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会谈不顺畅!堡垒从内部瓦解,德对华政策,受美影响有多大?

随着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7月15日访美计划的顺利完成,这位即将离任的欧洲政治领袖也在美国白宫正式表达了欧洲人民在中美、美俄博弈背景下的真实想法,那就是欧洲的价值观与美国的印太战略并不相同。

美德会谈不顺畅!堡垒从内部瓦解,德对华政策,受美影响有多大?

德国想扮演调停者

据德国之声(DW)7月16日报道显示:“在外界普遍关注德国如何看待未来欧美、欧俄、中欧关系时,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在15日与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在白宫会面中探讨了上述话题,表示两国还将共同努力,抵御俄罗斯的‘侵略’并抵制中国的‘反民主行动’。但在能源、经济以及其他开放领域,欧洲也会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并积极在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等问题上与中、俄保持合作。”显然,德国依然极力避免卷入大国间“选边站”的局面,扮演着中、美、俄之间的“调停者”。对于拜登政府越来越露骨的“联欧抗中”呼声,德国小心翼翼地选择了“点到为止”。

美德会谈不顺畅!堡垒从内部瓦解,德对华政策,受美影响有多大?

目前全球处于三足鼎立

中俄、欧洲、美国目前的关系,体现出了一种互相牵制、三足鼎立的态势。而身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的德国,也在积极利用国际上的这种政治形势,尽量保持着在美国与中俄间的战略模糊与实力平衡,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既得利益。在英国为首的美国“打手”们来看,德国的对外政策少了对美国“老大哥”应有的忠诚,多了几分在欧洲立场上的务实与理性。正是德国人的这份“小心谨慎”,使得俄德两国共同实施的“北溪2号”(Nord Stream 2)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能够在美国三番五次的阻挠下顺利进行,中德双方可以在摒弃政治分歧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紧密的经济合作。

美德会谈不顺畅!堡垒从内部瓦解,德对华政策,受美影响有多大?

截止目前,中国已连续五年跻身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俄国也成了德国第一大石油天然气供应国,相比之下,盲目迎合美国印太战略的英国,险些在与俄方的黑海对峙中遭到俄军“致命打击”,而澳大利亚则因积极帮助美国反华,被中方的“经济组合拳”打到怀疑人生。同样都是西方国家,政治立场的圆滑与否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实际命运。为尽可能保持与美国的“安全距离”,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近日的白宫峰会上率先提出“欧洲价值观”概念,强调了美欧双方间价值观的异同。而与此同时,法国外交部长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也在欧盟战略讲话中提到了这一概念,称:“欧盟正在制定属于自己的‘印太战略’,以凸显我们的战略与美国的印太战略不会完全一致。这套战略的出发点不是中国,而是欧洲价值观,其具体内容将在明年上半年敲定。”虽然在会上,拜登曾反复强调中国在亚太乃至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扩大,对美国与西方民主已经构成了生死攸关的威胁。但默克尔依然保持着欧洲的中立,未就对抗中国发表具体评论,并在15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在很多领域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对此我们有很多共识。与中国的贸易需要建立在一个公平竞争环境、美国和德国的共同价值观之上。”至于拜登政府能否就“欧洲价值观”与德国达成共识,停止将中方视为“敌人”,默克尔明显将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任德国总理身上。事实上,德国在中俄上的立场,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欧洲其他国家的态度,那就是欧洲的战略重心始终都停留在大西洋地区,并不愿过多干涉远东事务,更不想为美国实现其重返亚太构想作出过多利益牺牲。

美德会谈不顺畅!堡垒从内部瓦解,德对华政策,受美影响有多大?

德国未来还处于“混沌状态”

从目前来看,德国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继续深化与中俄的经济、能源合作,并在政治层面上与美国及北约靠拢,在保障本国经济利益、能源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迎合美国的“民主人权”提升本国在西方世界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但在涉及他国核心利益的话题上,德国将更多保持沉默与中立。对此,美国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在7月16日的报道中直言:“随着德国总理默克尔计划在今年9月的全国大选后退位,她担任国家总理的最后几个月的政治影响力将变得极为有限。此次访美,其个人成果高于政策成果、纪念意义大于政治意义。虽然自2005年执政以来,默克尔已先后与四位美国总统打过交道的,一直都与美国领导层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但友好并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即两国领导人都没能扭转他们最严重的分歧所在。”在白宫会晤期间,拜登的议程主要包括了四个地缘政治优先事项,分别是抑制中国的影响、俄罗斯扩张、“北溪2号”工程善后、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豁免。在反华抗俄的问题上,默克尔的行动只会停留在“民主人权”上的政治声讨,而在“北溪2号”与新冠疫苗议题上,默克尔又显得寸步不让,这使得拜登只得将谈话重点转移至“朋友间的寒暄”。

美德会谈不顺畅!堡垒从内部瓦解,德对华政策,受美影响有多大?

而各大美媒更是“幽默”地指出:“拜登和默克尔似乎对他们的告别派对更感兴趣,而不是讨论美、德两国导致分歧的原因。”在星期四(15日)当晚,默克尔和她的丈夫出席了由拜登夫妇在白宫举办的晚宴,一同入席的还有美国议员、前国务卿鲍威尔(Colin Powell)、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以及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的共和党领导人。据悉,默克尔积极推行耗资110亿美元的“北溪2号”石油天然气项目,预计会在她9月“退休”前后正式完工。届时美国重点扶持的“抗俄先锋”乌克兰将失去重要的石油天然气过境收入,而管线的绕道也将显著降低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增加其成为北约“弃子”的可能。在美、德双方此次的政治交锋中,默克尔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美德会谈不顺畅!堡垒从内部瓦解,德对华政策,受美影响有多大?

德国总理默克尔访美爆出欧美差异,欧洲价值观与印太战略并不相同

德国总理默克尔访美爆出欧美差异,欧洲价值观与印太战略并不相同。在欧洲正在致力于打造其欧洲版“印太战略”的同时,拜登政府也在耐心关注着德国政党间的竞选工作,以保证9月前后美、德双方在政治合作上的战略连贯性。据路透社(Reuters)最新消息显示:“德国已依据德国基本法第39条,计划于2021年9月26日选出第20届德国联邦议院。而联邦议院前三大党联盟党(CDU)、绿党(GRUNE)、社会民主党(SPD)的总理候选人阿明·拉舍特(Armin Laschet)、安娜莱娜·贝尔博克(Annalena Baerbock)、奥拉夫·肖尔茨(Olaf Scholz)都已进入最后的竞选冲刺阶段。从现阶段民调来看,默克尔所属的联盟党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准备在选举后带头组建政府。但仍不清楚哪些政党将被纳入联盟。除了联盟党外,绿党和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党也在争夺组建下一任德国政府的领导权。虽然这三个政党在许多政策中存在分歧,但它们都致力于建立强有力的跨大西洋关系。由此可见,在德国政坛即将“变天”的时间节点,拜登总统与默克尔总理无法解决的“恩恩怨怨”,恐怕只能在德国政府换届后才会出现实质性的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北约   民主党   绿党   欧洲   德国   美国   白宫   堡垒   分歧   中国   美德   价值观   石油天然气   总理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