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的药物治疗和注意事,建议收藏

#健康科普排位赛#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数量、质量、时间或节律紊乱。睡眠障碍性疾患包括失眠症、发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等。其中失眠症是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所导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无法达到正常生理需求,从而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患。

失眠症的药物治疗和注意事,建议收藏

病因

失眠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因素如下。

01

心理因素

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不愉快事件造成焦虑、抑郁、紧张时可引起失眠。

02

环境因素

环境嘈杂、空气污浊、居住拥挤或突然改变睡眠环境。

03

睡眠节律改变

夜班和白班频繁变动,飞行时差引起生物钟节奏变化。

04

日常生活因素

饥饿、疲劳、性兴奋等。酒精、咖啡、茶叶摄人,睡前饮水过多。

05

药物因素

药物依赖或戒断症状,中枢神经兴奋性药物。

02

疾病因素

各类精神疾病大多伴有睡眠障碍,失眠往往是精神症状的一部分。各种躯体疾病可以导致失眠,有时很难确定这些疾病与失眠之间的因果关系,故近年来提出共病性失眠(comorbid insomnia)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同时伴随其他疾病的失眠。

临床表现

女性、老年人更多见。表现为四种类型:

①入睡困难;

②睡眠维持障碍,易醒;

③早醒 (醒后不能再睡);

④睡眠质量差,次日晨醒后仍困倦,无精力恢复感。

多数患者因过度关注自身睡眠问题产生焦虑,出现紧张、不安、情绪低落,严重者有心率加 快、体温升高、周围血管收缩等自主神经紊乱症状。而焦虑又可加重失眠,导致症状的恶性循环。

治疗


治疗总体目标尽可能明确病因,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或消除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躯体疾病共病的风险; 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负面效应。


非药物治疗01睡眠卫生教育帮助失眠患者认识不良睡眠习惯在失眠的发生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寻找形成不良睡眠习惯的原因,建立良好睡眠习惯。02放松治疗应激、紧张和焦虑是诱发失眠的常见因素,放松治疗可以缓解这些因素带来的不良效应,目的是降低卧床时的警觉性及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可作为独立的干预措施用于失眠治疗。03行为治疗包括刺激控制疗法和睡眠限制疗法。前者是一套改善睡眠环境与睡眼倾向(睡意)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干预措施,恢复卧床作为诱导睡眠信号的功能,使患者易于入yid睡,重建睡眠-觉醒生物节律。后者通过缩短卧床清醒时间,增加入睡的驱动能力以提高睡眠效率。04认知与行为治疗改变患者对失眠的认知偏差,改变患者对于睡眠问题的非理性信念和态度。可同时叠加放松治疗以及辅以睡眠卫生教育,目前被认为是失眠者心理行为治疗的核心。


药物治疗治疗失眠的理想药物应具有迅速导眠、维持足够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且无宿醉反应和成瘾性等特征。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benzodiazepine receptor agonists, BZRAs)、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和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传统应用的催眠药如巴比妥类和水合氯醛等现已被苯二氮蕈类和一些安全性更高的新型催眠药所取代。

01

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

失眠症的药物治疗和注意事,建议收藏

(1)苯二氮䓬类药物(benzodiazepine drugs,BZDs)

包括地西泮(安定)、氯氮䓬(利眠宁)、硝西泮(硝基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等。苯二氮䓬类药物通过非选择性激动γ氨基丁酸受体A(GABAA)上不同的α亚基发挥作用,有催眠、抗焦虑、解痉和肌肉松弛等药理作用。可以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时间和次数、增加总睡眠时间。

不良反应包括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下降、跌倒和认知功能减退等。老年患者应用时尤须注意跌倒风险。使用中-短效苯二氮䓬类药物治疗失眠时有可能引起反跳性失眠。持续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后,在停药时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长期大量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苯二氮䓬类药物禁用于妊娠或泌乳期妇女、肝肾功能损害者、OSAS患者以及重度通气功能缺损者。这类药物多数经CYP3A4酶代谢,因而易受该酶诱导剂和抑制剂的影响,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2)非苯二氮䓬类(nonbenzodiazepine drugs,BZDs)

药物包括唑吡坦、比坦控释剂、佐四竞隆、右佐匹克隆和扎来普隆等与BZDs相比,所以新型非苯二氮䓬类药物仅有单一的催眠作用,无肌松弛和抗惊厥作用。

02

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褪黑素参与调节睡眠一觉醒周期,可以改善时差症状、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和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因不良反应很小,可在老年人群中使用,也用于倒时差。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包括雷美尔通、阿戈美拉汀等。

雷美尔通是目前临床使用的褪黑素受体MT1和MT2激动剂,可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增加总睡眠时间,可用于治疗以入睡困难为主诉的失眠以及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由于没有药物依赖性,也不会产生戒断症状,已获准长期治疗失眠。阿戈美拉汀既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也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因此具有抗抑郁和催眠双重作用,能够改善抑郁障碍相关的失眠,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连续性。

03

抗抑郁药

部分抗抑郁药具有催眠镇静作用,在失眠伴有焦虑、抑郁心境时候应用有效。

低剂量多塞平(3~6mg/d)、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小剂量米氮平(15~30mg/d)等抗抑郁药物与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有益于尽快改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依从性。例如,唑吡坦和帕罗西汀联用可以快速缓解失眠症状,同时协同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

抗失眠药物的合理应用

01把握获益与风险的平衡在选择干预药物时需要考虑症状的针对性、既往用药反应、患者一般状况、当前用药的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现患的其他疾病。在遵循治疗原则的同时还需兼顾个体化原则。02注意药物依赖及停药反弹由于长期服用会有药物依赖及停药反弹,原则上使用最低有效剂量、间断给药(每周2~4次)、短期给药(常规用药不超过3~4周)、减药缓慢和逐渐停药(每天减掉原药的25%)。03失眠的药物治疗策略为①失眠继发于或伴发于其他疾病时,应同时治疗原发或伴发疾病;②药物治疗开始后应监测并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长期、难治性失眠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③原发性失眠首选短效non-BZDs,如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和扎来普隆;④如首选药物无效或无法依从,更换为另一种短—中效的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或者褪黑素受体激动剂;⑤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可以与抗抑郁剂联合应用;⑥对于长期应用镇静催眠药物的慢性失眠患者,不提倡药物连续治疗,建议采用间歇治疗或按需治疗的服药方式。04老年失眠患者首选非药物治疗手段老年失眠患者推荐使用non-BZD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必需使用BZDs药物时需谨慎,若发生共济失调、意识模糊、反常运动、幻觉、呼吸抑制时需立即停药并妥善处理,同时注意跌倒等意外伤害。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短期应用或采用间歇疗法,不主张大剂量给药,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05妊娠期妇女用药妊娠期妇女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安全性缺乏资料。哺乳期应用镇静催眠药物以及抗抑郁药物需谨慎,避免药物通过乳汁而影响婴儿。推荐采用非药物干预手段治疗失眠。06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失眠妇女应首先鉴别和处理此年龄组中影响睡眠的常见疾病,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依据症状和激素水平给予必要的激素替代治疗,此部分患者的失眠症状处理与普通成人相同。07伴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BZDs由于其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慎用。Non-BZDs类药物受体选择性强、次晨残余作用发生率低,使用唑吡坦和佐匹克隆治疗稳定期的轻、中度COPD的失眠患者尚未发现有呼吸功能不良反应的报道,但扎来普隆对伴呼吸系统疾病失眠患者的疗效尚未确定。对高碳酸血症明显的COPD急性加重期、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失代偿期的患者禁用BZDs,必要时可在机械通气支持(有创或无创)的同时应用并密切监护。08

共病精神障碍患者

精神障碍患者中常存在失眠症状,应该由精神科执业医师按专科原则治疗和控制原发病,同时治疗失眠症状。

09

抑郁障碍常与失眠共病

不可孤立治疗失眠以免进入恶性循环的困境。需要注意抗抑郁药物和催眠药物的使用有可能加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不安腿综合征。焦虑障碍患者存在失眠时,以抗焦虑药物为主,必要时在睡前加用镇静催眠药物。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失眠时,应选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情况下可辅以镇静催眠药物治疗失眠。

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a.治疗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药物性质、作用、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对策。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长期用药时应定期评估治疗的必要性。治疗初期和长期治疗中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

b.药物能引起嗜睡,在从事驾驶、仪器操作或其他要集中精神才能完成的操作时应谨慎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c.不能过量使用,应避免与酒精或其他能引起嗜睡作用的药物合用。

d.长期应用苯二氮䓬类药物不能突然停止使用,因为存在症状反弹和戒断综合征的风险。

e.患者及家人要警惕患者出现行为异常、病情恶化或自杀倾向。一旦出现,应立即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激动剂   失眠症   节律   受体   综合征   焦虑   类药物   症状   药物   睡眠   患者   障碍   呼吸   因素   疾病   功能   建议   收藏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