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青年学子要传承好端午文化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正阳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这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等习俗。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是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的。因传说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听到故国灭亡的消息预见回天无力后,郁郁寡欢,怀石投江殉国。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便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宋代张耒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就是最好的例证。当然也有端午是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作为新时代的海南大学优秀新青年,莘莘学子如何传承端午文化,如何在端午文化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呢?

一是要讲究卫生、强健体魄。在家门口挂艾草是端午节流传甚广的民俗之一。艾草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其香味有驱蚊蝇功效,能净化环境,因而衍生出“驱毒辟邪”之义。当前世界正经历着新冠病毒的侵害,作为全球抗疫的优等生,我国也时不时有新冠病例的发生。青年优秀学子应在传统节日中吸收前人的智慧,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特别要养成良好的宿舍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要有一个能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强健体魄。

二是要团结协作、勇往直前。划龙船、赛龙舟是端午流传久远的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各地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身着盛装的龙舟赛手用整齐划一的鼓点和舟桨向人们展了一幅团结协作、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争取胜利的完美画卷。青年学子在学习的征程中,也要像龙舟赛手们一样奋勇拼搏、跨海跃山,将一个个知识点学通弄懂。同时要共同前行,先进帮后进,不要让一个人掉队。当前,很多高校开展的各种辅学活动就是发挥朋辈力量,践行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奋力前行的很好体现。

三是要弘扬爱国精神、培养家国情怀。屈子沉江留给我们“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类似可歌可泣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等。这些都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忠诚与热爱,用自己的热血与生命坚守心中信仰的写照。遥想100年前,浙江嘉兴那艘小小的红船,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当下广大青年学子能在宁静的校园里畅游知识的海洋,是无数革命先烈和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应该倍加珍惜。今天我们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就是要胸怀国家、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努力向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为了明天能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青春与智慧!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端午   楚国   龙舟   学子   屈原   赛手   青年   体魄   传统节日   强健   勇往直前   端午节   力量   国家   艾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