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根的城市(1)



断根的城市(1)


Lost Connection 

01.断根的城市



17年那会的短发,有点肉肉脸,不到100斤的体重。如果不是百度网盘的相册自动播放,我都想不起来从前的样子,更不会去回翻这些照片。


偶尔回想关于我的故事,还有和身边人的关系细节,对话、情绪、状态、相处的小事,我都很容易像看网文一样一目十行的略过去。


我通常不会回翻朋友圈和日记本,也很少翻旧物怀念过去。即便现在写公众号,之前写的文章我是不会再看一遍的;拍过的视频我也不会再再刷二遍;看过的书、好电影通常不会再细品一次。我甚至不整理过去的照片,在手机加载不动APP时,毫无眷念的删。


“回顾过去没什么意义,我更情愿向前看”。看乔布斯传时,发现他说过这句话。他很不愿花时间回顾过去,但很善于反思。


前几天和朋友们小聚吃甜点,坐在有点悬空不扎实的复古色小沙发上,我叉了乳酪的一角送入口中,天呐,我直接说:这种水平么?


口感没有熟悉的丝滑,甚至很多小颗粒,这是乳酪液没过筛,甚至是乳酪的品质、还有食材配比不对、烤箱水浴也有问题。我很不满。小沙发偷工减料让我坐着不适加重了不满。


我挑剔的尝了尝朋友的另一块提拉米苏,天气不热,可它每被撬动一次就像烂泥一样坍塌。


这十几年,家里吃穿用的大部分网络解决,我的生活就是家、店里、菜市场三点一线。觉得和这座城市的连接是轻飘飘的,我就像一只风筝,嫌掌控风筝的城市就像大人对孩子般漫不经心,也可能是力不从心。


我有点悲观的说,在这个城市,我就跟旅人路过一个歇脚站一样。这里可是我的故乡。


不爱回顾过去,不等于不偏爱故乡的老遗迹,那些代表岁月的痕迹,可以称之为历史的东西。


刚从北京回到这里,2010年,回到年少时熟悉的生活环境,很有安全感。我一点点适应本地生活节奏,学会靠两条腿花1小时从城北走到城南;学会每天逛逛街,看看有哪些新奇的业态在这里扎根;看到很多年轻人陆续开了小酒吧,宣扬一种小镇青年的悠闲日子;


明白要赚大钱就得找政府相关项目,需要依靠稳健的本地社会关系;我还去本地一所大学听过课,改造这座城市的新生代都聚集在这里,可这些年轻人似乎不满足留在这里。。。


2011年,这座城大兴土木,就像2006年的北京西5环,加速再建,加速开山劈地,加速城市化。


北京是全国的中心,每年有几百万人口从全世界涌向这里。而这座小城市直接开辟了一个新城。2015年,碧桂园在新城开盘,家里修公路的亲戚火速要了两套房,搞农副产品吃政策饭的朋友立刻订下一套,一个在事业单位上班我店里的常客也立刻拿了一套。


现在是2021年,约到几次吃饭,我分别问她们:“你怎么还没搬过去住”?修公路的亲戚说:“我就在那边养养狗,一个月去打扫下院子,主要住那边孩子上学不方便。离你们也远”。做农副产品的说:“单位给集资盖别墅啦,这个房留着给孩子吧”。事业单位的说:“房子不好卖呀,我要到别地买,为娃上学准备学区房”。


2015年在这个城市要买房的时候,我甚至都不考虑新城范围。我开车去过那边,宽敞的公路,笔直又遥远,两边都是野草地,还有空旷的高楼。


这些泥灰色建筑就像钢铁侠漠视着路上的车流。车流再大、看房的人再多,一波接一波,都没有他们身上空着房间数量多。看房的这条路太远,房子一片接一片,我忽然有点惶恐。


我热爱喧闹的商业区、也喜欢逛有人情味的小店、我的生活少不了菜市场,可是这里似乎不能满足我。虽然开发商信誓旦旦要建立高大尚的商业区,要形成智慧社区,人流都会往这里聚集,我始终觉得新城区离我好远。它能解决的问题,我上网一样可以解决。


现在是2021年,我家原来在新城开发前当农民的亲戚说,能不能借点钱,要去新城盖房子。我很诧异,问为什么还要想着盖房子,不是政府给了回迁房,还给了高额补助么?


她唉声叹气的,原来两个儿子娶了媳妇要闹分家,为了不分家大家住一起有照应,还是觉得把回迁房卖了,寻块地盖房子,一家一层,能住三代人。还可以搞搞养殖务务农。要是两个儿子都去打工,这个城市的工资实在太低,养不起家人;倒是有深圳、广州的工厂来村里招工的,工资可高,去了就得背井离乡,家人分离。


不得不说,老人家历经年岁,懂得,一方土地能容纳一家人的一切。


前阵子,为了给孩子上初中找关系,我找到我的高中同学,她在教育局。她让我别着急,孩子上学肯定有着落。问起她爸妈的情况,她也唉声叹气的。


她是来自山区的优等生,上完师范大学在本地借调进教育局后一路平步青云。她好了,可家里不让人省心。弟弟妹妹都不愿意住山区,都去了深圳工厂打工,家里空落落的就剩二老,偏就喜欢面朝黄土背朝天,整天放牛种核桃。


他爸爸还摔伤过,妈妈一直高血压,就是怎么都请不出这座大山。想在跟前尽点孝都难实现,她自己有家有儿有女,哪能经常往山里跑。更让她作为教育工作者难过的是,山区有小学,有孩子,就是孩子们从来看不到爸妈。


“人都出去了”,“这些孩子长大了也会出去”,“老人们都老了,最后只有一排排墓地守护大山吗?”不知道。


这就是轰轰烈烈的城市化,我也北漂过,但还是回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城市   乳酪   唉声叹气   商业区   车流   菜市场   深圳   北京   新城   亲戚   山区   家人   家里   公路   孩子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