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围歼33万德军,打退装甲之父曼施坦因,攻进柏林的敲门砖

野心勃勃的德国对上以战斗民族著称的苏联,两军交战,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斗争。

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战役正式打响。起初,德国势头很猛,不仅在陆战上迫使苏第64集团军退过顿河,更是在空袭中炸毁了斯大林格勒80%的建筑,仅仅一天 ,就有约四万人葬身火海。

幸存者开始逃离,但仍有很多居民选择留下誓与斯大林格勒共存亡。

空袭过后,保卢斯站在伏尔加河河畔,用望远镜看到了满城的火光和满目疮痍,他以为这场战斗很快就会结束,但没想到, 战争才刚刚开始。

北侧进攻的德军遇到了苏军的猛烈攻击,沃罗涅十地区的坦克部队也赶来支援,同时,苏联两支后备军抵达了斯大林格勒。

朱可夫围歼33万德军,打退装甲之父曼施坦因,攻进柏林的敲门砖

虽然此时已经处于半包围状态,负责守卫的第62和64集团军也被切断,但城内的他们仍在顽强抵抗。

既然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正面对抗,那就进行巷战。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大楼,每一片废墟,都要经过反复争夺。

两个多月的时间,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损失惨重,兵力消耗过半,然而为了保护德军的左翼,他还不得不将最具战斗力的部队调往顿河和伏尔加河。

损失惨重的又何止德军,被围困的第62集团军更是惨不忍睹。他们是唯一的防御力量,也是整个斯大林格勒最后的希望,一旦守不住城,苏联就会成为囊中之物。

朱可夫围歼33万德军,打退装甲之父曼施坦因,攻进柏林的敲门砖

士兵仅为原来的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坦克也只剩55辆, 甚至还把受损但是可以开火的坦克半埋入地下,当作固定炮台。

当朱可夫还有紧急派遣的步兵师,赶到斯大林格勒附近的渡口时,德军已经开始了大规模进攻。

此时的德军已经控制了南部城区,分割了苏联两个集团军的兵力,所以他们必须要渡过河岸,进行支援。

深夜,苏军步兵师登上渡船小心翼翼地前进,但很快就被德军发现了,漫天的子弹从对面打来。

很多人还没有到岸边就翻下了船,还有的整个船都沉没了。凡是到达岸边的士兵都立刻投入战斗中,最后苏军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朱可夫围歼33万德军,打退装甲之父曼施坦因,攻进柏林的敲门砖

10月27日,保卢斯再次发起攻势,可他们的坦克毫无用武之地,不仅不能穿越瓦砾和废墟,还成为了活靶子。

朱可夫还命令士兵尽可能地贴近敌人阵地,把两军防线间距离缩短到10至30米,因为德军使用的是亨克尔轰炸机,通常存在几百米的投弹误差。

从空中俯瞰根本不能准确区分双方的军队,德军的空袭受到压制。

从9月底到10月初,苏军向斯大林格勒调了6个步兵师 1个坦克旅,德国也调了20万的补充部队,包括90个炮兵营,40个受过攻城训练的工兵营。

朱可夫围歼33万德军,打退装甲之父曼施坦因,攻进柏林的敲门砖

11月11日,这是保卢斯最后一次进攻斯大林格勒的日子,德军一直打到了河边的火炮工厂,并包围了柳德尼科夫的部队,与此同时还轰炸着输送补给的渡口。

11月的苏联已经进入冬季,温度开始下降,伏尔加河也开始结冰,渡船无法向斯大林格勒运输军需物品,只能依赖于空投。

不管是弹药还是干面包,都直接抛到地面上,但仅靠空投并不能满足士兵的需要,斯大林格勒开始风雨飘摇,这些城市守护者的命运也飘忽不定。

当然,德军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他们已没有多余的兵力派往斯大林格勒,甚至在顿河的防御也是安排盟军驻守,但他们仍认为苏军会最早败下来。

然而,早在九月份,苏联就着手制定了彻底消灭保卢斯军队的计划,行动的代号是“天王星”。

由顿河方面军、东南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共同实施。其实,这也是苏联的放手一搏,可是他们的行动很快就遇上了意外。

朱可夫围歼33万德军,打退装甲之父曼施坦因,攻进柏林的敲门砖

11月19日晚,也就是行动前夜,暴风雪来袭,能见度骤降,原定的空中支援被迫取消,斯大林面临巨大的压力。

此时东南方军队已经渡过了伏尔加河,如果推迟行动,他们将完全暴露在敌军的炮火下,苏联也失去了反攻的好机会,所以,斯大林决定所有的战斗都按原计划进行。

8点50分,苏军火炮就开始进攻了,“喀秋莎”火箭炮紧跟其后。

这场突袭让罗马尼亚军队溃不成军,更是一举包围了33万德军。

1942年11月20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突破了罗马尼亚第六集团的防线,同时,顿河方面军从斯大林格勒正北向德国第六集团发起进攻。

面对苏联强大的反攻攻势,保卢斯先是将三个严重减员的装甲师,调往顿河方向,然后将自己的司令部从斯大林格勒移到顿河边上,但希特勒却不愿意了。

他要求保卢斯必须坚守在城内,希特勒的强硬态度让保卢斯进退两难,为了恢复在斯大林格勒的态势 ,希特勒把曼施坦因从列宁格勒死亡前线调到了南线,营救被困的保卢斯军队。

曼施坦因是公认的第三帝国最杰出的军事家,但一方是态度强硬的元首,另一方是拘泥的同僚,他也无法挽狂澜于既倒。

朱可夫围歼33万德军,打退装甲之父曼施坦因,攻进柏林的敲门砖

德军用了三周的时间来集结力量,12月12日,“冬季风暴”营救行动开始了。

曼施坦因从西南方向沿铁路向斯大林格勒直线进攻,成功在苏军包围圈的外围突破了。得知消息的斯大林立即调集了后备部队,但实施这项命令却花了很长时间。

这无形中是给德军了突围的时间,但保卢斯的墨守成规却把自己推向了失败。

在距离保卢斯部队40公里的梅什科瓦河,火速赶来的苏联第2近卫集团军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曼施坦因率领部队进行了一周的战斗,可除了伤亡惨重外没有丝毫的进展,曼施坦因意识到只有在装甲部队发起冲锋的同时,保卢斯也从内部突围,这次的解救任务才能完成。

却遭到了保卢斯的拒绝,他不敢轻易地违抗希特勒的命令。24日,苏军的预备队赶到,曼施坦因部队的侧翼和后方都受到威胁。

无奈之下,曼施坦因被迫向西撤退,冬季风暴行动彻底失败。被围困的德军只剩下投降一条路。

很快1943年元旦来了,斯大林格勒地区的温度也降到了零下四十多度,虽然德军占领着大部分土地,但他们扛不住苏联的低温,甚至为了离开这里,会因为一个飞机舱位大打出手。

此时的德军早已人心涣散,毫无斗志。

朱可夫围歼33万德军,打退装甲之父曼施坦因,攻进柏林的敲门砖

1月24日,保卢斯向希特勒提交的报告是这样结尾的:“士兵们都要我准许他们投降,起码还活着的人可以保命。”

但希特勒的态度仍旧无比强硬:“第六集团军应在斯大林格勒坚守到最后,直到最后一个人牺牲。”可现在的保卢斯已经不唯命之从了,他甚至觉得已经没有了坚持下去的理由。

1月31日清晨,他带着部队正式投降,24名将军,还有9.1万名官兵在严寒中走向了战俘营。

1943年2月2日,在重型火炮的攻击下北部的德军也放下了武器,这场持续了200天的大战终于结束。

在这场战役中德军伤亡人数达到80万,苏军更是达到了100万,苏联以惨痛的代价守住了国土,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式,吹响了反法西斯的号角。

德国是二战悲剧的源头,转嫁危机的背后是侵略的阴险,而苏联的皑皑白雪是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但纯洁的白却无法掩盖那片土地曾经历的黑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伏尔加河   斯大林   罗马尼亚   希特勒   顿河   苏联   步兵师   方面军   敲门砖   集团军   火炮   德国   德军   装甲   坦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