、虎、豹这样的猛兽来控制的,而非森林公安的狩猎队。而白鹭的数量也有狐狸、豹猫一类的动物进行控制。如今,野猪和白鹭归来了,但野猪与白鹭的天敌却没有随之归来,而另一强大天敌“人”又被法律束缚住了手脚,导致了其数量的泛滥与不可控。

同样的事件,在历史上曾经也发生过。美国的黄石公园,曾经因为人类有计划的猎杀,那里的狼绝迹了。然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失去天敌之后,野牛与鹿数量的疯长,不可控的数量使得它们对于黄石公园的生态植被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且当缺乏狼对于种群中弱势群体的淘汰之后,其群体的整体素质反而在开始下降,若野牛与鹿的数量再无法得到控制,那么除非人类喂食,黄石公园的植被将无法支持它们的生存。

为此美国黄石公园决定重新引入灰狼,以修复被破坏的生态平衡。

从一头撑死的野猪说起,也谈中国的动物保护

灰狼的回归,果然在短时间内就起到了作用,不但成功的控制了鹿与野牛的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破损的生态得到了修复。

这样的控制方法,显然比组织一个狩猎队,定期去射杀野猪的方式要好很多。

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绿水青山的恢复,国家的自然保护也应该从单纯的保护,扩展到生态的重建。然而生态的重建,却远远不是说着这么简单。不论是“引狼入室”,还是“放虎归山”,恐怕立马就会引发广泛的争议,其中争议的焦点肯定是,狼、虎、豹一类的猛兽,不同于白鹭这样的野生动物,它们可以对人本身构成威胁。

其实问题又再次回到了原点,人类是想要一个真正完整的生态,哪怕这样的生态仅仅存在于一小片保护区或者国家公园之中,还是说只是想要一片对于人类来说有利的生态。

这就好比在大多数人眼中,在沙漠中植树,那就是在保护环境,美化自然。殊不知这只不过是站在人类的立场和标准,把环境变成适宜人类生存的而已,恐怕很少有人考虑过,如果沙漠都变成了森林,那么骆驼该怎么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野猪   黄石   盐津县   绿水青山   盐津   野牛   白鹭   天敌   野马   物种   野生动物   中国   数量   生态   人类   公园   动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