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旧事] 登记之事(笔记小说)

旧闻旧事] 登记之事(笔记小说)

原创 汴梁客子逸 子逸物语

登 记 之 事

——草堂笔记之一

旧闻旧事] 登记之事(笔记小说)


我在报上发了几篇豆腐块之后,村里人便常来草堂谈笑,期间家长里短、乡野逸事自是收集许多。一日,族人老常叔给我讲了一事,临了却嘱咐再三:只准记而不可发。我问为何,老常叔叹而笑曰:怕你小子今后登记时遇麻烦呗。

旧闻旧事] 登记之事(笔记小说)


老常七十余,膝下止一子,唤作铁柱,娶前村他二表姨家丫头玉叶做媳妇。开始分责任田那年,老常看自己年纪大了,老伴又是病秧子,想让玉叶过门。玉叶爹也同意,说孩子不小了。

可到登记那日,一切准备就绪,铁柱玉叶俩到登记处半晌不见归来。老常气喘喘赶到半路,正碰上铁柱回家。铁柱红着眼圈。一问,才知道铁柱差两月不到登记年龄。

老常说:“玉叶比他大三岁,那她不超过了吗?他俩一平均不是都够了。”玉叶爹气哼哼:“我啥都讲了,可人家说提倡晚婚晚育哩。唉,谁叫铁柱是九月生,硬是被算在下一年了。”老常更气:“怪谁,怪他娘……要早产两月好了。不登记也罢,过了年再说。”

谁知开了春,到乡上一问,人家就问叫铁柱的有几个,原来有人已顶用了他的名字。老常气极了,一查却是兄弟家的铁栓。他比铁柱小半岁,也是等着要媳妇来家帮忙干活的,况且铁栓娘老早就死了。老常没法,只得等下一年用铁栓的名。

可怜的却是那玉叶姑娘,已二十六七,早就耐不下心。因为铁柱老往自己家里跑,黑更半夜两人送来送去便管不住了自个。玉叶急,铁柱更急,再急还是老常。儿子不好嚷,亲家老是催。好歹捱到秋后,眼看玉叶的肚子越来越大,老常一连在乡里跑了几个空趟,碰了几回钉子。人家一定要等那“铁栓”过了年再说。

旧闻旧事] 登记之事(笔记小说)


老常不灰心,跑得次数多了,反倒有了经验。你办公时在一旁侯着不声不响,你啥时闲了边便讪笑着往你脸前送烟,一个劲叫“小同志,可怜可怜。”临下班时,管登记的“小同志”终于磨蹭不过,说好啦好啦明儿来吧。老常见事情有了起色,当然高兴透了,临了随手把怀里预备的一瓶托人买的二锅头放到桌上,连叫“托福,托福。”

第二天一早,两家亲戚邻居一大帮索性到街上食堂去订下宴席,以免登记回来误了吃饭。可老常仍不放心,直接跟着铁柱去乡上。一看,便见院外街上院里墙上贴满挂满红红绿绿的标语条幅。登记处门锁着,一旁站着好几对等登记的青年。一问,才知又登不上了。整个乡里的人员上到乡长下到炊工全都动员起来忙着迎接县里一个书记下来检查工作,老常被唬得几乎晕倒,如今酒席都订下了,好几百块钱哩。心一横,他跑来跑去一直找到乡政府办公室。办登记那“小同志”正扎大红花,旁边一胖子一见他就叫:“别等了,别等了,你没看这些人正忙着干啥?”老常哀求道:“我都跑几天了,这再一停几百块又飞了。”人家只不应。旁边也等登记的一对青年忙说:“老人家,光急也没用,俺也跑三趟了,兴许人家忙忙完了还能办。”于是,便都倚在门外等那县里领导来。

晌午了,老常肚里早咕咕叫,眼巴巴朝大门外望。忽然,一阵汽车喇叭响众人皆欢呼鼓掌,老常亦拍手跺脚。车停门开,老常便踮起脚望是甚么人如此气派。眼屎擦了又擦,脚尖踮了又踮。谁知,那人转过身竟先一眼瞧见他,不顾与众人握手,便大步挤过来抓住他连

叫三舅你咋在这。原来是外甥,小名叫狗剩的。

“唉,还不是为等你小子嘛!”狗剩惊诧,众人亦惊诧。老人擦着眼说:”你表弟铁柱登记都跑三……”话没说完,铁柱一拽他的衣襟又停了。他回头一看,铁柱脸失色,众人亦失色。一旁的胖子忙掏出烟敬过来:“老……人……家,老人家,别急下一个就是你下一个就是你。”

旧闻旧事] 登记之事(笔记小说)


旧闻旧事] 登记之事(笔记小说)


登记得自然顺利,老常看天早晌午,便去叫狗剩。“你表弟登记你还得陪客哩。我也好几年没见你了。”狗剩便回邀胖乡长作陪。于是,乡里领导皆厮跟了至食堂。席上,热闹非凡杯来盏去。老常眼看桌下酒瓶堆起,心里叫苦不迭嘴上却连称如此盛情真是祖上阴德三生有幸。众人便纷纷朝老常敬酒,连胖子乡长和登记办那已不小的“小同志”也在劝酒时连叫老常伯今后在书记处还望美言。直闹到黄昏。宴散,茶毕,老常找食堂结账,会计说“老人家,不必了。乡长已吩咐此宴系乡里公事接待夏书记。”

老常喜不自禁,四顾想找铁柱玉叶,来向胖乡长诸领导道谢,却里外不见二人。一问亲家,亲家脸一红,附耳几句。老常便又苦笑了。原来,玉叶经不住折腾,已临产去医院了。

这事儿我一听便有趣,有趣便乐于记下,有朋友来便不由想讲给他们听。一来二去,传到了老常儿子铁柱和儿媳妇玉叶那里。两人相跟了找我:“兄弟,这事儿万不敢再胡说,更不可拿去发表。你小侄也已七岁,咱老表也早退休。将来再登记找谁去。”

我一听,先是忍俊不禁,笑后却又默然良久。

婚姻之事,强调结合,讳在交易,重在夫妻情,登记乃一形式,岂可足以惦记哉。然在百姓莫不如铁柱夫妻也。近又忽传兴押金三百元以限制今后多生子女,作完善计划生育之办法。不知真否?

1989.2.26于苦雨斋草堂

旧闻旧事] 登记之事(笔记小说)


附:(此小说发表在杞县文联《沃原》报总第十二期)

2020.3.2汴梁客子逸于故园听雨楼

旧闻旧事] 登记之事(笔记小说)


[作者简介]汴梁客子逸,本名张枫,河南杞县人。中学时代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在《南方周末》,《珠江夜报》《跨世纪》,《东京文学》,《大观·诗歌》,《牧野》等省内外十几家报刊和省市广播电台发表播出小说散文和诗歌数十篇(首)。近年初涉网络,在国内几十家网站和公众平台发表诗歌及其他作品。名字条目收入《开封市文艺家词典》,有小说被《建国以来杞县文学作品选》等文选。

自办有微信公众号《子逸物语》

系2003年度鲁迅文学院普及部作家班学员,开封市作家协会会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汴梁   开封市   杞县   登记处   晌午   旧闻   亲家   乡长   县里   乡里   草堂   旧事   胖子   老人家   食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