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三点论-适时教育


教育三点论-适时教育

  在整个生物界,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特长,特长是生存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特长的价值是使一切生物处于平等的地位。生命体之间只有形态上的差异,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生命体的高低贵贱之分是人类浮浅的、主观的认识。

造物主让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必赋其使命。为了让人类有能力完成使命,还给人类注入了潜能,这种潜能就是让每个人都有自已的特长。特长是自己跟自己比,对某一事物,凡是学起来轻松,进步快,越学越有兴趣,且成效显著,就是自己的特长。兴趣不一定是特长,但特长一定和兴趣相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可以有共同的兴趣,但每个人的特长不会完全相同。只有积极发现并挖掘每个人最有潜力的特点,人尽其才,专注擅长,未来才能有所成就。

  特长是打开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优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发现特长,培育特长。特长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现,没有特长就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创造力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教育革命的第一阶段是适时教育。适时教育就是在不同年龄段,学习、掌握不同知识和技能。是远离功利,伴随个性发展的“本真教育”。

  胎教是素质教育的起点。优美的音乐、愉悦的心情、高雅的生活方式,是胎教三要素。

  在人的一生中,健康是第一位的。从婴幼儿阶段至小学阶段,每天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有潜脑音乐伴奏的、形式多样的体能锻练,让体育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中,带来更多欢笑和健康。全面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是帮助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让孩子沐浴在阳光雨露中,观赏自然美景,或极目远眺,静静地仰望天空,观赏云朵的变化,或聆听美妙的音乐,让欣赏与思索相伴,充分开发视觉、听觉和大脑的功能。

  要学会欣赏。静静地“欣赏”能给人带来好的心情,“欣赏”是为了培养兴趣,“欣赏”是学习的起点。在欣赏一切美好事物过程中,要培养和鼓励孩子的自我表现意识,表现欲是创新的内在动力。让孩子有欣赏是一种享受,被欣赏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远古时期,人类文明起源于音乐、舞蹈、图画和手工劳作。音乐一词源于希腊,本意是能使人快乐的声音。音乐是情绪的表达,是世界通用语言,音乐的价值体现在能营造各种氛围,使人产生灵感。

  艺术源于模仿。我国古籍《乐论》中,有“乐律始于鸟呜”之说。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它那艳丽多彩的羽饰和清脆悦耳的歌声,给天空、森林和原野增添了无穷魅力,为人类创造出一个欢乐和愉悦的氛围,使人的心灵获得了自由,蕴育了灵感。鸟儿是人类当之无愧的启蒙教师。

  灵感思维是人类创新的起点。灵感思维是突发奇想,并非预先构思好的思维活动,因而呈现出较强的非自觉性,没有灵感就不会有创新。灵感思维呈飞跃式,具有突发性、独创性、非自觉性。当一个人进入创造性思维状态时,便失去自我,而被不断迸发出的灵感火花所燃烧。灵感思维并不神秘,它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具有的一种思维能力。灵感思维需要培育,音乐特别是经典音乐能激活人的灵感,提高形象思维力,音乐创作本身就是一种高密度高强度的灵感思维。

  音乐能给人以坦荡的胸怀、愉悦的心情,而灵感思维正是在既从容又亢奋的心态下迸发出的心灵火花。在世界范围内,热爱音乐的孩子成才率高已是不争的事实。

  音乐是情感的表述、心灵的呼声,是无须翻译的语言。音乐教育有三项功能:一是智力提升;二是气质养成;三是营造和谐氛围。“从孩子有生命的第一天起,学习和欣赏经典音乐就应该同步进行”(克林顿)。这里的音乐指的是《潜脑音乐》。

  20世纪60年代,保加利亚科学教育家乔治·拉扎诺夫博士开创的《潜脑音乐》,是目前国际教育界和家庭应用最广泛的启智经典音乐。1993年,《潜脑音乐》研究机构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突出贡献奖》。1996年,《潜脑音乐》被世界卫生组织母婴中心采用。

  《潜脑音乐》是每分钟约60拍,4拍子的经典乐曲。是和声丰富、音域宽广,能激发大脑潜能,滋养人类心灵的精神食粮。《潜脑音乐》不仅是胎教,而且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运动、睡眠时轻声播放的背景音乐,是伴随人一生的音乐。《潜脑音乐》的音量控制在不影响人的正常思考,同时又能使人有一种舒适的感觉。

  法国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大门的三把钥匙是:音符(音乐)、字母(语文)、数字(数学)”。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文艺复兴运动最伟大的成就。艺术给人以无比宽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培育了人的想象力。一个民族有没有音乐,不是看出过多少音乐家,而是要看音乐是不是融入在这个民族的血液中,展现在生活上。

  音乐艺术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条件,有选择地学习乐器,已成为提高民族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钢琴是“音乐皇冠上的明珠”,有“乐器之王”的美誉。学习钢琴能很好地开发儿童的智力。演奏钢琴时,通过脑、手、眼、耳、脚、口、身的并用,锻炼人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学钢琴的孩子听力都好,一般外语学习成绩都不错。钢琴能培养人的气质,陶冶人的性情、锻炼人的毅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发达国家有着很高的家庭钢琴普及率,不少城市的街边、商场、候机室等公共场所,还摆有钢琴免费供人演奏。很多国家将钢琴列为中小学校的必修课。


教育三点论-适时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当下最流行的所有运动方式,进行了全面分析以及数据研究发现,最佳的运动方式是跳舞。在所有的舞蹈类型中,广场舞对于身体的增益效果最大。首先它需要身体的协调性,再者就是它的节奏比较缓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

  舞蹈离不开音乐和美术,是一种艺术体育运动,会对生活、健康、寿命产生巨大影响。舞蹈教育使孩子形体优美,站有站相,坐有坐姿,还能矫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在学习、排练和表演过程中,能够同时欣赏到悦耳动听的旋律、歌声、绚丽的场景和艳丽的服装道具,从而得到艺术美的熏陶。同时,借助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可以不断增强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身心协调能力,使舞姿更加优美。能歌善舞的孩子,性情开朗,动作姿势优美、节奏感强。

  棋类主要是中国围棋和国际象棋。现在世界上流行的棋类之中,与数学联系得最密切的莫过于围棋。围棋自布局至终盘,其间的形势优劣和终局胜负,无一不与数字有关。围棋的基本原理也借助数学理论予以论证,如围棋格言“金角银边草肚皮”,就是计算同样数目的棋子,在角、边、腹等处所围地域的多寡。通过学习围棋、国际象棋等,可以明显提高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幼儿最好从学跳棋、军棋开始。

  从幼儿开始就要学做家务劳动、学手工劳作,逐步做到生活能够自理。手脑并用能开发儿童智力,促进孩子的手指功能和协调能力,变得心灵手巧。手工劳作能培养孩子的动手习惯、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孩子终生受益。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活能够自理是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是终生的幸福,对人的一生都有意义。

  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学会欣赏比占有更幸福,自我欣赏才是前进路上最大的动力。学习书画更多的在于培养孩子的耐力和自信心。学习书画需要脑、眼、手全身心的投入,使学生养成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

  书画能塑造完美人格、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形象思维力和表现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非智力素养的养成。非智力素养有利于增强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理解和感受。写字是小学生的基本技能,字写的好,因常常受到赞扬,会使自信心不断增强。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书画教育,不仅能够提高艺术素养,而且对培养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写作是一门实践艺术,学习书画的儿童,语文学习成绩不会差。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从一开始就要远离网络游戏。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网络开发的原始冲动。网上充斥黄、赌、暴力,是影响青少年学习、近视率不断上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网络游戏是一种精神鸦片,是以巧妙的手法,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上瘾,从而使家庭、学校、社会对网游的危害认识模糊,管制不力,以至泛滥成灾。瘾是一种难以根除的精神疾病,清除网络游戏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体育、琴、棋、书、画加舞蹈一样不少,才是完美的适时教育。在“适时教育”阶段,艺术、体育、美术三者兼而有之的老师适合做班主任。在集体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能够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是学生时代最宝贵的青春财富。

  双语教育是优质教育的原点。冷战结束后,和平的世界环境,使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互联网+”大大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而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制作都离不开英语,应运而生的“双语教育”,早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联合国规定的工作语言是:英语、法语、汉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全世界以中文为母语的人有14亿,以英文为母语的人超过6亿。英语是世界普通话,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汉语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

  当今,双语教育已成为公认的通往世界的“绿色通道”。双语教育能提高国民素养,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是减少贫困、愚昧、压迫和战争的重要途径之一。旅游业是脱贫致富的捷径。少数民族地区,是天然的旅游资源,除了本民族语言,只要会说一两门外语的年轻人,就可能成为当地村寨致富的带头人。

  双语教育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都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优质教育的切入点。从幼儿就开始接受双语教育的孩子,在观念形成、知识吸纳、国际视野、交际能力等许多方面,明显优于接受单语教育的孩子。

  双语教育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从幼儿起就要把学说外语融入到游戏之中,从上小学开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一进校门,就一律用外语交流。目的是培养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母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之中。到了中学,要能运用两种语言进行学习、工作、思考、交际,成为一个至少能运用两种语言的双语人才。

  适时教育是教育革命的第一阶段,教育质量取决于家长的素养和家庭经济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双语   素养   围棋   想象力   特长   书画   灵感   钢琴   思维   人类   能力   语言   孩子   艺术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