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缓释片Ⅰ、Ⅱ和Ⅲ的区别,建议收藏

#合理用药#硝苯地平概述硝苯地平为抗高血压、防治心绞痛常用药物之一。该药起效快,经多年临床使用,但硝苯地平的药效时间短、血压波动大、有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还可能增加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

高血压急症的发生在高血压患者中比较常见,如不及时降压处理,容易发生重要器官组织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甚至猝死。但是,含服硝苯地平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急症吗?今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了解下。

硝苯地平缓释片Ⅰ、Ⅱ和Ⅲ的区别,建议收藏

案例:诱发心肌梗死患者,女,74岁,因高血压危象给予硝苯地片(10mg),舌下含服;约15min后,患者感到剧烈胸痛、气促、大汗、烦躁。查心电图,支持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急入抢救室吸氧、扩张冠状动脉、溶栓等抢救治疗,4周后痊愈出院。

这个案例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硝苯地平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高血压急症患者,使用该药一定要掌握合适剂量,以免发生一过性低血压,或血压波动过大,而损害靶器官。 无论医生还是患者,了解药物适用的人群非常重要。


最早应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的硝苯地平是普通片,后来发现,它虽然起效快,但是由于其半衰期短,需要一日服用多吃,并不能24小时平稳降压,所以,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没有显著的降低。


硝苯地平缓释片Ⅰ、Ⅱ和Ⅲ的区别,建议收藏


因此,一些企业又研究出了能够使硝苯地平缓慢释放的剂型,它们就是硝苯地平缓释片(Ⅰ)、(Ⅱ)、(Ⅲ)三种,优势是比传统的普通制剂的治疗作用更持久、毒副作用更低、用药次数更少。


那这三种缓释片有何区别呢?如何正确联合用药。


硝苯地平缓释片Ⅰ、Ⅱ和Ⅲ的区别


1、用法用量不同


硝苯地平缓释片Ⅰ和Ⅱ从药品规格上来区分。硝苯地平缓释片Ⅰ的规格为10mg;硝苯地平缓释片Ⅱ的规格为20mg;硝苯地平缓释片Ⅲ的规格为30mg。



2、作用时间不同


硝苯地平缓释片(Ⅰ)、(Ⅱ)服用一次能够维持最低血药浓度12小时左右,而硝苯地平缓释片(Ⅲ)能够24小时近似恒速释放硝苯地平,类似于控释片。



3、服用时间不同


硝苯地平缓释片(Ⅰ)、(Ⅱ)一般空腹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Ⅲ)虽然说明书也是建议空腹情况下用水整片吞服。但由于其不受胃肠道蠕动及PH值影响,服药时间不受就餐时间的限制。



4、能否掰开服用


为了避免破坏药物缓释结构,发挥作用持久疗效,缓释剂型一般不能嚼碎服用。但临床有时需要减少药物剂量,这三种缓释剂型中(Ⅰ)、(Ⅲ)不能掰开服用;但(Ⅱ)有的产品能够沿片面“中心线”完整分开半片服用。



5、工艺不同


硝苯地平缓释片Ⅰ和Ⅱ从生产工艺上来区分。硝苯地平缓释片Ⅱ是按照控释片的制造工艺来生产的。

联合用药

硝苯地平缓释片+鱼油+卵磷脂+钙镁片

➱ 硝苯地平缓释片

硝苯地平对轻、中、重度高血压均有降压作用。目前多推荐使用缓释片剂,以减轻迅速降压造成的反射性交感性活性增加。

➱ 鱼油

鱼油的主要成分为EPA和DHA。EPA可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脑血管,降血压;DHA俗称“脑黄金”,是人类脑部必需的脂肪酸,能延缓大脑衰老,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

➱ 卵磷脂

卵磷脂是血管“清道夫”,具有乳化、分解油脂的作用,清除过氧化物,使血液中胆固醇及中性脂肪含量降低,减少脂肪在血管内壁的滞留时间,促进粥样硬化的消散,促进血液循环,辅助降血压。

➱ 钙镁片


钙镁同补,有助于控制高血压,并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


注意事项

1、硝苯地平缓释片,除另有规定外,除了Ⅱ有的产品可以掰开,一般应整片用水送服,严禁嚼碎或击碎分次服用。

2、硝苯地平不应与西柚同时服用,因为西柚能减慢硝苯地平的体内代谢速度,从而加强硝苯地平的作用。

3、中止服用钙拮抗剂时应逐渐减量,没有医生指示,不要中止服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硝苯地平   心肌梗死   卵磷脂   鱼油   剂型   急症   高血压   剂量   药物   患者   区别   作用   案例   发生   小时   建议   时间   收藏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