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石经和蔡邕,董卓放的那场大火


熹平石经也叫一字石经,汉石经。碑高一丈许,广四尺。所刻内容为:《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一共四十六碑,用隶书,刻成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堂(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垱村)前。共约二十万零九百一十一字。这对纠正俗儒的穿凿附会,臆造别字,维护文字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

熹平石经和蔡邕,董卓放的那场大火


东汉光武中兴之后,光武帝爱好经术,大力倡导经学,五经因为诸家所据本子不同,所解释的经义也有很多差异,汉章帝期间,汉章帝亲临督导,让班固等人负责记录汇总整理,最后撰成《白虎通义》。后世对经学的态度起起伏伏。到了汉桓帝期间,有人私自贿赂兰台管理人员,更改兰台藏书的漆书经字。到了汉灵帝,汉灵帝命议郎蔡邕重新校对刻碑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堂前。

熹平石经和蔡邕,董卓放的那场大火

好景不长《熹平石经》立后不久,汉献帝时期天下大乱,董卓一把火烧毁洛阳宫庙,太学荒废,石经始遭破坏。到了唐贞观年间,魏征去收集残存石经时,已几乎毁坏殆尽。到新中国成立后又发掘和收集了600余字,总计共有8800多字。

熹平石经和蔡邕,董卓放的那场大火

#熹平石经# #蔡邕# #三国#

喜欢请关注,为你带来更多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石经   开阳   偃师   多字   周易   穿凿附会   公羊传   论语   经义   太学   别字   经学   洛阳   讲堂   大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