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怎么喜欢这么丑的石头?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喜欢珠宝玉石那再正常不过;但是如果说喜欢珠宝玉石喜欢到如痴如狂的地步,就有些过分了;若是说有人喜欢一块丑丑的石头,还称石为兄,那就太不可思议。

不过,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米芾,我们知道他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其实他还是赏石文化代表人物,并和观赏石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米芾拜石”

初于无为州有一奇石,芾见痴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世人冠“石痴”美名。

他们怎么喜欢这么丑的石头?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除了米芾,还有很多名人墨客都对观赏石倾心不已,例如苏轼、欧阳修、王安石等等等。他们爱石、惜石、藏石,为石著文、立谱、题诗、作画,借石言志,以石言情。正是因为这种痴迷,甚至有了“败国石”——花石纲、“败家石”——青芝岫。

宋徽宗很是痴迷于奇花异石,为此专门设立“应奉局”等为他搜罗这些宝贝。凡是民间的一石一木,只要可以博得徽宗欢心的,即直入其家,破墙拆屋,劫往东京。当时运送花石的船队,不断往来于淮汴之间,便称为“花石纲”。

在《水浒传》第十二回,便写到“道君因盖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不想洒家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

他们怎么喜欢这么丑的石头?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败家石”现在在北京颐和园内,上有乾隆皇帝的题字“青芝岫”,长八米,宽二米,高四米,宛若院中的一面屏风。据说明朝时期,一个名为米万钟的人爱石成癖,当看见这块石头后,便想运回自己的园林中。可是石头又大又重,人抬不起,马拉不动。于是他雇了很多人,先修起一条大路,又在路旁每隔三里打一眼小井,五里打一眼大井。到了冬天,就提水泼路,冻成了一条冰道。冰道一直修到了房山大石窝。米万钟为运这块大青石,不知花了多少钱,但是运到良乡后,他的财力已经耗尽了,只好丢弃路边。所以,当时人们就把这块大青石叫做“败家石”。后来,乾隆路遇此石,它才进入了颐和园。

他们怎么喜欢这么丑的石头?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为何这么多人为不起眼的石头倾家荡产?

他们怎么喜欢这么丑的石头?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什么样的石头才能被称为观赏石?

他们怎么喜欢这么丑的石头?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观赏石又分为哪些种类?

他们怎么喜欢这么丑的石头?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如何评价它们的价值?

他们怎么喜欢这么丑的石头?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郭颖老师的《观赏石》

在中国大学MOOC以及学银在线两个平台同时上线了!


他们怎么喜欢这么丑的石头?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扫描二维码

加入学银在线课程


他们怎么喜欢这么丑的石头?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扫描二维码

加入中国大学MOOC课程

他们怎么喜欢这么丑的石头?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郭颖,共产党员,副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已独立培养研究生近50名。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副院长,同时兼任中科协全国矿物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学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等多项职务。主要从事宝石学、矿物学以及中国传统玉文化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及科普工作,曾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教师奖、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首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第十一届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史组一等奖、校级十佳教师、五四奖章等多项荣誉。

主持和参与多个科研项目,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多种学生科技立项;发表包括国际SCI论文的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其中发表国际SCI共15篇,均为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国际EI(包括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作者)共2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陆续出版教材、专著及译著二十余部,包括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一部。2012年至今,已独立完成两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玉雕与玉器》与《观赏石》;其中《玉雕与玉器》多次获全国所有近千门精品视频公开课排行的周度、月度人气榜冠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米芾   时乖运蹇   在线   矿物学   石头   喜欢   玉雕   北京市   青石   玉器   玉石   北京   珠宝   精品   作者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