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建这座空间站?

1961年苏联就成功将航天员送入了太空,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代表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而中国连自己的人造卫星都尚未发射成功。

直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被顺利送入太空,让国人欣喜,老一辈航天科学家能够通过“东方红一号”的光芒去眺望“下一座山峰”。

2003年,乘载航天员杨利伟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实现了“多人多天”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飞行5天后安全返回,这标志着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基本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和刘伯明、景海鹏驾驶神舟七号飞船升空,执行我国首次太空出舱活动任务,9月27日,翟志刚穿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刘伯明的协助下打开舱门,迈出了中国人在浩瀚太空中的第一步,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就此诞生。

从中国特色的航天测控模式,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天测控网;从火箭控制系统采用精准迭式制导手段,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交会对接机构;从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到瞄准国际前沿的空间科学试验,凭着自强不息的自主创新精神和能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先后突破掌握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交会对接等核心技术,跨越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走过了一条攻坚克难、自强不息、科学发展之路,体现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中国特色。

神舟五号的成功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突破和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天地往返技术。

出舱是载人航天工程需要突破的三大技术之一,掌握了出舱技术,就可以为建造空间站、在轨维护航天器、开展舱外试验,以及未来载人登月等任务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多人多   空出   阿波罗   神舟   飞天   苏联   航天员   空间站   自强不息   飞船   中国   航天   太空   我国   天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