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年,时速从30公里到300公里,揭秘中国铁路都经历了什么


130年,时速从30公里到300公里,揭秘中国铁路都经历了什么

100多年前的铁路是什么样子?速度快到380km/h的京沪高铁是怎么做到的?不同的铁轨都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了解平时最常见的铁轨,看看它百年来都有什么变化。

130年,时速从30公里到300公里,揭秘中国铁路都经历了什么

“第一条铁路”

说起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就不得不让人想起那段心酸历史。

1840年,随着鸦片战争的打响,中国开启了近代史上最屈辱的一段时光。随着许多西方人来到中国,上海成为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

1863年,在国外资本大量涌入的情况下,上海各大商行向清政府提议修建铁路,不过被李鸿章严词拒绝。

130年,时速从30公里到300公里,揭秘中国铁路都经历了什么

但是早已体会到铁路带来便利的英国人将目光放到了王城之中。1865年,一名叫杜兰德的商人秘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仅有600米的小铁路。他本来想让当时的清朝人看看铁路有多厉害,结果还没来得及正式开通,就被慈禧以“妨碍风水”之由拆掉了。

到了1872年,英国人在日本修了一条从东京到横滨的铁路,看着隔壁岛国都修起来了,在上海的商人们坐不住了。

他们联合美国人,与1875年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总长14.5公里。不过,这个项目并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允诺,所以他们属于“先斩后奏”,很快他们迎来了清政府的叫停。

130年,时速从30公里到300公里,揭秘中国铁路都经历了什么

清政府得到英国人私自修建铁路的消息后,立刻要求暂停工程,不过英国人并不听他们的这一套,不仅没有停工,而且把英国皇家海军搬过来助阵。这下清政府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们只能默许英国人修建铁路。

1876年6月30日,中国第一条运营性质的铁路,吴淞铁路正式开通。

没见过铁路和火车的老百姓纷纷上前围观,对新奇的铁路充满了好奇。可就是因为这种好奇,让这条铁路的命运从此断送。

130年,时速从30公里到300公里,揭秘中国铁路都经历了什么

同年8月,一个中国人不知出于何原因站这条铁轨上,结果被驶来的火车撞死了。由于货车司机是英国人,清政府没有资格审判,而且由于火车无法在铁轨上停车等等客观原因,这名英国货车司机被无罪释放。

可是,这种做法引起了公民的抵抗,许多老百姓开始游行抗议、聚众闹事,清政府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骚动,于8月24日将这条铁路暂停运营。

随后,李鸿章出面与英国外交大使协商,最终以28.5万两白银的价格买下了整条铁路和相关设施。可是,也不知道清政府脑子里想的是什么,这么一个有利于民众的项目,他们竟然直接拆掉了。

130年,时速从30公里到300公里,揭秘中国铁路都经历了什么

其原因也是离谱,他们认为清朝没有懂行的人,要是运营铁路也需要依靠英国人,并且封建迷信的老思想让他们感觉,修建铁路会“破坏龙脉”。最后,这条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在仅仅运行了一年半以后被清政府无情地拆除了。

此后,清政府又修建了一条官办铁路,唐胥铁路,并且在原吴淞铁路的基础上修建了淞沪铁路,不过,此时距离英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已经过去21年了。

130年,时速从30公里到300公里,揭秘中国铁路都经历了什么

清朝对铁路的漠视,让我国的运输事业落后了半个世纪。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着重发展国民经济,铁路也被中国做到了世界顶端。

上个世界的运输难题随着发展逐渐消失,但是火车的速度逐渐不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于是,在学习了德日方面的经验后,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开始修建了。

“有砟与无砟轨道”

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铁开始修建。在最开始的时候,这条铁轨是按照380km/h的速度来设计的,从北京到上海只需要4个小时。不过,这项设计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完全达成。

但是,为什么高铁路线能够这么快呢?它与传统的铁路又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们要知道,传统的铁路叫做有砟轨道。有砟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我们在铁轨旁边看到的小石子和沙砾,它们统称为道砟。

130年,时速从30公里到300公里,揭秘中国铁路都经历了什么

我们都知道,像火车这么大的体型,每次通过铁轨都会造成轨道发生不同的形变,并且产生强烈的震动。这样就会造成轨道的使用寿命降低,并且容易引发事故。

而这些道砟的作用就是将火车通过时的重量分散到周围的路面,减少火车对轨道的压强,从而防止轨道和枕木因为火车的重量而陷入地面。既解决了使用寿命问题,又减少了事故发生率。

不过这些小石子可不是什么石头都行的,我们仔细观察它们会发现,这些石头不是我们在工地上看到的那些工程用花岗岩吗?确实,铁轨上的石子并不是那些普通易碎的石头,而是特制、有棱角的花岗岩。因为花岗岩的硬度较高,并且由于它满是棱角的形状,更有利于承担火车带来的压力。这种不规则的形状还能够起到降噪减震的效果。

所以说,道砟的作用就是为了帮助铁轨承担火车带来的重力,并且降低轨道的维护成本。不过,因为有砟轨道存在局限性,经常需要人员去维护和检修,并且随着时间的消耗,这些道砟中会混入许多杂物,影响火车的运行。所以,有砟轨道并不能做到完美无缺。

高铁的出现,让有砟轨道逐渐成为历史,因为动车组极快的速度让这些小石子没有了作用,而且还会存在安全隐患。于是,专门为高铁修建的无砟轨道出现了。

130年,时速从30公里到300公里,揭秘中国铁路都经历了什么

无砟轨道是利用混凝土、沥青等混合材料制成的,它取代了老式的碎石木枕轨道。并且由于高铁的车厢缝隙较小,运行时不会产生大量震动,所以无砟轨道可以让高铁安全平稳的运行。

而且,无砟轨道的设计十分巧妙。它是根据季节来修建的,在钢材进行热胀冷缩中的热涨变化时,将其一根一根地焊接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轨道间的缝隙变小。等到冬天钢材进行冷缩变化时,原本膨胀伸长的钢材又缩短了,不过由于钢材本身的韧性,铁轨并不会因此变形,反而会让钢轨的连接更加紧密,表面也更光滑。

这样的轨道不会让列车再出现剧烈颠簸的情况,并且光滑平整的表面会让列车的运行速度加快,达到350km/h。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像有砟轨道一样铺上碎石子,高速行驶的列车触碰到后会造成石子从轨道上蹦离,造成安全隐患。

130年,时速从30公里到300公里,揭秘中国铁路都经历了什么

“京沪高铁”

行驶在无砟轨道上的高铁动车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原本设计为380km/h的京沪高铁为何降速呢?

这要从三个方面来讲。首先是速度过快造成的安全隐患,虽然我们的铁路技术十分发达,但是过快的列车在驶过村庄、车站等等地方是要减速的,不然这些人流密集的地方万一有哪个不小心翻越护栏的,就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结果。

其次是高铁动车的实际运营情况,我们平时在高速上开车都要注意前后车距,高铁亦是如此。如果前方某辆动车出现了延误现象,后面的那辆车必须要减速,不然就可能造成两车相撞的惨案。所以,保持安全行驶距离,依照实际运营情况来调配火车的速度就成为了关键点。

130年,时速从30公里到300公里,揭秘中国铁路都经历了什么

最后就是京沪线的飞机压力了。如果从北京到上海高铁只需要4小时,相应的航班数就会大大减少,因为机场毕竟离得比较远而且更麻烦,能选择高铁为什么要选择飞机呢?所以出于多方考虑,京沪高铁还是稳定在了平均值,350km/h。

高铁的建设让国家的环保效益大大提升,因为建设高铁需要巨额的初始投资,并且人均能源远低于其他运输方式。所以,高铁既没有长途优势,在短途也不如汽车,但其他交通工具都会造成不同程度上的环保问题。如果可以充分利用高铁,其所带来的环保效益就会十分显著。

总的来说,高铁的投资虽大,功能性也欠缺,不过由于其强大的安全性,并且可以在不同的天气环境下运行,所以高铁才能逐渐取代普通火车,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130年,时速从30公里到300公里,揭秘中国铁路都经历了什么

100多年前,清朝老佛爷听说洋人要给我们修铁路。如今,西方国家求着我们去给他们修大桥、修大楼、修隧道,时代变了,铁路的样子也不一样了。

无论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还是京沪高铁,或是任何一条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连接线,都代表着中国从衰弱走向强盛,由落后走向繁荣。

未来的铁路又会有什么变化呢?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发表你们的想法,畅所欲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吴淞   英国   铁轨   时速   英国人   清朝   上海   中国   钢材   轨道   清政府   列车   铁路   速度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