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增强人民幸福感

中国共产党一路披荆斩棘,紧紧依靠人民走过百年辉煌历程,实践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进一步厚植人民情怀,与人民心心相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聚焦群众反映共性需求和个性问题,聚焦长期未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切实解决好群众提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为群众办实事,办的是群众期盼的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实践活动的开展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想方案、想措施,活动就会脱离实际、不接地气,甚至可能与群众需求南辕北辙。要带上“显微镜”深入基层一线,到群众家里坐一坐,到田间地头走一走,与老百姓谈谈心,精准了解民意期盼。要带上“透视镜”找准问题根源,对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牵住问题“牛鼻子”,打好措施“组合拳”,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

“我为群众办实事”是共产党员的终身之责、终身之事、终身之志,切不能因为解决了几项难事、收到了几面锦旗、听到了几句夸赞,就觉得完成了指标,可以歇一歇、缓一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坚决杜绝哗众取宠、装点门面的假大空做法,以民为镜,以民为秤,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装点门面   不骄不躁   中国共产党   假大空   群众   牛鼻子   草野   地气   共性   难事   民意   切实   幸福感   措施   需求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