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崆峒山就是上古时期的上申山?

天空阴沉沉、灰蒙蒙的,不见一丝蓝天。感觉这个春天很少看到蓝天。期盼着一场盛大的飞雪,铺天盖地的那种,雪花鹅毛一样漫天肆无忌弹地飞着,可一触碰到大地的身体就将自己融化,然后,那些草儿们便更加鲜绿,花儿们也更加鲜艳起来。


山海经||崆峒山就是上古时期的上申山?

可是这老天总是不懂我的心情,它只管自己怎么开心怎么过,人间的事情仿佛与它一点关系都没有。

拉开窗帘,看到小区院内草坪上又增添了几许新绿,有物业人员手握水管在给小草们喂水,零星的几棵树上已经有嫩芽抽出,泛出淡淡的绿色。

我倚窗凝望良久。

屋内依然有点昏暗,寂静的昏暗。养生壶中的茶水已经烧好,淡淡的茶香已弥漫开来。这样的天气适合喝茶读书。

案头依然是《山海经》。厚厚的一本书,我一天只读一座山。


山海经||崆峒山就是上古时期的上申山?

今天读上申山:

又北百二十里,曰上申之山,上无草木,而多硌石,下多榛、楛,兽多白鹿。其鸟多当扈,其状如雉,以其髯飞,食之不眴目。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上申山不是申山。上申山在鸟山再向北二十里的地方,据山海经地理考古,认为上申山就是今天的崆峒山。今天的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

《山海经》中说,上申山上不长草木,却有许多很大的石头,而上申山下面却长着很多榛和楛。榛,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它的叶子为圆形或倒卵形,果实坚硬,呈球形。它的果实叫榛子,可以吃,也可以榨油。楛,这里读(hù),古书上指荆一类的植物,它的茎可以用来制作箭杆。


山海经||崆峒山就是上古时期的上申山?

如今的崆峒山,它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望驾山前,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间,垂直高度为667.5米,主峰海拔2123米,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总面积83.6平方千米。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要塞之地。自古就享有“中华道教第一山”的美誉之称。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相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经亲来到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秦始皇、汉武帝也曾慕名登临崆峒山;司马迁、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笔下也对崆峒山也有许多赞誉。还有崆峒武术也被誉为中国五大武术流派之一。

上申山里住着野兽,这些野兽们大多都是白鹿,就是白色的鹿,是一种可以给人们带来好运的鹿。想起陈忠实老师《白鹿原》中的那只白鹿,鹿过田野,麦苗长高,变得绿油油;鹿过树林,小树长大,枝叶茂盛,遮天蔽日。

我在想,白鹿真的存在吗?山海经中记载的野兽们,大多都是神兽,现实中是不存在的。陈忠实先生笔下的白鹿,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一种天道和神性力量,一种由生命图腾构建的二元辩证关系下的平衡状态。”


山海经||崆峒山就是上古时期的上申山?

上申山里还生活着许多鸟,这些鸟中为数最多一种鸟叫当扈。这种鸟长得很像野鸡,长着长长的胡子。当扈借助自己长长的胡子飞翔,而不靠翅膀飞翔。当扈的肉可以吃,并且可以治眼病。人们吃了它的肉,可以使眼睛不昏花。

我在想,现代人每人一部手机,天天看,时时刷,眼睛昏花者不计其数,即使有再多的当扈可供食用,恐怕也难以解决。

汤水,就是今天的今云岩河,在延河南面。书上说汤水发源于申山,然后一路向东流入黄河。

好啦,今天的《山海经》就读到这里,我们明天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山海经   平凉市   崆峒   东流   关中   关山   汤水   白鹿   上古   草木   山里   笔下   昏暗   武术   野兽   书上   时期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