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携民渡江,刘备赤壁之战的首功之人

本文基于小说三国演义而非历史。

三国是一个能人辈出的时代,无数的英雄、枭雄、奸雄、武者、智者在这个大舞台上为了各自的目的而演出着不同的曲目,而无论怎么评价,作为蜀汉开创者的刘备,三足鼎立中的一足,刘备都是其中最为耀眼的风云人物之一。

也说携民渡江,刘备赤壁之战的首功之人

然而在传统的看法中,对于刘备或赞其仁义,或斥其虚伪,对于刘备真正的能力给出的评价却并不高,似乎刘备的所有光芒都被其身边的五虎上将与诸葛亮所掩盖。然而能从一个卖草鞋的混到三分天下有其一,刘备又岂是易于,这里就来说一下一些被忽略了的细节,比如刘备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

赤壁之战三国时期的关键战役之一,曹操集结大军威压长江,意图一举拿下东吴从而一统天下,然而却最终却功亏一篑,此战之后,曹操再也无力做出如此攻势,刘备也借此站稳了脚跟,三分天下之势初步底定,这可以说是三国成型的一次转折之战。

一般说起赤壁,那就是诸葛亮、周瑜、曹操的舞台,再加上黄盖等作为配角,很少有人注意到刘备的作用。

话说曹操八十万大军南下,兵锋直指荆州,刘备在新野首当其冲,虽火烧博望、新野有些小胜但却无法在整体上改变双方的强弱对比,无奈弃新野而走,于是就有了携民渡江的故事。刘备因携民日行十余里,终于在当阳长坂坡为曹操军追上,一场恶战成就了赵云与张飞的威名,而携民渡江也成了刘备仁义的象征。这也就是大多数人对于携民渡江的看法,但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实质上携民渡江整个事件,不过是刘备所布下的一个高明的局,下边我们来细细的剖析一下。

也说携民渡江,刘备赤壁之战的首功之人

首先,携民渡江的坏处是很明显的,稍微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携民渡江必然无法摆脱曹操大军的追击,也正因为此携民就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故而很多人将这当做刘备大仁大义的表现。

刘备向有仁义之名,而这名声也是刘备的命根子。刘备在初期的时候实力弱小,曾经在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手下都混过,为何这些性格各异的人物都没有杀刘备,就是因为刘备背着一个仁义之名,杀了他就是不义,携民渡江显然可以给刘备带来好的名声,但仅仅如此就值得刘备冒险吗?显然不是,要知道在刘备初期实力弱小,可以说是每逢交锋落败者十有八九,弃城而走也是常有的事情,为何从来没有见到过刘备玩一下携民。显然刘备名声并非刘备携民的关键。

那么携民渡江到底能给刘备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或者说会给曹操带来什么样的麻烦呢?

好处一收民心于荆州

诸葛亮隆中对提到,刘备若有意天下那么荆州是必取之地,而欲取荆州便需先取荆州的民心。看看刘备携民渡江还假假的到蔡瑁他们控制的城门口转了一圈,要求托庇百姓。要知道在此之前蔡瑁便欲取刘备性命才引出了跃马檀溪的故事,此时刘备虽携民而来但同时来的还有刘备的大军,这百姓之中可有混入刘备的军队,欲乘机取城。更何况曹操的大军正威压荆州,情况并不明朗。不论于情于理蔡瑁都不可能开城。

这种情况,刘备不可能想不到,而刘备还是带着百姓去了襄阳转悠了一圈。结果是刘备得了民心当时的荆州控制者蔡瑁以及刘琮失了民心。而曹操,只要他派兵追击,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能不误伤百姓吗?一方携民渡江,一方派兵追击,你说谁得民心,虽然刘备一早就知道带着老百姓他们一定是会为曹操追上并被误伤的,由此可见刘备的心机,携民渡江一事对民心的收取,是为将来刘备重夺荆州做准备。虽然当时看来重夺荆州并不一定能够实现,但作为一个杰出的领导者,在整个战略上是需要几个伏笔的,在必要的时候下上几步闲棋,当一旦机会来临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好处二阻敌之用:

刘备携民渡江其实更多的是老百姓跟在刘备的军队之后,缓缓前进。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曹操的追兵赶至,那么首先面对的不是刘备的部队,而是这些难民,后队民乱则曹操兵到。可以说后边的难民就是刘备军队的一个预警装置,而曹操军队在冲过难民群后,恐怕也很难保持完好的队形,曹军冲散难民的同时,难民也打乱了曹军。

若非如此你想象下若是曹军一字排开,阵容整齐,赵子龙再勇,恐怕也很难来个七进七出,至少当年白门楼吕布在阵容整齐的曹军前突围是失败了的,更遑论进出自若的七进七出了。也就是说难民虽拖延了刘备的速度,但正因为行进缓慢,刘备军连日来可以说是以逸待劳,而曹操军轻骑追赶,锐气虽盛,但却日夜兼程已成疲兵,长坂坡一战后还是让刘备给跑了。若刘备真仁义,长坂坡一战后怎么不收拢难民再一起跑,因为那不叫仁义,叫自杀了。

好处三给曹操添麻烦: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携民渡江一事为何会给曹操添麻烦。

曹操大军南下,是欲一举荡平南方的,荆州首当其冲,曹操的目的是占领荆州,而非跑来荆州劫掠的。而且曹操又非杀人狂魔,如果刘备不携民渡江,难道曹操会因为新野是刘备曾经驻扎的地方,就纵容手下杀戮报复,若真如此,曹操也不会达到如此的地位和高度。刘备若不携民,曹操大军新到,又是以彻底占领荆州,被荆州变为其自己地盘为目的。虽然不敢说曹操的军队对于百姓那是秋毫无犯,但为了收整个荆州的民心,曹操必然不会纵容大范围的纵兵扰民发生,说不得还得派几个官吏,贴几张安民告示,再发点口粮什么的收一下民心,以便日后统治顺利,也给荆州其他地方的百姓做个榜样。

然而刘备这一携民,本来几个官吏,几张告示,再加上一点口粮就能搞定的事情,瞬间就变得复杂了起来。长坂坡一战,刘备虽然大败,但他败了就败了,拍拍屁股跑了。这被刘备携出来的数万民众,瞬间就成为了流民。这些人刘备可以不管,但以占领荆州为目的曹操却不能不管,毕竟他在荆州是初来乍到,虽然刘琮投降,但毕竟时日还短,还很难完全掌控,民心也未完全归附。这个节骨眼上,要是不管这数万流民,自己带人去追击刘备或者威压东吴,放着这么几万流民在身后,若是再有个什么有心人挑拨一下,顷刻之间便是变乱就起,一个不好,再来一个黄巾之乱也不是没有可能。

从上边三点可以看出,携民渡江实际上是刘备布下的一个大局,让本来呆在家里便可以避刀兵之灾的百姓跟着受了苦,还念着他的好,把骂名给了曹操,同时把一个大包袱也甩给了曹操。

也说携民渡江,刘备赤壁之战的首功之人

当然即便如此,有的人仍然会有不同的看法,毕竟携民渡江本身要冒的风险实在太大,长坂坡一战,刘备把老婆孩子都打丢了,为了这些好处刘备值得冒性命之险?

其实刘备对此也不是没有准备,刘备事先就做出了保命的安排。当阳长坂坡一战,刘备军中少了两个主要人物,那就是先行启程前往江夏,与刘琦进行联络的诸葛亮与关羽。

实则求救于刘琦只需诸葛亮一人便已经足以,因为求助刘琦更多的是需要动之以情而非凌之以威,当时刘备也没有对刘琦凌之以威的本钱。让关羽前去实无必要。在这种曹军随时到来的时候,少了关羽这么一员大将,便少了一份保障。反是刘琦一边,若是刘琦能被说动,那么有没有关羽实际都没有差别;若是刘琦无法说动,多上一个关羽在刘琦掌控的江夏城中,难道就能武力逆转。而且以关羽的性格,怎么都适合去做说客或者求人,真要派将领护送赵云做这个角色肯定比关羽要很多。

刘备之所以派出关羽,无他因为关羽曾经在曹操手下效力过一段时间,是曹操最为看重的武将之一。相比之下,张飞虽有名气但曹操对其的看重程度却远不如关羽,连吕布都能砍的曹操,对张飞还远远没有达到欲得之而后快的程度,而赵云的威名更是凭借长坂坡一战以后才开始建立的。

若长坂坡一战若刘备真败而被擒,杀刘备非但会让曹操背起不仁之名,更是可能直接迫关羽、诸葛亮转投东吴,而俘虏刘备则很可能引得关羽、诸葛亮来投降。曹操是知道关羽对刘备的忠诚的,否则当初关羽不会只接赤兔马,最后还挂印而去。所以曹操越是看重关羽就越不会杀刘备,事先调走关羽可以看作刘备为自己准备的保命符。当然这么做也并非全无风险,不过刘备若是真的一点险都不敢冒,也达不到其最终的地位了。

可以说在携民渡江一事上,刘备与曹操的暗中隔空交锋,可以说是以刘备大获全胜而告终。

那么这件事情对于赤壁之战的走势又有如何影响,为何说刘备是赤壁之战的首功之人。

要知道,赤壁之战之所以能够获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孙刘两家结成了联军,同心协力,最终击败了曹操。

但如果观察赤壁之战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也就是当阳长坂坡一战,曹操大获全胜之后,曹操的大军似乎突然之间就停下了脚步。要知道当时的刘备就算是到了江夏,加上刘琦的军队也不过2万左右,江夏还在江北没有长江天险,这在曹操大军面前似乎唾手可得。

然而在当阳之战之前,加急追赶刘备的曹操,突然在当阳之战后来了个急刹车,坐看刘备进了江夏,做看诸葛亮过江说服舌战群儒,坚定了东吴抗曹之心。坐看孙刘两家结成联盟,互为犄角。

这段时间曹操在干什么,虽然也许不是主要原因,恐怕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曹操在派人收拾刘备携民带来的烂摊子。要知道数万流民被打散了满山遍野的花儿的逃窜,那个再要收拢可不就是几个人几个官吏就能搞定的,而如果要把他们再送回原居住地安置,再加上火烧新野对于原地的破坏,以及其他口粮的等等情况,这都不是短时间少数人能做好的。

所以刘备的携民渡江,在赤壁之战中,为孙刘联手争取了时间,使得自己也站稳了脚跟,为曹操日后失败买下了伏笔,所以就整个赤壁之战来说,刘备的携民渡江当为首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长坂坡   当阳   新野   东吴   荆州   赤壁之战   目的   流民   口粮   仁义   难民   民心   大军   军队   百姓   首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