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8月24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劳动教育进课程教材情况时强调,要通过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等途径,将劳动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各个方面,解决有教育无劳动的问题,努力克服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

  “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多少年来早已成为社会共识。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劳动教育被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于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在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问题明显改善,教育体系“短板”和不足正在补齐、修复、好转。

  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

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通过劳动托起中国梦,成为能够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党中央   智育   劳动教育   德智体   美育   教育部   学时   全面发展   价值观   精神   情况   小学   家庭   学校   社会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