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被质疑?拥有顶尖高铁制造能力,却离不开日本螺母?

我国的高铁运营在时速、里程、客量等皆是全球第一,已经成为了中国对外的一张明信片。然而,我国发展如此成功的高铁,却因为一枚小小的螺母,遭受质疑。

因为这种“永不松动的螺母”只能向岛国日本的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购买。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企业是仅拥有45名员工的微小企业。

这枚螺母究竟有多重要?为何我们只能依赖进口了呢?

中国制造被质疑?拥有顶尖高铁制造能力,却离不开日本螺母?

高铁的运转需要某些零件的支持,螺母就是其中之一。螺母虽看起来并不起眼,但一个螺母的好坏却能决定一车人的命运。我们不难发现,高铁的运行时时刻刻都在与铁轨亲密接触,且产生的震动非常剧烈。

一般的螺母在这样的震动下可能一下子就被震松了,或者是被震断,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铁路维护人员对铁轨进行检查,而拧紧螺丝就是其中极小又极为重要的一件事。

但是这种方式非常浪费时间,效率不高,而且会有遗漏的可能性。如果不想看到重大事故的发生,那就需要螺丝和螺母永久地契合在一起。“永久”两个字看起来有点过于理想化,但日本企业家真的实现了。不止是中国,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需要向日本这家小企业订购这小小的螺母。

中国制造被质疑?拥有顶尖高铁制造能力,却离不开日本螺母?

那么,如此厉害的螺母究竟是怎么诞生的呢?

这枚被各国纷纷追捧的小小螺母,都是从日本一家仅有45名员工的小企业,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采购。该会社的创始人叫若林克彦,在1961年若林参加了一场国际工业产品展会,在参会样品中一种有着防回旋功能的螺母吸引了若林的注意力。

这种螺母的灵感来源于镊子,但是价格却很高。为了造出功能更强大的螺母,若林开始了辛苦的专研。

中国制造被质疑?拥有顶尖高铁制造能力,却离不开日本螺母?

他研究出了用板簧卡住螺丝钉螺纹的方法,使其中增加摩擦力从而具有较大的缓冲和减振能力。正是这一小小的改动,让试制品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28岁的若林把这种防回旋螺母命名为U螺母,并为此创立了富士精密制作所。不可思议的是,若林仅用了1个小时就研发出了U型螺母,可谓是天才。但是还没等若林来得及庆祝,就发现根本没人愿意用他们的产品,毕竟新产品充满着很多的不确定性。

后来随着销售额的不断增加,若林认为自己的产品没有任何问题,于是他就狂妄地打出广告,声称这是“绝不松动的螺母”。

这种绝对的广告语也给若林惹上了官司,毕竟只有1个小时就研发出来的螺母,肯定还存在着若林不知道的问题。装配在挖掘机和打桩机上的U螺母因为震动的力度和频次太大还是出现了松动的现象,这个若林的广告语背道而驰。

中国制造被质疑?拥有顶尖高铁制造能力,却离不开日本螺母?

可能是为了找回面子,也可能是对科学的严谨性,若林又开始了更深层次的研发。

伟大的发明,灵感总是来源于生活。那天,若林在家门口看到一块广告牌,脑中突然闪过:插个楔子就不会松动啊。

随后,他便想到了在螺母和螺钉的缝隙中打进揳子,从而起到一个固定的效果。这个研发灵感来源于古代建筑中的榫接方式,之后他就发明了在螺母中增加榫头,使得螺母永不松动。

中国制造被质疑?拥有顶尖高铁制造能力,却离不开日本螺母?

1974年,若林为了生产新款的绝不松动的螺母,又创立了第二家企业: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由于螺母得到了改进,销售单价自然就更高了,所以就更加难卖了。但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家胆大的铁路公司愿意试用若林的产品,这一次试用直接让世人见识到了这种螺母的实力。从此,若林发明的新款“永不松动的螺母”一炮而红,得到了很多铁路公司的认可。若林把它取名为“Hard Lock螺母”。

Hard Lock螺母成了全世界唯一的绝不松动的螺母,如此神奇的螺母不仅在日本得到了广泛认可,在世界各地的建筑物中也都可以看到这种螺母的身影,可谓是一颗螺母影响全世界。“Hard Lock螺母”的结构其实十分简单,就是在螺母与螺丝之间插入一根楔子,减少两者之间的的缝隙,以达到防止松动的效果。

中国制造被质疑?拥有顶尖高铁制造能力,却离不开日本螺母?

在一个螺丝钉上使用呈“凹”“凸”形状的两种螺母,下方是呈凸形的螺母,在加工时中心故意留出稍许错动,这就是偏心加工的方式,相当于楔子的作用。上方是呈凹形的螺母,则不作偏离中心的加工,于是形成用锤子捶打楔子的功能。这样的两个螺母合二为一,松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不得不说,善于思考的人总会获得成功的。

中国制造被质疑?拥有顶尖高铁制造能力,却离不开日本螺母?

如果出色的工艺品确实值得让别人为它买单,但是中国高铁离开了日本永不松动螺母还能成功吗?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硬币不倒”画面还能出现吗?难道我们中国科学家真的造不出这样的螺母吗?答案肯定是不会的。

在早期,若林声称即便把原理图纸给你们,你们都造不出来。但是,中国科学家们凭借强大的创新学习能力,成功研制出了这款螺母。在研制这种螺母时,中国科学家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了木楔子以及一定的榫卯原理,同时还加入了一些全新的设计,利用摩擦力,让螺母实现自锁。

由于“永不松动”螺母出色的防松力,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高铁在某些特殊地区的生产难题。比如在修建青藏铁路时,为了提高无人区的铁路零件质量,我国还专门研制过一款全新的防松紧固件,虽然它与日本“永不松动”螺母的原理其实差不多,但我们并不依靠他们。

中国制造被质疑?拥有顶尖高铁制造能力,却离不开日本螺母?

其实,现在许多的发明,原理都初始于中国古代,但是为什么日本能比我们更早,更快的发明出来呢?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的专研和创新精神。同时,通过一个小小螺母被发明的前后,有许多事情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你们说对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螺母   日本   洛克   摩擦力   铁轨   楔子   株式会社   螺丝   中国   灵感   原理   铁路   能力   我国   工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