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锐翌生物创始人秦楠:蓄力深耕肿瘤早筛,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

专访锐翌生物创始人秦楠:蓄力深耕肿瘤早筛,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

专访锐翌生物创始人秦楠:蓄力深耕肿瘤早筛,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

纵观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现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恶性肿瘤前列,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研究数据表明,通过相应筛查手段的开展与实行,能够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直肠癌一直以结肠镜为标准筛查手段,但面临对全人群开展筛查时结肠镜资源不足、患者不能完全耐受等难点,亟需寻找一种能够在疾病早期即可开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筛查手段,合理利用我国医疗资源,优化我国结直肠癌筛查。


1. 请简单介绍一下锐翌生物,锐翌生物的定位是怎样的?主要的产品是什么?有哪些优势和特色?

秦楠:上海锐翌生物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基因检测领域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在医学上的转化应用,公司目前最主要的发展方向是肿瘤早诊早筛这一精准医疗领域。锐翌自主研发出非侵入性的结直肠癌早筛技术,并成功推出常易舒®粪便人源SFRP2和SDC2双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试剂盒。目前,常易舒®临床试验已全部完成,正式进入国家药监局审评阶段,专家评审意见优秀。常易舒®作为国内首个粪便DNA双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产品,在北京科委《结直肠癌筛查新技术的临床研究》项目一、二期评比中脱颖而出,比市场同类肠癌筛查产品具备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2. 锐翌生物为何基于甲基化检测技术进行市场布局?与其他技术相比基因甲基化检测具有怎样的优势?

秦楠:基因甲基化是基因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够在不改变基因序列的前提下,改变基因的表达,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方式,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比其他技术,基因甲基化检测用于癌症筛查有以下优势:首先,癌细胞基因甲基化变异发生于癌变早期,因此非常适合作为早期筛查的标志物,能够及时反映是否有癌及患癌趋势。以结直肠癌为例,在癌前5-12年基因的甲基化修饰就已经有了改变,基因甲基化检测能早期发现癌前病变,灵敏性相比传统肿瘤标志物大幅提升。其次,癌细胞基因甲基化变异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动态变化,因此还可以应用于癌症预后判断。此外,基因甲基化在早期具有可逆转的特点,因此可用于检验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的干预手段是否有效。由此,基因甲基化检测可以全程监控癌症发生发展的实时状态,在癌症早筛早诊、早期干预、疗效监测、早期发现癌症复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为何选择结直肠癌这一癌种入手布局早筛领域?

秦楠:主要是因为结直肠癌作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及发病率攀升速度最快的癌症,其早筛具有明确的临床痛点和应用价值。据统计,2020年中国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人数约55.5万,仅次于肺癌,位于整体癌症发病第二位,居消化道肿瘤发病第一位,防治形势严峻。

另一方面,在众多癌种中,肠癌被认为是最有早筛价值的癌种之一。结直肠癌的发展需要10-15年时间,从0期到IV 期,患者5年生存率从100%降低到10.8%,治疗费用从1.44万提高至19.85万,早期筛查、及时治疗将极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也能减少国家和个人的医疗支出负担。

但目前国内以便隐血检测和肠镜检查为主的传统肠癌筛查手段仍然存在局限性,前者准确性低,后者依从性差且存在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无创便捷同时准确性高的肠癌筛查新方法,为肠癌高危人群提供精准筛查,从而优化医疗配置资源,提高肠镜顺从性、筛查与诊疗效率。


4. 肠癌早筛的背后市场如何,未来具有怎样的商业价值潜力?

秦楠:早预防、早筛查、早诊治是降低肿瘤死亡率的有效手段,随着人们健康管理意识的持续提升、检测技术的不断突破、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癌症早筛市场目前正在蓬勃发展之中。聚焦到结直肠癌,2030年早筛潜在人群达8亿(40~74岁),以30%的渗透率计算,约2.4亿人可接受肠癌早筛,预计成熟期产品价格降至500元左右则市场空间高达1200亿,可见肠癌早筛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

参考美国肠癌早筛市场的发展,以肠癌早筛龙头Exact Sciences公司为例,自旗下Cologuard产品上市后,作为FDA批准的首个非侵入型粪便DNA肠癌筛查试剂盒,被纳入医保范围和多个诊疗指南,自2014年至2019年,Cologuard筛查人次从4000份增长至170万份。在Cologuard的带动下,Exact Sciences公司的收入从2014年的150万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14.91亿美元,2021年4月公司市值已达到238.59亿美元。

得益于肠癌早筛的广泛开展,美国目前肠癌五年生存率达到64%,相比之下,中国不足40%,国内筛查率低是主要原因。2018年,美国肠癌早筛接受率为66%,而中国仅有不到20%,可见我国肠癌早筛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我国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要达到55%及以上并持续提高,基本实现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我们认为,肠癌早筛产品已日趋成熟,后期通过行业之间的协同宣导早筛市场,结合政府监管部门的政策扶持,必将实现肠癌早筛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并带来国内肠道健康市场革命性的飞跃。


5. 锐翌生物在未来的肿瘤早筛产品布局有哪些规划?

秦楠:世界范围内,消化道肿瘤是主要的恶性肿瘤,在肿瘤发病谱前十位中占据4席。对2020年中国和世界部分国家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这四种主要消化道肿瘤负担得比较结果显示,中国4种消化道肿瘤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均位列第一,并且中国4种消化道肿瘤发病、死亡病例数占全肿瘤的比例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表明中国消化道肿瘤负担仍然很重,呈现发病率、死亡率双高的特征,仍是我国肿瘤防控的重点。日本和韩国的肿瘤流行特征与中国有相似之处,参考韩国和日本的消化道肿瘤防控经验,筛查仍然是现阶段中国的主要选择。

锐翌在消化道健康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公司从结直肠癌入手,首创的粪便DNA双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产品表现出优异的检测性能,并已收获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和市场的积极反馈。基于此,锐翌将继续利用自身的研究基础和技术优势,专注于消化道肿瘤早筛产品研发,结合基因甲基化、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和微生物组等多组学检测手段打造系统的分子生物学早筛平台,完成从单癌检测到多癌检测的跨越,实现多癌种、超早期、精准安全、依从性好的消化道早癌筛查。除此之外,锐翌同时聚焦目前市场肿瘤早筛产品仪器设备要求高、成本偏高的问题,着力于自动化样本处理和检测设备的研发,简化操作步骤,解放人力,降低检测成本,争做“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肿瘤早筛产品”,真正改变中国癌症筛查普及率低的现状。


6. 这些消化道肿瘤的早筛产品开发目前已有哪些进展?

秦楠:锐翌正致力于除结直肠癌之外的其他几种主要消化道肿瘤,包括胃癌、肝癌、食管癌、口腔癌、鼻咽癌等的无创早筛产品的研发,以提供消化道全癌种早筛解决方案。在研发思路上仍然采用基于qPCR技术的多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的策略,以保证高质量的检测性能。个别产品研发已完成产品设计和开发输入阶段,基本定型,即将开展临床前研究。


7. 除了甲基化检测,能否介绍下未来规划中提到的其他肿瘤早筛技术?

秦楠:近年来,微生物组学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探索与癌症发生发展相关的微生物标志物以应用于早筛早诊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与其他癌症相比,肠道微生态改变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更为密切。肠道微生物可以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及表观遗传修饰,进而在促进或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扩散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一项与医院合作的早筛研究项目中,我们团队筛选得到的肠道菌群标志物对结肠腺瘤具有较高的疾病特异性,表现出强大的结直肠癌精准早诊早筛的潜力,更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利用肠道微生物组学技术筛选消化道肿瘤早筛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临床转化动力。


8. 将肠道微生物组学技术应用于癌症早筛的难点在于什么?锐翌生物在这一方面有哪些技术积淀和研发优势?

秦楠:肠道微生物是人体最庞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其多样性、复杂性、个体差异性以及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肠道菌群与人类疾病研究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如何识别癌症早期阶段发生的肠道菌群改变并筛选出特异的肠道微生物标志物必须依托于强大的微生物组学分析技术。

锐翌多年来持续专注于微生物组研究,已与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及医院开展了不少基于微生物组学技术的科研合作,积累了丰富的多类型复杂样本前处理技术及高效、微量建库技术等,同时,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积累量已达“10万+”,可以兼顾科研全面性和临床实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锐翌在肠道微生物组领域已取得了多项创新发现,以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肠道菌群疾病分类模型创建及菌群移植治疗的临床应用”项目为例,锐翌在多年微生物组学分析研究的积淀基础上,利用迁移学习等算法,开发跨平台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的肠道菌群测定和分析技术,累积对数量高达11.4万例样本完成高通量测序和肠道菌群宏基因组数据分析。

最终,本项目创新性地开发了肠道菌群跨平台整合技术,创建18种疾病菌群特征数据库,精准分析和匹配度高达90%;发现了慢病特征性细菌的致病性和致病机制,建立了菌株致病新学说;揭示了多种典型疑难慢性病的肠道菌群变化特征,率先创建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技术体系及标准,开创病种差异化FMT治疗先河。同时,项目也获得了一系列科学成果,包括发表了41篇SCI论文(单篇IF最高19.233),累计引用达3540次(单篇最高425次)以及申请了49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锐翌正充分利用与国内各个消化道诊疗中心的合作平台,将肠道微生物组分析的丰富经验与先进的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积极开发创新的微生物诊断平台,为消化道肿瘤早筛早诊提供更加有效的筛查方案。


9. 放眼未来,锐翌生物会成为怎样的企业?您对锐翌生物有怎样的展望?

秦楠:在国家大力号召强化癌症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的大背景下,未来,锐翌生物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消化道肿瘤早筛领域持续深耕,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不断提升自身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积极站在肠道产业第一线,利用自身优势解决消化道肿瘤筛查推进过程中的痛点,如成本、患教、干预等,把锐翌的技术真正转化到临床,让基因检测技术造福广大人群,矢志成为健康中国的守护者,为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肿瘤   生物   特异性   肠癌   消化道   肠道   助力   微生物   中国   创始人   癌症   基因   专访   我国   时尚   健康   市场   产品   技术   甲基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