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面龙能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捕食



鸟面龙(Shuvuuia)是一属很像鸟类的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上白垩纪的蒙古。鸟面龙属于阿瓦拉慈龙科,这是一类小型的虚骨龙类,特征是其强壮而专门用来挖掘的前臂。


鸟面龙能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捕食

鸟面龙是小型及轻巧的动物,约只有60厘米长,是已知最小型的恐龙之一。头颅骨亦很轻巧,有修长的颌部及小型的牙齿。鸟面龙在非鸟类的兽脚亚目中颇为独特,它的上颌可以作出脱离脑壳的独立动作。鸟面龙的后肢很修长,而脚趾很短,可见它有奔跑的能力。前肢却很短及强壮。虽然鸟面龙原先被认为其前肢只有一指,但新的标本显示有退化的第二指及第三指。鸟面龙可能利用前肢来挖开昆虫(如白蚁)的巢,而细长的嘴部则用来吸食昆虫。蚂蚁及一些白蚁类是在白垩纪演化出现。

鸟面龙能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捕食

鸟面龙是第4种有直接证据的有羽毛恐龙。模式标本被小型、空心、管状的结构所包围,就像是现今鸟类羽毛的羽轴。虽然这些结构已严重变质及保存较差,但生物化学的研究显示这些结构包含了会衰变的β角蛋白,明显地缺乏α角蛋白。β角蛋白可以在所有鸟类及爬行动物的外皮细胞中发现,而只有鸟类羽毛是完全没有α角蛋白的。这些发现显示鸟面龙应该是覆盖一层羽毛的。

最近研究发现鸟面龙拥有非凡的听力和夜视能力。这一物种的超大听壶在相对大小上几乎跟现在的仓鸮相同,这表明鸟面龙可能也能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捕食。这一结论来自于对于鸟面龙眼睛的研究,因为鸟面龙的眼睛的瞳孔比例是鸟类或恐龙中最大的,这表明它们在晚上可能看得很清楚。

如前所述,鸟面龙是一种小型恐龙,约有鸡那么大,它生活在现在蒙古的沙漠里。鸟面龙的骨骼是所有恐龙中最奇异的--它有一个脆弱的、像鸟一样的头骨,强壮的、能举重的手臂、每只手上都有一个爪子、还有长长的、像跑步者一样的腿。自上世纪90年代发现以来,这种奇特的特征组合一直困扰着科学家。根据有关鸟面龙的感官的新数据,科学团队发现它像许多沙漠动物一样,会在夜间觅食、利用听觉和视觉寻找小型哺乳动物和昆虫等猎物、用它的长腿快速追赶猎物并用它强壮的前肢把猎物从洞穴或灌木丛中撬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羽轴   白垩纪   蒙古   前肢   白蚁   鸟类   标本   猎物   昆虫   强壮   恐龙   蛋白   羽毛   黑暗   结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