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矿脉、矿体、矿床以及找矿的认知(五)对于找矿思路的初步认识

郑州地象科技有限公司 寇伟 寇通

摘要:研发物探设备的目标是要在实践中能够取得好的应用效果。若要探测仪的性能指标和功能符合实际需要,就必须了解应用行业的需求、懂得专业知识,只有自己能够把开发的仪器用好,才能通过不断改进和提高做出符合行业需求、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值得推广应用的好产品。初涉找矿勘探行业,浅论一些学习心得。

五、对于找矿思路的初步认识

1、矿脉是找矿的命脉

首先确定热源来自地壳之下,幔汁上侵逐渐降温成岩浆热液并固结。上侵过程中,热液中含有成矿元素的碱物质与围岩的酸物质作用,造成热液矿元素释放、活化、迁移、沉淀和富集、成矿。人们关注最多的是少量的成矿元素,而与矿物质共生的则是大量的石英类脉石矿物质。碱交代作用是成矿的因,而形成以石英为主线的矿脉则是成矿的果,找矿的命脉就是矿脉。通过在地表发现矿脉露头的蛛丝马迹后,就应该顺藤摸瓜抓住矿脉,沿着矿脉继续查找就能找到矿体、圈定矿床。现有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大多热衷于研究成矿的因、而忽视了成矿的果(矿脉)。恰恰应该是从可以发现的客观存在的果,找到矿物质、矿体之后再去研究成矿模式来帮助圈定矿床,而不应该把功夫都花在研究成因上。

2、热液碱交代生成的石英脉是地下找矿标志

现有矿床的种类、形态、构造环境和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有一条是共同的,就是所有矿床的形成都与热液(包括幔流、岩浆、水汽热液)活动相关,要么是热液活动直接形成的,要么是受热液活动影响形成的。只要是有热液活动就会产生碱交代蚀变反应,在从热液中释放成矿元素的同时硅迁移沉淀形成含硅岩脉,因此可以说只要有含硅岩脉的存在就有可能存在矿物质,找到石英脉(含硅岩脉、矿脉)就可能会找到矿体(无论是何种矿物质、或矿体大小),存在一定规模、品位的矿体就会组成可开发的矿床。石英脉的硬度大、晶变度高,基本上现有物探方法都会产生明显的物性异常,应该是最容易发现和区别的成矿介质,无论是纯石英脉还是含硅蚀变岩脉都是矿脉,根据矿脉聚合的多寡、形态、规模,就可以判断出是否成矿(矿体、矿床)。

3、从矿脉的分布判断矿体和矿床的形态与规模

热液自下而上运动的过程也碱交代蚀变成矿的过程。热液在上侵过程中因深度、温度、压力、酸碱度、容矿空间、围岩岩性等成矿条件和环境不同,导致成矿位置、矿物质类型、矿体形态、矿床规模等各不相同。一是在碱交代作用下热液周围岩石中的硅被溶解,从高温高压的深部上升到浅部降温减压后沉淀,形成石英脉或硅酸盐矿;二是热液沿围岩横向渗透充填产生碱交代作用,溶解的硅在降温减压后形成石英脉或含硅矿脉;三是热液沿主通道(主断裂)两侧的断层破碎带向外渗透充填产生碱交代作用,析出矿元素、与硅融合形成含硅矿脉、矿化带或矿体;四是到达浅部减压降温后的热液沿裂缝、裂隙、孔隙渗透充填,并与水和围岩作用,形成各种形式、规模、种类的矿脉。不同的成矿条件和成矿环境、不同的深度位置和容矿空间,所生成的矿体分布形态和所含矿物质组分不同,形成了类型不同的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根据矿脉的空间分布,即可判断矿体的形态、矿床的规模及类型。

4、对于找矿思路的初步认识

人们研究矿的意义何在?就是为了找矿、采矿、创造价值。成矿理论是从正向研究生成矿床的成因、条件、时代、因素等等,这些都是在已经探明和开采矿床的基础上后续研究的成果,这是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供今后找矿中参考,并不能直接用来找矿,过于纠结于某些理论上的问题毫无意义。因绝大部分的成矿都与热液有关,热液成矿都是碱交代蚀变作用的结果,有碱交代就会有硅迁移、沉淀、集聚成含硅矿脉,只要有矿脉、其内或多或少都会包含一定的矿物质,可以说找到矿脉就能找到矿。因此,找矿应该从成矿理论研究成果的反向开始追索,即从矿脉入手、顺藤摸瓜,捋清矿脉的位置、形态和分布,然后再在矿脉的周围查找与蚀变矿化带一同形成的矿体、或者受热液作用沉积形成的矿体,根据生成矿脉的条件和环境、参考现有成矿理论最后确定矿床的属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矿体   矿脉   矿床   围岩   成矿   都会   顺藤摸瓜   矿物质   认知   交代   形态   思路   元素   作用   条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