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孔夫子,解析《论语》的精神世界丨三乎之问

《论语》以学而开篇,发三乎之问。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相传夫子离世七日前,也曾发三乎之问:

太山坏乎!

梁柱摧乎!

哲人萎乎!


有趣的是,汉高祖刘邦功成,衣锦还乡,作《大风歌》,歌云: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孔子三乎,而汉高祖三兮,汉罢黜百家,内以黄老,外独尊儒术,儒家所以大兴于世,三乎与三兮之间,似乎存在某些神秘的关联。

乎与兮,好象都没什么实际意思,用于语气感叹而已,其实呢,大大不然,对中国人的语气词,都要心怀崇敬,以礼拜之,因为个个来头不小。


对话孔夫子,解析《论语》的精神世界丨三乎之问

先讲兮,仓颉老爷子把兮写成八示,什么意思呢?学佛的人一看就会明白,八相示现嘛!佛祖成道之后的入世复盘,把成道的经历再重复一次,是大知大觉的感悟。其中最精彩的部份,当然是佛祖安坐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则得现前。


对话孔夫子,解析《论语》的精神世界丨三乎之问

得道后的觉悟,仓颉老爷子写成【兮】,八示,是功成后的喜悦和忧虑,无怪乎汉高祖功成还乡,要三兮一番。

兮得最多的,是屈原。屈子作《离骚》,满纸是兮,大家就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道,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乎先路。屈子大概不满意天道的安排,要锐意革新创造一番。

对话孔夫子,解析《论语》的精神世界丨三乎之问

扯远了,回头讲乎,乎又是什么意思?仓颉老爷子把乎写成三竖+示,这三竖,是《易》中的乾卦,表示天道,自然规律,乎表示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发现规律,揭示规律,从而利用规律。可知乎最多的是表达对未知的探索,疑问之意最浓。现在都知道,对未知的探索永无止境,永远都在路上。

对话孔夫子,解析《论语》的精神世界丨三乎之问

对乎的理解,用呼吸来比拟,可知其大概,人与动物,吸入氧气,氧气随血液周游全身器官,进行营养交换,然后呼出二氧化碳,氧气进,二氧化碳出,多了一个碳,要知道,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物都属于碳基生物,可知,呼是生物存在的基础,而乎所代表的对未知的探索精神,是生命内在的动力。


对话孔夫子,解析《论语》的精神世界丨三乎之问

夫子终其一生,都在三乎之中,可见《论语》的精神核心,是学习和探索,这与《论语》其名,提供一个精神学习,交流,融和的平台宗旨,一脉相承,可能是儒门先哲创作《论语》的初心。

#论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论语   仓颉   梁柱   屈原   孔夫子   夫子   精神   汉高祖   自然规律   老爷子   佛祖   天道   氧气   妄想   规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