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我们熟读却后来发现翻车的名言佳句(二)

六、三思而后行


这句话,我们按照字面解释,是指做某件事的时候最好考虑三次,权衡各方面的利弊之后再去实施。也指做事之前要多考虑周全,小心谨慎,不要莽撞草率行事。

那些年,被我们熟读却后来发现翻车的名言佳句(二)


其实按照这个字面解释,确实也没错。不过原文还有下半句:《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什么意思呢?翻译过来就是季文子遇到事情总是要反复思考(三次)然后再行动。孔子听说这件事之后说:“考虑两次就够了”。


孔夫子的意思就是说季文子这个人做事太磨叽,磨磨蹭蹭,事情都耽误了,一件事想好了就可以干了。


放到现在的社会里,特别是在这个快速多变的时代中,稍一犹豫,机会转瞬即逝。有的时候,考虑得太多也是不好,把太多的时间花在“想”上,还不如在考虑两次后就去“做”,并不是想得越久就能悟的越深,有时候想太多反而容易误事。谨慎是必要的(想两次),但是过犹不及,考虑太多瞻前顾后,反而把事情都耽误了。


七、父母在,不远游


这句话现在成了宅男宅女赖在家不出门的“挡箭牌”。手机一拿,床上一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浑浑噩噩,吃喝拉撒过一天。

那些年,被我们熟读却后来发现翻车的名言佳句(二)


原文出自《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在这里,孔子确实说了“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可是你们选择性地去掉后半句“游必有方”算几个意思?


其实,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在家奉养并孝敬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去奋斗。难不成孔子的学生都是街坊邻居?端木赐是卫国人、公冶长是齐国人、司马耕是宋国人,明显不是嘛!难道跟着孔子周游列国的弟子们都是父母双亡才出去的?起码孔子最心爱的学生颜回就是父亲还在世的,还在颜回死了后要求孔子卖掉车子为儿子棺椁厚葬。

那些年,被我们熟读却后来发现翻车的名言佳句(二)


所以,赶紧的,出门去(记得勤洗手、戴口罩),该干嘛干嘛,现在疫情也基本受控制了。还是那个乡村标语写得好,接地气——“在家坐吃山空,赶紧出去务工!”


八、七月流火


这个词走红应该是在2005年。当年的7月12日,时任中国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到中国人民大学演讲,时任人大校长纪宝成在致欢迎词时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一时间,舆论哗然:堂堂人大校长,竟然用错典。虽然后来洗地的解释很多,也多半是牵强附会,但是不能否认当时确实是用错了,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

那些年,被我们熟读却后来发现翻车的名言佳句(二)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最早出自《诗经·国风》。七月是指农历的七月,大概相当于公历的九、十月份。流比较好解释,就是移动的意思。这里的火,是星名,中国古代天文学称之为“大火”星,又叫心宿二,而不是现代天文学意义上的火星,应该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天蝎座α星(天蝎座的主星),每年农历六月出现时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西沉,所以称“流火”。授衣的意思就是缝制和分发寒衣。


所以,这句话的现代文翻译是:到了农历七月份的时候,大火星开始西沉,到了农历九月份的时候,要开始缝制分发寒衣了。这句话很形象地表达了一个气候转换时的自然现象:夏去秋来,天气转凉,而不是想当然的望文生义天气炎热(意思完全反了)!


九、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坦率地说,很多人可能没听过这句话,但是有一个成语肯定听过,那就是一毛不拔。形容一个人很吝啬,很小气,极端自私,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

那些年,被我们熟读却后来发现翻车的名言佳句(二)


这句话是被后人尊为亚圣的孟子说的,原句在《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的意思是——“杨子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张‘兼爱’,只要对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他也是甘心情愿的。”


其实,杨朱的原话在《列子·杨朱》里有完整叙述——“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古时候的人,让他拔下自己的一根毫毛来有利于天下他也不给,而让普天下来奉养他一人,他也不同意。人人都不拔下一根毫毛,人人都不刻意做有利于天下的事,那么天下就治理好了。


在这里,杨朱表述的意思是我们既不要损己利人(损一毫利天下),也不要损人利己(悉天下奉一身),大家自己管好自己,那就天下太平了。杨朱主张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别人进行侵夺。所以一毛不拔的原意和吝啬小气、自私自利完全不搭界,至于孟夫子有意还是无意的断章取义,就不得而知了。


这句话还有个典故,不妨也一并说下。

那些年,被我们熟读却后来发现翻车的名言佳句(二)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下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拔不拔?杨朱回答: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禽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杨朱默不作声了。


杨朱为什么默不作声,估计他心里在暗骂:“弱智!懒得理你,你个傻叉!”


多说一句,“生存达人”主要是希望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生存的技能、资讯、装备,让我们在不确定的未来,能够确定地从容应对,觉得有帮助就留下关注再走吧!


那些年,被我们熟读却后来发现翻车的名言佳句(二)


参考资料:《论语·公冶长》、《论语·里仁》、《诗经·国风》、《孟子·尽心上》等


图片来源:百度、网页截图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墨子   孟子   论语   孔子   寒衣   望文生义   火星   毫毛   流火   佳句   翻车   远游   天文学   汗毛   农历   名言   父母   发现   时尚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