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的力量(九)

生命模式是一种隐形的规律,它标志了和生命有关的事物之间的潜在规律,这些事物并不一定是图像、图案,也可以是数字、抽象的关系、甚至是思维的方式。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牛津大学教授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这本书里提出,“生命由一个单核细胞演化,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构成了完整的生存机器。生存机器为基因而生,最初是作为基因的贮藏器而存在,动物演化出进行快速动作能力的关键是肌肉,肌肉就是引擎,以张力的形式产生直接的机械力,与引擎凭借绳索和带有铰链的杠杆来发挥其力量的原理类似,在人体内,如果说肌肉是引擎,杠杆就是骨骼,绳索就是筋腱,铰链就是关节。如果将生存机器比作一台生物计算机,其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或称作神经元,神经元用以在彼此之间通讯的密码则是计算机中流转的脉冲码。而神经元本质也是细胞。”

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认为在记忆过程中对信息的加工就是隐形规律的应用体现。在皮亚杰的认识发展论中,认为儿童根据一类对象、事情或行为的心理结构,或事物间有组织的结构,形成适应环境的行为模式。

从这些思想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发展和运动过程必须是一个严谨的,系统的,程序化的生命行为过程。这样我们就找到了生命模式的理论依据和探索检验的方向。即生命过程中出现的行为、现象、结果都和生命体自己的生命模式相关。所有能够体验到的模式都是生命模式的表达。

生命模式由认知模式、心智模式、思维模式、决策模式 沟通模式、行为模式等模式构成,一切的生命模式都是在此基础上完成建设并逐步优化升级的。

生命模式对生命的本身有多大的影响呢?让我们通过以下的例子先来感受一下。

大象模式:

大家都知道现在地球上,最大体型和力量的陆地动物要数大象了,野象的力量可以将大树连根拔起,可是动物园和马戏团的大象就失去了这个功能,原因就在于它们还是小象的时候,在生命模式尚未形成时,人类给它脚上栓上一根铁链,此时的小象还不具备足以将栓铁链的装置拔起的力量,无数次地挣扎着想尝试获得自由,都以失败告终,不得不妥协于人类的训练,接受了被铁链栓住的命运。哪怕长大后,有足够的力量挣脱铁链改变命运,奈何模式已经形成,它忘却了抗争,乖乖地任人摆布。

有人身上就有明显的大象模式,幼年时期相同反复的困扰和束缚,会化成一根无形的铁链,刚开始还有意识挣脱所遭受的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得不逐渐接受并妥协于锁链的存在。继而丧失了继续探索生命潜能的勇气和力量,也就失去了更广阔的天地,终究是一生囚禁于心灵的牢狱,无所作为。


鲨鱼模式:

科学家曾经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将鲨鱼放进一个中间加了透明玻璃隔板的鱼缸中,隔板的另一边放进一些小鱼。鲨鱼的本质是吃鱼的,见到鱼就吃是他原有的认知及行为模式。但是这次不同,只要他有吃鱼的举措,头就会撞在玻璃上,一次又一次地碰壁,不但吃不到鱼,而且每次都撞得头破血流。于是鲨鱼慢慢失去了吃鱼的兴趣,看到鱼不再会有反应。当科学家抽掉了中间的玻璃隔板,小鱼就在鲨鱼嘴边游来游去,这对天敌居然可以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和睦共处,不再有强对弱的吞食。所以认知与行为模式都是可以经过训练而生成的。

在现实生活中,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也有相同的情况。比如企业在招聘或者培养销售人才时特别难,是因为销售工作在客户拜访、交流、沟通过程中会频繁遇到否定、拒绝甚至委屈,于是这些就被视为伤害,有很多销售人员开始害怕,甚至不敢面对客户,最后直接就转岗,终身都对具有无限发展空间的销售工作不再感兴趣。这就是和缸中的鲨鱼相同的生命模式。内心的那块让其头破血流的玻璃,成了腾飞的障碍,命运的天花板。只有直接撞破内心那块玻璃,始终保持觉知,全力以赴地工作,生命才会得以蜕变和绽放。

惊弓之鸟的模式:

魏王与更赢在打猎的时候,看到有鸟飞过,更赢说不用箭也可以射下鸟。原因是鸟飞得慢,鸣叫还很凄厉。飞得慢,说明受过伤,悲鸣是因为离群。又有伤,又离群,受到惊吓的记忆肯定也还在,所以当听到弓弦的声音就会旧伤复发而落地。更赢随便拉了一下弦,大雁果然从天空掉落下来。这是一个经典的行为心理学的典故。

现实生活中有人在受到身心伤害后,也会像受伤的大雁一样对类似现象产生恐惧,稍有风吹草动,就惊恐万分。忙于逃避,唯恐再受伤害,结果令人啼笑皆非。

比如有人在婚姻恋爱中身心受伤,就会在今后的婚恋过程中,害怕被再次伤害而产生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反而让本该美好的婚恋又成为新的伤害。主要表现在难以建立真正的信任关系,没有信任就没有安全感。自我保护的模式的产生往往基于多次受骗上当的经历。虽然看起来无可厚非,但不轻易信任他人的生命模式,也许会失去很多机会,形成更多的无形的伤害。

眼镜蛇模式:

眼镜蛇是一种狠毒、冷漠、凶残极具攻击性的冷血动物。有一天眼镜蛇爬过木工房时,将地上的锯子打翻了,被锯齿挂了一下,受了一点轻伤。这样的伤害是眼镜蛇不能容忍的,于是它条件反射就咬住了锯子,锯齿再次刺伤了它。疼痛让它使出更大的力气咬向锯子,并且将整个身子缠绕上去,当然锯齿也毫不客气地接受它缠绕的攻击,于是眼镜蛇越来越疼痛,就使出全身力气想要打败锯齿,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锯齿还是锯齿,眼镜蛇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有人受到伤害之后,不管不顾不问青红皂白地向对方发起攻击和报复,最终受伤的往往还是自己。正如眼镜蛇遇到锯子一般,可能它到死也没有想明白,是什么让它丢了性命。

哪怕是作为高级生物的人,如果遇事不加思考不懂取舍,不明白有的生命模式会在不知不觉中,将有限的生命消亡殆尽,看上去也不比眼镜蛇聪明多少。

比如在高铁上,公交车上,频频出现的霸坐现象,就和眼镜蛇的模式类似。在霸坐者的认知模式里,不管是乘警,还是乘客,友善的告诫都是让他们受到了“伤害”,包括最后依法处置,限高出行,在他们的认知模式里,都是“不公平”,所以他们撒泼、耍赖、甚至不计后果地纠缠不休,不过是想要获取他们认为的胜利........

重庆万州的中巴车坠江事件,就是典型案例之一。起因很简单,仅仅是因为中巴车停靠的地方,和事主理解的停站位置相隔距离远了两个站。认为受到了伤害,于是怒骂驾驶员,继而挥拳相向。驾驶员因为躲避和还击,致使中巴车在15秒左右就冲下了长江大桥,十几条鲜活的生命瞬间即逝.......悲剧的发生还没有让人反应过来,就已经没有了任何补救的机会。事后在对事主以往的生活调查中,包括网络上传出的视频里了解到,发现她在家庭和单位以及自己的圈子里,都是只要一言不合,立即翻脸,并且拳脚相加......特别是对自己的丈夫,只要对方违背自己的意愿,不管在任何场合下都将其骂到狗血淋头,甚至暴打至对方求饶,直到自己精疲力尽才肯罢休......这种冷漠,凶残,狠毒与攻击性极强的生命模式,与眼镜蛇如出一辙。显然这样的结果,不是一件事,或短时间里出现的偶然现象,必定是多年以来,认知模式到心智模式、思维模式、沟通模式、决策模式、行为模式的长期积累,形成一个自动连锁反应。在他们的认知里、冷漠、武力、暴力、狠毒、凶残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样的认知不断重复强化,形成了这样奇葩怪异的生命模式。致使他们丧失了正确的思考和行为能力,也让他们丧失了基本的觉知和意识。如果他们能够觉知自己的生命模式有问题,15条人命就可以享受美好人生了。

灵猴模式:

猴子算是所有生物当中,比较接近人类特性的生物群体了,他们的聪明和灵巧是其他生物不能比拟的。在泰国有人专门研究后发现,猴子比较喜欢吃香蕉,最讨厌海鲜的腥味。于是人们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在香蕉上涂满虾酱。虾酱是海虾做的调料,腥味极强。将香蕉丢给猴子,猴子用最快的速度捡起香蕉,准备剥开吃掉,却突然发现香蕉上有最讨厌的虾酱,于是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气将手中的香蕉扔向远方.......问题出现了,香蕉虽然已经扔掉了,但是拿过香蕉的手上却仍然保持着虾酱的腥臭,于是猴子愤怒、委屈,在地面上和石头的表面,开始不断地像练铁砂掌一样摔打摩擦自己的手掌,企图抹去手上的腥臭。打完闻,闻了打,发现腥味依然存在,于是继续不停地搓打不断地闻,直到手掌鲜血淋漓,最后精疲力尽,发出痛苦的哀嚎。随着时间的推移,味道渐渐淡去,猴子才慢慢安静下来,整个过程长达数小时,其情形惨不忍睹.......猴子不知道,时间其实会让这种腥臭自然淡去,只需安静地等待。

人是灵长动物,充满智慧,应该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但是,生命模式又会放过谁呢?比如恋爱,这是人类认为最美好并愿意陶醉其中,乐不思蜀的情感。遗憾的是,很多人恰恰被这种美好的情感伤害,被伤害的人,居然和猴子一样。不断地将被伤害的味道拿出来反复去“闻”,每“闻”一次就被熏得咬牙切齿,痛不欲生,在人前发出各种受伤地哀嚎,这样的伤害甚至会伴随有的人一生,无论怎么挣扎,也无法抹去爱的“味道”所带来的痛不欲生的折磨,我们真的比猴子智慧了吗?生命模式同样是人类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虾酱   锯子   力量   模式   中巴车   神经元   腥臭   眼镜蛇   锯齿   铁链   鲨鱼   香蕉   认知   猴子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