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办!尽快结束课程!昆明多区叫停

国家“双减”政策出台

已有半个多月

昆明的落地细则何时出台

记者日前联系了昆明市教育体育局以及

各辖区内的教育体育局

询问“双减”政策落地事宜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介绍,昆明将紧跟国家政策的方向和步伐,目前相关文件正在拟定过程中。

五华区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双减”政策出台之后,目前暂时要求辖区内学科类的教培机构不再招生,10月份前需要把之前招进来的一批学生课程结束。同时,不建议家长给孩子继续报名学科类的培训。

盘龙区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则表示,从8月11日开始,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对辖区内各个培训机构的核查工作,禁止辖区内学科类培训机构继续招生。“建议家长减轻孩子的负担和压力,不要再给孩子报学科类的课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官渡区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正式的文件还未出台,处于拟定过程中。

“现在省市还未出台具体的文件,区里已经开始整治相关的教培机构,学科类的教培机构将会逐步减少。” 西山区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表示。

呈贡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辖区内涉及的20多家教培机构,他们已经进行多次查处,并且下发了停办通知书。此外,还要求相关的培训机构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暑期课程结束,之后不允许再招生。

家长看法:部分家长决定放弃学科类补习

“双减”政策提出,要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这意味着在校生将禁止参加学科类培训。有家长表示,初、高中的校内课程安排紧密,没有时间去参加校外培训,只有寒暑假会参加线上和线下的校外培训课程。

黄女士的小孩上初中,政策出台后,黄女士觉得,孩子因为初中学业繁忙,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参加校外学科类补习,如今家长们都觉得终于不用再纠结是否要参加校外学科类补习。方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则对此规定的出台显露出疑惑:“政策实施后,未来辅导小孩学习的压力会不会全落在家长身上?”方先生说,他的孩子今年上一年级,他和妻子的时间、精力没办法全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同时担心随着孩子学龄的增长,功课难度加大,家长的学识能力有限,不能及时给予孩子学习上的帮助。

“我的孩子目前在线下有英语课程,线上也在进行着数学思维拓展课。我也想自己辅导她,但是现在的教材编写与之前不一样,解题思路也不同了,不知道该怎么引导她。”孩子将进入二年级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李女士表示,她对孩子的数学、语文课程不太操心,但是对于英语这样的语言类课程,需要语言环境,孩子才能进步,不报补习班对孩子的成绩会有影响。

针对“双减”政策的出台,四年级学生的家长周女士有自己的见解,她认为校外课程开销大,实际上给孩子报的线上数学辅导课和线下英语课程没有显著效果,在禁止校外培训课程后,如果学校有相对应的措施,她非常支持此次改革。

专家观点:应把学校作为“双减”主阵地

昆明市政协委员、昆明市官渡区福德中心学校校长、昆明市青联副主席王蜃淋表示,“双减”政策的出台,从总体上看,是一个非常好的导向。它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更好地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更多的孩子从高负荷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合作能力。

学校要加强课后服务,把“三点半课堂”做好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双减’政策的出台,我非常支持和赞同。”王蜃淋说,任何一个新生事物肯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孩子、家长、学校适应和接受这个政策必然也存在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

对于学生减负,云南其实一直都走在前面。2018年云南省教育厅发文,要求减轻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和课后负担。2018年3月,校内启动“三点半课堂”,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次“双减”政策出台,其实也是在提醒学校,应该把聚焦在作业和校外培训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孩子的全面发展上。因此,学校也要加强课后服务,完善评估机制,把之前的“三点半课堂”做得更好,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王蜃淋提出,对“双减”政策的配套措施上,建议充分运用政府的公共资源,破解“三点半难题”。比如将青少年宫、校外书法家协会以及一些优质的家长资源、课程资源融入到学校教育中来。

“除了学科类必修课程以外,假如我们有100多个可供孩子选择的课程,孩子选择之后可以在3:30—5:30之间的两个小时内参与进来。课程结束之后,家长刚好下班,就能把孩子接回家。” 王蜃淋说,对孩子来说,这样既达到了激发潜能、开发特长的效果,同时也缓解了孩子的课内负担。

王蜃淋认为,“双减”政策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应该以学校为主阵地,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几个主体中,要让学校教育真正成为“双减”的主力军,发挥教育者真正的力量。“政策的出台,给学校以及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教学方面,坚持做到应教尽教,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质量、课后服务和作业管理水平,实现作业精简化,让孩子在课内、校内就能学好、学透。这样的话就能尽可能减少学生到校外培训的需求。”王蜃淋说。此外,老师的意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分数层面上,而是应该关注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政府部门应该出台更多配套政策

在王蜃淋看来,此次政策实施,反应最激烈的不是学校和老师,而是社会教育和家长。她认为,如果学校能够吃透“双减”政策的导向,把学校教育做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让家长放心,那么负面的东西完全能够克服,同时也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现在很多家长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其实是一种‘剧场效应’”。王蜃淋说,所有的孩子都在补课,没有家长敢停下,如果大部分家长都不补课了,那大家可能也就都不补课了。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从大班到小班,甚至到一对一,这就形成了“剧场效应”,在这种环境下,其他家长也坐不住了,大家都开始站起来,然后站着的家长又要站得更高。

“我特别反对把中考高考压力转嫁到小学的基础教育上来,这会让孩子在童年时期留下心理疾病,造成抑郁焦虑,我们应该还给孩子一个愉快的童年。我觉得‘双减’政策提得很好,如果‘剧场效应’逐渐消失,那家长和孩子的压力肯定会大大减少,不再那么焦虑,我相信孩子也能从容、愉快地度过童年。同时,很多有艺术天赋、体育天赋、创新天赋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多展现机会,我相信很多有才华的孩子肯定今后会成长得更好。”王蜃淋说。

“‘双减’政策下,昆明的家长和学生对培训的需求没有减少,一些校外培训机构依然可能隐藏踪迹,继续存在。”一名资深教培从业人员坦言,在听闻“双减”政策出台后,很多家长纷纷主动向他提出私下组班,让孩子继续补课。“面对家长的现实需求,政府部门应该出台更多配套的政策来落实‘双减’政策,在严格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同时,也要注意发挥教育培训市场的有益补充作用。”该从业人员说。

来源:都市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昆明   体育局   昆明市   课程   作业   课后   校外   叫停   全面发展   学科   负担   工作人员   家长   结束   政策   孩子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