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成为“包工头”?详细解读中俄月球科研站“施工图”发布

大家好,我是西昆仑Bruce。

今天我们聊一期关于中国和俄罗斯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话题。

“嫦娥”成为“包工头”?详细解读中俄月球科研站“施工图”发布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太空都充满着遐想,尤其是对于离我们只有38万公里的月球,一直以来都有着美丽的神话故事,嫦娥飞天一直为人所乐道,在敦煌莫高窟里面,有很多壁画就是关于嫦娥的。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开始了对于月球的探测:

“嫦娥”成为“包工头”?详细解读中俄月球科研站“施工图”发布

1959年,苏联发射“月球一号”探测器,这是人类首颗抵达月球附近的探测器。

1966年,苏联的“月球九号”探测器,是世界上第一颗在月球上成功实现软着陆的月球探测器。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

“嫦娥”成为“包工头”?详细解读中俄月球科研站“施工图”发布

2003年,欧盟就发射了“斯马特1号”月球探测器。

2007年,中国发射“嫦娥一号”,这是我国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

2013年,我国“嫦娥三号”,首次成功着陆月球。

“嫦娥”成为“包工头”?详细解读中俄月球科研站“施工图”发布

2019年,“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

2020年,“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壤取样返回。

可以看出,经过了多年的月球探测尝试,我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只是对于表面简单的探测,我们更希望能够在月球上面长久地详细勘探。

“嫦娥”成为“包工头”?详细解读中俄月球科研站“施工图”发布

根据6月16日的报道,中国国家航天局在2021年全球空间探索大会上表示,中国和俄罗斯计划在2026年开始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ILRS),并在2035年前全部完成。

按照计划,在这个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准备阶段,中国和俄罗斯计划执行6次发射任务,分为三个阶段:勘测、建设和利用。

“嫦娥”成为“包工头”?详细解读中俄月球科研站“施工图”发布

第一阶段——勘测:从2021年到2025年。在此期间,中国已计划的任务包括嫦娥四号、嫦娥六号和嫦娥七号,俄罗斯计划发射“月球-25”自动星际站、“月球-26”轨道飞行器和“月球-27”登陆研究飞行器。

此阶段主要是勘察月球,包括遥感、科研站现场检测以及选址。

“嫦娥”成为“包工头”?详细解读中俄月球科研站“施工图”发布

第二阶段——建设:从2026年到2030年,这期间一共有两项任务,一是我国的“嫦娥八号”发射,二是俄罗斯的“月球-28”探测器发射。

这一阶段主要是把月球岩石样本送回地球,完成科研站技术验证。

“嫦娥”成为“包工头”?详细解读中俄月球科研站“施工图”发布

第三阶段——利用:从2031年到2035年,计划执行以下几项任务:ILRS-1(发送能源舱)、ILRS-2(技术验证)、ILRS-3(天文观测综合设施)、ILRS-4(研究舱)、ILRS-5等。

在此期间,科研站运行所需的所有基础设施,包括能源设施、通讯设施、以及基于月球研究的其他设施,都将部署在轨道和月球表面。

“嫦娥”成为“包工头”?详细解读中俄月球科研站“施工图”发布

此次会议的召开,也被称为了之后科研站建设的“施工图”发布会,图纸出来了,剩下的就是建设的问题了。

2036年科研站建成之后,可用于宇航员休息和长期科研探索等等,同时也可用于人类登陆月球后的短期任务。

“嫦娥”成为“包工头”?详细解读中俄月球科研站“施工图”发布

总之,和平发展、合作互利共赢正是科研站的核心理念,同时这个计划,也会在后续不断向有兴趣的国家和组织开放。

毫无疑问,由中俄两国牵头的月球科研站,会不断激励年轻人,今后将会找到更多的国际合作伙伴,月球科研站的所有设施,也将成为整个人类的财富。

“嫦娥”成为“包工头”?详细解读中俄月球科研站“施工图”发布

而很多人心里却有一个疑问,现在太阳系中,火星探测是各国的重点,月球上面资源稀缺,环境恶劣,早就被美国等很多国家“抛弃”了,为什么中俄还在执着和大力研究呢?

我们下期,详细揭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嫦娥   月球   苏联   科研   包工头   飞行器   施工图   俄罗斯   美国   探测器   中国   设施   人类   阶段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