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的苦路——重走特殊意义的道路(三)

苦路是耶稣生命中走过的最后一段路,每一个站点都有一小段传说故事,现在为供游客方便辨认这些站点,都已有圆形金属板做标识,苦路十四站的第一到第九站都是在老城内的街巷,第十到第十四站全都在圣墓教堂内。

耶路撒冷的苦路——重走特殊意义的道路(三)

第十站:到了圣墓教堂大门,进入后右面是罗马天主教小教堂, 是从外面看到的纵横交错的格窗户里面。这里就是苦路的终点,耶稣被押送到这里后被士兵剥去外衣。这个过程记载在约翰福音19:23-24。

耶路撒冷的苦路——重走特殊意义的道路(三)

第十一站:这里是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地方。这里没有发现任何的遗迹,只有教堂穹顶上的壁画记载着这一事件,壁画是唯一幸存的12世纪十字军马赛克。

耶路撒冷的苦路——重走特殊意义的道路(三)

第十二站这里据说是竖立耶稣十字架的地方。在上方矗立着耶稣遇难十字架雕塑,在下方有一个耶稣像,像前的一个大理石的圆孔,据说就是当初竖立十字架的地方。整个过程记载在路加福音23:44-46。

耶路撒冷的苦路——重走特殊意义的道路(三)

第十三站:耶稣死后被从十字架上放下来,放置在教堂正门大厅中间的这座石床。这块红色的大理石便是传说中当年耶稣受难后人们把耶稣从十字架上解下来安放的地方,在此台子上用香膏涂抹耶稣的尸身,用细麻布缠裹,准备安葬。

耶路撒冷的苦路——重走特殊意义的道路(三)

第十四站:圣墓是安葬耶稣的地方。这里是整个圣墓大教堂的中心,也是苦路的最后一站,耶稣死后被安葬在下面的墓穴中。

这里就是圆形大厅中央,这里是安葬耶稣的洞穴遗址。洞穴周围的岩石全被削去,圣墓则被围在一个被称为Edicule(意为“小房子”)的建筑内。圆形大厅的穹顶直到公元4世纪末方才完工,光线能够直接照到耶稣的坟墓上。

耶路撒冷的苦路——重走特殊意义的道路(三)

圣墓是一个狭小石洞,不足2米宽。耶稣死后的第三天的早晨,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雅各的母亲马利亚并撒罗米,买了香膏、要去膏耶稣的身体。去到墓地的时候,看见洞门的石头被人滚开了,他们进去墓室,发现耶稣基督的身体不见了。马利亚就在洞门口哭泣,因为马利亚以为耶稣的身体被人盗去了,马利亚低头哭泣。整个过程记载在路加福音24。

根据历法推算,耶稣受难日是犹太历尼散月十四日,大致是公元33年4月3日的星期五。这也是“黑色星期五”的由来,也被称为耶稣受难日(Good Friday)。后来又进一步推算,确定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为复活节(Easter Day),现在每个星期五在苦路都有基督教的巡游纪念活动。

十字架上“INRI”,是本丢彼拉多在耶稣十字架上边写的拉丁罪状的每个字的首字母。这些字是“Iesvs Nazarenvs Rex Ivdaeorvm”,英文翻译是“Jesus of Nazareth, the King of the Jews.”(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

花园冢(Garden Tomb)是耶稣被钉死和埋葬的另一个可能地方。附近的山丘形状很像骷髅,或许是髑髅地(音译各各他)。这个说法是由德国学者奥托·泰尼乌斯在1842年提出的。

1883年,驻守耶路撒冷的英国将军查理士哥顿(Charles Gordon),他常常探望美国殖民区的创建人Horatio and Anna Spafford,他们的家正位于耶路撒冷旧城的北面城墙之上。

有一天哥顿正在房间读《圣经》,抬头看到北面的山崖,形状就像一个髑髅头。后来经过多方考察,哥顿认为这里极有可能就是各各他,即耶稣的墓地。

耶路撒冷的苦路——重走特殊意义的道路(三)

墓穴里面差不多能容纳三个人,墓室的门上写的正是这句话:“HE IS NOT HERE, FOR HE IS RISEN”

耶路撒冷的苦路——重走特殊意义的道路(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耶路撒冷   雅各   髑髅   耶稣   穹顶   墓室   墓穴   架上   福音   圆形   教堂   大厅   道路   意义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