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的苦路—重走特殊意义的道路(二)

苦路是耶稣生命中走过的最后一段路,每一个站点都有一小段传说故事,现在,为供游客方便辨认这些站点,都已有圆形金属板做标识,苦路十四站的第一到第九站都是在老城内的街巷,第十到第十四站全都在圣墓教堂内。

第八站圣哈拉兰保斯希腊正教会修道院—耶稣背着十字架前行,围观的耶路撒冷妇女们为他哭泣。耶稣停下来对她们讲:“不要为我哭泣,为你们的孩子、为耶路撒冷的未来哭泣吧……”。现在这里是一座希腊修道院的北墙,墙上雕刻石有拉丁文十字架,两侧是希腊文字母IC XC NI KA(意为耶稣基督征服)。(路加福音23:27-29)

耶路撒冷的苦路—重走特殊意义的道路(二)

耶路撒冷的苦路—重走特殊意义的道路(二)

第九站从这站开始,耶稣就走到了圣墓教堂,并在这里再次地倒下,即耶稣第三次跌倒处。走到这里,耶稣已疲惫至极,第三次被沉重的十字架压倒。这个位置其实就是圣墓教堂的东侧墙外,附近是科普特圣海伦小教堂。

耶路撒冷的苦路—重走特殊意义的道路(二)

圣墓教堂的所在地也被认为是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和升天的地方。从公元4世纪起,圣墓教堂已经成为一个基督徒重要的朝圣目的地。

这里原是哈德良时期修建的一座阿芙罗狄蒂神庙。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后,曾派其母亲海伦娜前往巴勒斯坦查访圣迹。据称海伦娜除发现耶稣受难的十字架外,还将此地确认为耶稣受难地。公元335年圣墓教堂由君士坦丁大帝修建。圣墓教堂是由三个彼此相连的教堂组成,分别位于三处不同的圣迹之上:一座长方形廊柱大厅教堂,围绕髑髅地的廊柱中庭,和一座圆形大厅。

耶路撒冷的苦路—重走特殊意义的道路(二)

614年教堂遭火烧毁,630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重新修建。11世纪初,大教堂被拆毁,12世纪十字军入耶路撒冷城,重新修建教堂。1555年,方济会重修扩建教堂,1808年又遭遇大火,1810年重修教堂。最后的五站都在圣墓教堂中。

耶路撒冷的苦路—重走特殊意义的道路(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耶路撒冷   海伦娜   拜占庭   希腊文   拉丁文   巴勒斯坦   海伦   耶稣   希腊   修道院   大帝   圆形   公元   教堂   道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