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吃光了雷公,也吃光了雷公的坐骑

广东人吃光了雷公,也吃光了雷公的坐骑

狄仁杰给项羽写信

已经死去将近500年的西楚霸王项羽收到一份来信。写信的是狄仁杰。

狄仁杰到湖州担任安抚大使,当地人崇拜项羽。狄仁杰烧毁项羽庙,还给项羽及其部下写了一封信,叫他们不要闹事。信的内容如下。

唐垂拱四年,安抚大使狄仁杰檄告湖州西楚覇王项君将校等,其略曰:鸿名不可以谬假,神器不可以力争。应天者,膺乐推之名。背时者,非见几之主。自祖龙御宇,横噬诸侯。任赵髙以当轴,弃䝉恬而齿剑。沙丘作祸于前,望夷覆灭于后。七庙堕圯,万姓屠原。鸟思静于飞尘,鱼岂安于沸水。赫矣皇汉,受命穹。膺赤帝之贞符,当四灵之钦运。俯张地纽,彰鳯纪之祥。仰缉天网,鬰龙兴之兆。而君潜逰泽国,啸聚水乡。矜扛鼎之雄,逞㧞山之力。莫测天符之所㑹,不知厯数之有归。遂奋闗中之翼,竟垂垓下之翅。盖实由于人事,非有属于天亡。虽驱百万之兵,终弃八千之子。以为殷监,岂不惜哉。固当匿魄东峰,收魂北极。岂合虚承庙食,广费牲牢。仁杰受命方隅,循革攸寄。今遣焚燎祠宇,削平台室。使蕙帏消尽,羽帐随烟。君冝速迁,勿为人患。檄到如律令。

狄仁杰拯救雷公

狄仁杰还拯救过雷公。代州有一株大槐树,树中有乖龙。雷公来劈乖龙,被树夹住,无法脱身,就在那里狂吼。狄仁杰叫人锯开树,解救了雷公。后来雷公多次帮助过狄仁杰。

《太平广记》:唐代州西十余里有大槐。震雷所击,中裂数丈。雷公夹于树间,吼如霆震。时狄仁杰为都督,宾从宾观。欲至其所,众皆披靡,无敢进者。狄仁杰单骑劲进,迫而问之。乃云,树有乖龙所由,令我逐之,落势不堪,为所夹。若相救者,当厚报德。仁杰命锯匠破树,方得出,其后吉凶必先报命。

据《石头记》薛宝钗原型,明朝博物学家谢肇淛考证,龙不好好行雨,就叫做乖龙,雷公就来惩罚,用雷打乖龙,往往误伤人类。看来雷公是行雨的龙的监工,打雷的准头也一贯很差。

谢肇淛《五杂组》:雷之击人,多由龙起,或因雷自地中起,偶然值之,则不幸矣。一云:“乖龙惮于行雨,往往逃于人家屋壁,及人耳、鼻,或牛角之中。所由令雷公捉之去,多致霹雳。”

雷公被树夹住不止一次。看来是没有吸取教训。另外一次被夹住发生在唐朝信州,叶迁韶拯救了雷公。

《太平广记》:唐叶迁韶,信州人也。幼岁樵牧,避雨于大树下。树为雷霹,俄而却合。雷公为树所夹,奋飞不得。迁韶取石楔开枝,然后得去。仍餽谢之,约曰:来日复至此可也。如其言,至彼。雷公亦来,以墨篆一卷与之,曰:依此行之,可以致雷雨,祛疾苦,立功救人。我兄弟五人,要闻雷声,但唤雷大、雷二,即相应。然雷五性刚躁,无危急之事,不可唤。

雷公的目击记录

据谢肇淛考证,有很多人见过雷公,雷公长有类似母鸡的肉翅,两翅奋力相扑就发出巨响。雷公秋天就蛰伏到土里,春天才出来。雷公南方多而北方少。

谢肇淛《五杂组》:然雷之形,人常有见之者。大约似雌鸡肉翅,其响乃两翅奋扑作声也。宋儒以阴阳之理,解释雷电,此诚可笑。夫既有形有声,春而起,秋而蛰,其为物类审矣,且与云雨相挟而行。又南方多而北方少,理之不可晓者。

雷神的最早记录是《山海经》,但是《山海经》只有《山经》是可靠的,出自海内东经,仅供参考。

《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

有目击者说,雷公状如六畜,头似猕猴。

《捜神记》:晋扶风杨道和,夏于田中值雷雨,至桑树下,霹雳下击之。道和以锄格,折其肱,遂落地不得去。唇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余,状如六畜,头似猕猴。

有目击者说,雷公如猴而小,尖嘴肉翅。

周亮工《因树屋书影》:《青溪暇笔》:霹雳中有物如猴而小,尖嘴肉翅。

也有目击者说,雷公是猪头鳞身。

《投荒杂录》:尝有雷民,因大雷电,空中有物,豕首鳞身,状甚异。民挥刀以斩,其物踣地,血流道中,而震雷益厉,其夕凌空而去。自后挥刀民居屋频为天火所灾,雷民图雷公形以祀者,皆豕首鳞身也。

雷公和人类的跨物种杂交生殖

王充《论衡》:子路感雷精而生,尚刚好勇,亲涉卫难,结缨而死。孔子闻而覆醢,每闻雷鸣乃中心恻怛,亦复如之。故后人忌焉,以为常也。

有人捡到一个大卵,孵出了儿子。是雷公的后代。

《投荒杂录》:牙门将陈义,即雷之诸孙。昔陈氏因雷雨,昼冥庭中,得大卵,覆之数月,卵破,有婴儿出焉。自后日有雷扣击户庭,入其室中,就于儿所,若乳哺者。岁余,儿能食,乃不复至。遂以为已子,义即卵中儿也。

周亮工《因树屋书影》:《番禺杂记》云:村民凿山为穴,多品供雷,冀雷享之,名曰雷藏。民家女或为神所依,即呼为雷郎,得子曰雷子。则雷公信有之矣。《楚辞》云:旋入雷渊而不可止些。注:雷公之室,亦必有据。若雷郎、雷子,必邪神假雷号耳,未可信也。

道士的想象

汉朝王充《论衡》说,据目击者说,雷公打雷的工具是鼓。后来出现了雷车。雷车有移动和打雷两种功能,感觉像小型装甲车或者自行火炮。看来雷公的工具在改进。

西方的雷神叫托尔,来源于北欧维京人神话,可见欧洲文化形成较晚的,连雷神这种常见的神仙都要从北欧维京人引进。东方的道士也给雷公起了名字,《抱朴子》说,雷神的名字就叫天雷公。后来道士给雷神改名,叫做江赫冲。

《道法会元》:雷公江赫冲,朱发蓝身,青衣,手执雷槌。雷母秀文英,炁发朱衣,两手电光。风伯方道彰,青发,炁帻绿衣,两手风轮。雨师陈华夫,炁发,炁帻,水轮。

道士描述的雷神,昼夜不停,一直工作,从不休息,特别辛苦,远远超过九九六。一旦不工作停下来就要挨打,甚至被杀。

《玉枢经》:雷部鬼神,昼劳夕役。动有捶楚,大则考戮。屑云雕雷,无有巳时。檄龙命鸦,以息彼作。

王充是北方人,北方雷公少,王充对于雷公的资料收集不够准确。《道法会元》描绘的雷公是出于道士的想象,也不准确。

雷公生长在雷州

南方的海南岛的雷特别多,古时候地名就叫做雷州。据说,雷公就生长在这里。

雷公打雷,经常会掉落一些低级装备,有人捡到,比如雷公墨、雷公斧等等。

唐朝开元末年,雷州人目击,几十只雷公在空中和海中巨大的鲸鱼大战七天七夜,鲜血染红海水,估计是鲸鱼输了。

《广异记》:唐开元末,雷州有雷公与鲸斗。鲸身出水上,雷公数十,在空中上下,或纵火,或诟击,七日方罢。海边居人往看,不知二者何胜,但见海水正赤。

广东人吃光了雷公

雷公形状像猪,雷州当地人经常去抓雷公来吃。也有可能这不是雷公,仅仅是长得像雷公的一种野猪。

《国史补》:雷州春夏日,无日无雷;至秋伏地中,其状如彘,人皆取食。

《本草》甚至记录了雷公这一食物的食疗功效:雷公,又名震肉,无毒,能止小儿夜惊。

周亮工《因树屋书影》:《青溪暇笔》:霹雳中有物如猴而小,尖嘴肉翅,雷收声后亦入蛰;山行之人,往往多于土穴中得之,谓之雷公,不畏者恒啖之。《本草》则谓之震肉。无毒,止小儿夜惊,大人因惊失心,亦作脯与食之。此畜为天雷所霹雳者是。

广东人也吃光了雷公的坐骑

雷公的坐骑是一种小动物,叫做雷公马。曾经在琼州,就是海南岛有很多。琼州旧时属于广东。广东人吃光了雷公,也吃光了雷公的坐骑。

《广东通志》:琼州有雷公马,状如蜥蜴,腹紫,背青绿,头颈有鬉,如马,多在树上。螫人立死。雷州亦有雷公马,其形相同而无鬉,多在海滩沙上。又名沙鳅,见人即藏入沙中。雷州人取食之。《杂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雷公   太平广记   坐骑   雷州   海南岛   项羽   本草   北欧   会元   书影   山海经   目击者   雷雨   道士   霹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