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手机为何没能取得苹果那样的成功?

作为乔布斯时代的忠实果粉,罗永浩认为,乔布斯死后,苹果手机终将归于平凡,自己有能力继承乔布斯的衣钵,打造出完美手机,并且自信的说到,“乔布斯死了,我的胜算很大”,然而两年过去了,对于目前锤子手机的境遇,我只能说,呵呵。

锤子手机为何没能取得苹果那样的成功? 在我看来,乔布斯对于产品的超然洞察力和理解,苹果产品的创造性革新,苹果品牌的长久积累,是成就苹果手机的三大要素,而这三要素前后依次成因果关系,因而在乔布斯死后,苹果手机确如老罗所料,越来越趋于平庸。然而,锤子手机想要逾越苹果,却没有老罗当初想的那么理想化。

锤子手机跟苹果想比,到底缺失什么呢?

先从第一项说起,老罗自认为,只有自己的产品理念与乔布斯最为相近,国内的其它手机厂商都是“土鳖”,从锤子手机T1,T2两款产品来看,老罗在美学设计与易用性方面的精雕细琢,确有几分乔布斯遗韵(在看到魅族pro6的发布会后,我觉得魅族的产品经理更强一些),我们估且认为,老罗是具有乔布斯那样的产品主导能力的。

说到第二项,初代iPone再次发明了手机,带领全球手机产业进入智能机时代,iPone4,作为乔布斯的遗作,被视为手机工业设计的一标杆。苹果的每次创新,都极具革命性,颠覆性,受到用户追捧,已是必然。

反过来看锤子手机,极致的对称美学,对手机前端开孔的整合美化,无断点中框等等,在工业设计上也确实可圈可点,这使得锤子在外观的气质上,得于区别于一般的国产手机。锤子系统特有的九宫格设计,在日趋同质化的国产手机UI中,也是别具一格,此外还推出了锤子便签,锤子闹钟,锤子驾驶等美观易用的小软件。

锤子于细节之处苛求完美,带来诸多精巧的创新与改进,且看上去都那么别具匠心,然而细节创新的堆叠,并未给锤子带来革命性的创新产品,老罗引以为傲的对称美学,无断点中框等,在大众用户眼里,可能跟别的厂商宣传的最窄黑边,2.5D玻璃一样,只不过是手机看起来更漂亮一点而已。

简而言之,锤子科技自创建以来,并没能拿出一件能与苹果比肩的颠覆性产品出来,其实这并不能怪老罗,手机的形态发展到当下的阶段,除非材料学、电池技术或其它核心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否则很难再有颠覆性的设计出现,老罗在细节上的推敲打磨,其实是绝大多数手机厂商,包括苹果都在做的事,不过这也注定了,锤子手机在产品革新上,短时间内,再也难以复现苹果的成功。

最后说到第三项,经历了从最初的个人电脑,到后来的iPod、MacBook、MacBook Air、再到iPone、iPad等系列产品的长久积累,苹果品牌,早已成为电子产品中时尚品、艺术品的代名词,人们买苹果手机,不光是为了买手机,更是为了买苹果这个品牌,就像女士买包包喜欢买LV、gucci一样,就算比别的品牌贵上许多,人们也争相购买,这就是品牌积累带来的品牌溢价。

锤子手机成立仅两年多一点,还谈不上品牌积累,它的品牌价值,更多的来自罗永浩个人名气,以及其所宣扬的情怀,目前来讲,还没有得到太多来自于产品本身的支撑。而罗永浩却坚持锤子手机应该卖高价,这跟老罗起初设定的企业发展策略有关。

老罗认为,手机只要做的好,就能高价卖出去,哪怕量小一点(起初老罗觉得锤子手机能卖出二三十万部就不错了),也能实现盈利,等自己的手机慢慢像最初苹果的产品那样,率先得精英阶层的认可后,就会有大众受精英阶层的影响,转而使用锤子手机,届时,锤子手机就能复现苹果手机的荣光了。

可现实是,锤子科技作为一个毫无品牌积累的新公司,其品牌价值没能支撑起老罗理想当中的,高价小量,慢慢扩展用户群的发展策略,又或是这种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手机市场行不通了,锤子手机始终处于一种不温不火,将死而又未死的状态。

再拿包包举个例子,假如LV的知名设计师故去了,然后国内有人站出来说,我领悟到了LV包包的设计精髓,并且开了家公司,开始卖自己设计的包,价格也跟随LV动辄几千元,甚至上万,我想即使此人在国内时尚圈小有名气,也很获取成功的。

总上所述,锤子手机想要实现苹果手机那样的成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只是其在产品创新和品牌积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注小木公众号xiaomuzaping,每天最新科技评论及时送达,微博搜索小木杂评,可关注小木最新动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锤子   苹果   手机   大众   革命性   断点   工业设计   美学   高价   包包   细节   策略   颠覆性   品牌   时尚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