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日本机床,中国就造不出航母?看看中国如何突破封锁逆袭第一

不管制造任何机器都需要机床,机床也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简称机床。

根据加工的材质不同,分为金属、锻压和木工机床等。那些精度要求很高,和产品表面的光滑度,以及精细部分有细微凹槽的零部件,都需要在机床上,按照要求进行加工。而且像航母,船舶等载有几十万个上百万个零部件和精密部件的大项目,更需要数控高精度机床来完成。

没有日本机床,中国就造不出航母?看看中国如何突破封锁逆袭第一


而说起中国制造机床,一部百年沉浮史。而中国航母梦,更是百年悲喜录,从甲午战争起,爱国人士就强烈渴望拥有火力猛烈的战舰,当时只能梦想。

1928年,民国海军部长陈绍宽首次提出建造中国航母的构想,他的提议距世界第一艘航母卡吉林号建立相差11年,虽然以当时国力和民情无异痴人说梦,但陈绍宽的远见卓识被称为中国航母第一人。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中国只秦川机床一家工厂。实际问题不容乐观,没有生产精密机床的能力,更没实力,很多工厂机床当时都依赖欧洲和日本进口。

很长一段时间,外国人认为中国机床无法摆脱进口机床的垄断,只能被动接受。

没有日本机床,中国就造不出航母?看看中国如何突破封锁逆袭第一

而我国航母梦,一直因没有精密机床无法实现,众所周知,我国曾从前苏联购买过一艘航母“瓦良格”号,后来经过改造下水服役。

当时购买别国航母,就因为我国机床工艺不能达到高精端,不能胜任制作航母所用的特殊钢板,我国机床质量和工艺精度,一度远远落后发达国家近30年,也因为国内很多工厂,一度依赖日本机床加工产品,一直被人诟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强国的发展步伐加快,对机床的技术要求以及高端机床需求增加,投入更多力量培养科技人才,得到政策和科技扶持,很多专家和相关领域的人才也积极发挥才干,中国机床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机床也开始快速升级。

没有日本机床,中国就造不出航母?看看中国如何突破封锁逆袭第一

此前,我们一直因机床技术落后受到国际方面的看低,尤其像军工机床一度都是欧盟国家的先进技术,就连逊色于国际机床水平的日本人也狂言中国没有日本的精密机床,无法造出自己的航母。

在现实前提下,辽宁机床厂和国内包括诸多军工机床企业始终刻苦钻研砥砺前行,在不断研发创新取得专利技术的同时,用千个第一,率先撑起中华巨龙的钢铁脊梁。

2012年,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交接,中国海军从此终于迈入了航母时代。但这艘辽宁舰是由前苏联的那艘瓦良格号改造完成的航母,不算我们中国人自己生产的航母。

于是在2013年,终于迎来代号001A第二艘航母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喜讯,属于中国制造的航母梦,才真正进入国产机床制造的高速发展阶段,这是无数技术精英的汗水、心血、智慧凝结的科技成果,更是中国人不屈的民族精神。

没有日本机床,中国就造不出航母?看看中国如何突破封锁逆袭第一

那么制造航母哪些重要部件必须要由机床完成呢?

说到这个问题必须来说一下国产军工机床,经过几十年日以继夜地拼搏和研发,国产军工机床能够为航母所需要的任何零部件进行加工,无需再依靠进口设备来完成,这大大增强了我国自主科技创新的进程,也在军事保密和装备升级方面都掌握绝对主动。

目前,航母需要的甲板和飞机起落坪用到的特殊大型钢板,要在超重型数控机床上加工,我国军工企业已经能够合格完成航母需要的特种钢板,钢板对承重非常苛刻,每厘米承重一吨的加工要求,像航母所需要的重型油压机、龙门吊、重型板车等都由我国企业全部完成,真正实现国产化。

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政策鼓舞下,吸引人才,鼓励研发,成绩喜人,2019年,中船瓦锡兰螺旋桨公司,经过技术攻坚,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制造出世界最大螺旋桨,可推动40万吨砂矿船舶前进。这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技术难题。

没有日本机床,中国就造不出航母?看看中国如何突破封锁逆袭第一

当航母重要的组成部件螺旋桨,终于实现中国化生产,我国告别此前一度依赖国外高价进口螺旋桨的被动局面,包括需要更换的老化螺旋桨,不用再花费高额维修或更新费。

现在无需等待漫长的订货到达,无需回国再组装,螺旋桨实现国产化之后,不仅节约资金还提高了效率和安全系数。

现在我们国家的机床大厂已经达到了几十家上百家,其中像沈阳第一机床厂、大连机床厂、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等企业,不仅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工能力,还具有数控智能机床、激光切割等高速高精度机床,为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服务机械制造,汽车轮船,还为航空航天,高速磁悬浮列车等高新技术产业做出优质加工业绩,所以中国机床产业逐渐强大。

那么此前日本机床企业为何狂言中国离不开日本机床呢?

没有日本机床,中国就造不出航母?看看中国如何突破封锁逆袭第一

其实日本大量出口给中国的机床,都属于中低端的机床产品。而使用这些进口机床的企业,都是国内一些民营小厂,用来生产精度不高的产品。日本因为这些数据造成错觉,低估我国企业的真正实力,以为中国连这些中低端机床都无法生产,何以制造航母呢。

虽然我国建造航母落后于美俄等发达国家,但我们有信心在党和国家领导下,努力追平争取赶超。这份坚定的信心来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就高度重视机床的研发和生产,从1949年,全中国只有1500个机床,仅仅六十年后,中国就成为世界第一的机床制造大国。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用了半个多世纪,追赶发达国家两百多年的机床历程,多么令人振奋的中国速度。

没有日本机床,中国就造不出航母?看看中国如何突破封锁逆袭第一

现在经过改革开放40年飞速发展,中国机床企业自主研发制造的机床种类和质量都趋国际水准,不仅赶超此前落后的局面,还随着技术和产能提升,进行内供和外销。

2020年,中国对外出口机床总量达到1700多万台,而进口量7万台,数据不仅彰显中国机床的可喜变化,还预示我国高新科技和机床加工能力,有望和世界领先水平逐渐比肩。

随着国防新型武器入列亮相,都离不开中国重型机床的发展制造,像北京第一机床厂成功制造誉为“机床航母”的国内单机产值最大,迄今为止也是世界最大的,超重数控龙门镗铣床。

没有日本机床,中国就造不出航母?看看中国如何突破封锁逆袭第一

这台世界巨无霸机床,重900吨,高15米,宽22米,长39米。参与加工中国百万千瓦级核电的高压和低压内缸。就连篮球场大小的钢铁部件,都可按图加工任意形状,加工能力堪称世界之最。

我国海军潜艇容易被勘测到方位的噪音来自螺旋桨,将会被中船重型机床公司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最复杂的,七轴六联动螺旋桨加工机床,助力解决这个技术难题。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成功建造世界最大模锻液压机,助力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是国宝级重工业装备,也标志着军工能力的威武提升,目前全世界仅有中、美、俄、法拥有4万吨级以上模锻压机,中国攻克技术壁垒,打破前苏联维持半个世纪的世界纪录。

没有日本机床,中国就造不出航母?看看中国如何突破封锁逆袭第一

这中国机床的发展可真是沉浮,如今已经有了一定成就,真是非常的骄傲,未来中国还将在高端机床领域继续研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日本   航母   中国   陈绍   机床   螺旋桨   精密   军工   钢板   机床厂   加工   我国   世界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