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艺术展|用艺术,与岁月对谈(下)

恭和艺术展|用艺术,与岁月对谈(下)

编者按:

在家园,艺术是人与人的精神纽带。因为艺术,长辈们得到美的享受与精神的升华。

恭和艺术展中的每幅作品、每位长辈的艺术人生都值得被欣赏与分享(点击回顾<恭和艺术展—长辈故事上>篇)。我们不仅能在故事的讲述中寻找到精神的共鸣,也能在充满人文情感的精神家园里,通过分享与传递,收获与自己、与邻里之间深刻的联结。


03.

张侠 73岁/学画3年

零基础起步

「突破自我,抵达更美人生」


恭和艺术展|用艺术,与岁月对谈(下)

缘起:一次对自我的挑战

退休前完全没有触碰过画笔的张侠,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办起绘画作品展。“我对会画画的人虽然崇拜,但并不认为自己能成为其中之一。”谈及她最初学画的契机,张侠认为,与其讲是兴趣萌发,不如说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


恭和艺术展|用艺术,与岁月对谈(下)

图/张侠 作品


最初以节庆长廊作为活动基地的书画交流会,每次活动都会引来邻居们的围观,张侠也是其中之一。有人教、能学习,还能丰富生活,她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入书画小组。没想到,完全没有基础的自己,竟然将学画这项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

坚持:有困难,但并不想放弃

从事管理工作的张侠,退休后认真负责的做事风格并没有改变,每周二上午,她一定会出现在书画室,课上跟邻居学画,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即使疫情期间,也雷打不动地在线上提交作品。同时,她还兼任“小组长”角色,为邻居们传达课程内容,协调教学老师。

恭和艺术展|用艺术,与岁月对谈(下)

图/张侠 作品

管理与协调她在行,但在绘画的学习上她却有着自己的难题: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基础薄弱,只能一步步跟着学,小心翼翼地临摹成品画作;画画需要静心,但她参加的活动多,很难找到大段的时间沉下心练习;有时还会在技法上遇到学习瓶颈,“怎么画都不像”。


恭和艺术展|用艺术,与岁月对谈(下)


恭和艺术展|用艺术,与岁月对谈(下)


虽然有着种种困难,但张侠并不想放弃。即使再忙,她也会每周安排4-5次的绘画练习时间,在书画室里至少要画满一个小时;找不到要领,就去把邻居们的作品拍下来琢磨。虽然自己的业余生活安排得很丰富,她对书画组的活动却抱有一份执着: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学下去。

收获:通过绘画更了解自己

有的兴趣属于自发,有的兴趣需要培养。张侠的绘画学习似乎是属于后者,从完全不会画,到执笔画画,现在也展出了自己的作品。她从心底感谢书画组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坚持,虽然口中一直说着自己的进步不大,水平不高,但看到自己完成的画作,也为她带来不小成就感。

除了技艺的逐步提高,她也通过绘画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特点。面对挑战和困难,没有固守自己,而是有意识的突破,她觉得,这就是绘画带给她的最大收获。

恭和艺术展|用艺术,与岁月对谈(下)

在家园的社群活动中,张侠参加了朗诵、话剧、小合唱,但在各项活动结束后,她仍然会坐在画室里,提起笔,画上一幅画,在与画笔共处的安静时光中,她感受到身心的自在。“从因为选择而坚持,到现在享受这个过程,我觉得,这就是喜欢吧。”


04.

李庆增 84岁/少时基础

退休后习书,善小楷、小篆

「最重要的是热爱」


恭和艺术展|用艺术,与岁月对谈(下)


旧式教育打下的基础


李庆增的书法作品是家园书画组中,被公认的“好字”,但他却十分谦虚,觉得自己因为时代原因“占了便宜”—— 儿时的求学经历为自己打下练习书法的基础。

恭和艺术展|用艺术,与岁月对谈(下)

图/李庆增 作品


1936年出生的李庆增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旧式教育,学习繁体字,使用毛笔小楷写文章,他笑着说自己因为害怕被打板子,自小写字就十分工整。参加工作后,因为写得一手好字,单位领导喜欢让他来进行会议记录。解放后,钢笔的使用逐渐普及,但李庆增仍然选择用毛笔记录,这项书写习惯,被他一直保留到了退休。



从写字到入门书法


工作时只是写好字,李庆增真正开始接触书法,是在退休后入住养老机构之后。在当时邻居们的介绍下,他参加机构的书法班,开始学习跟着字帖临摹、练习。后来李庆增搬回家,但心里对书法却再也割舍不下,他买了纸笔、字帖,在家中自己练习,回忆起那段时光,他不觉发笑:“有点入迷了,每天不是老伴喊吃饭,绝对不可能放下笔。”

恭和艺术展|用艺术,与岁月对谈(下)


图/李庆增 作品


因为怀着对书法的热爱,来到恭和家园后,李庆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有没有书法兴趣小组。巧遇长廊练习隶书的邻居后,他找到家园书画活动室。第一次活动,他带上自己的两幅小楷作品,与小组内的几位书友一见如故。



潜心钻研,创新独特个人风格


虽然有儿时写大字的基础,但很多人不知道,李庆增想写一手好字并不容易。因为受过眼伤,视物有些许障碍,他需要在妻子的帮助下纠正笔画的方向。

没有经过专业老师的指导,自己难免会走弯路,最开始他写的隶书,总带着楷书的味道,他听闻一位隶书名家的字帖有帮助后,就让孩子四处寻找,无奈国内并未进行发行,直到他在网上找到这位名家的教学视频,反复观摩研习,才渐渐寻得运笔要领。

恭和艺术展|用艺术,与岁月对谈(下)

图/李庆增 作品



2020年春节,李庆增被孩子接到家中过年,当时正在研究小篆写法的他,手中没有笔墨,他找来粗笔触圆珠笔,对着小篆的字帖,画了好几天,刚把“万”字的大概写法钻研出来,他就迫不及待地要回到恭和家园自己的家中,用毛笔尝试。短短一年有余,李庆增不仅学习隶书,而且将小篆的笔法融入进去,写出自己的风格。

很多邻居称李庆增为“家园的书法家”,但他认为,自己只是一直在坚持着对书法的热爱,于博大精深的文化中,他只触及到一点皮毛,根本称不上一个“家”。对他来说,兴趣所给他带来的,是平凡生活里的精神丰盈。


05.

顾润田 82岁

退休后习书,善隶书

「以书法丰盈生活」

恭和艺术展|用艺术,与岁月对谈(下)



退休后与书法结缘


一直在高校工作的顾润田,内心里有个认知——“自己写字不好看”,而退休前工作繁忙较难有机会练习,“练字”这件事便成为他心中被搁置的念想。退休后,生性喜静的他,对于唱歌、跳舞并没有足够兴趣。某年生日,在学生送的一幅字中,他窥见了别具风格的书法之美,由此,顾润田决定重拾过去的心愿,开始练习书法。他选择极富古意、运笔灵活的隶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从《曹全碑》开始,由此走进书法的世界。对于顾润田来说,书法既能练字,又可以丰富精神生活。

恭和艺术展|用艺术,与岁月对谈(下)

图/顾润田 作品



是学习,更是陶冶


顾润田专修隶书,却并非某种单一字体,从汉隶开始,他几乎涉猎了所有能寻到的隶书笔体。他购买的不同字帖里夹着很多选字时的字条,因为在他看来:同一个字,字形不同,传达出的感觉也并不相同,有时为了一幅字的美观,他要反复用不同的字形进行搭配,整幅字写上4-5遍才能选出最适合的一种。

恭和艺术展|用艺术,与岁月对谈(下)

图/顾润田 作品


他认为,这正是书法陶冶情操的部分,考究笔法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否在写字中锻炼自己的耐心,提升精神与内在修养。




与“书友”的君子之交


最开始习字,顾润田在长廊中用水和毛笔练习,恰巧被书画组的邻居遇到,建议他要用真正的笔墨才能练出成效,几番交谈下,书画小组的几位书法爱好者,与顾润田成为至交好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大家相约交流作品,虚心听取书友的意见,互赠字帖与好书,在兴趣之外,流露更多文人间的专属雅趣。

恭和艺术展|用艺术,与岁月对谈(下)

对顾润田来说,书法带来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他感受到的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能慢慢的认识自己,受益良多。如今,他已在书法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心安之处。

在长辈们的艺术人生中,我们感受对优雅诗意的共鸣,体验生活之美的感动。他们通过对更美人生的向往,赋予自己对艺术的热情与创造力,探寻更丰富美好的精神生活。

恭和艺术展|用艺术,与岁月对谈(下)

©本篇(图文)版权归“恭和家园”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小篆   小楷   字帖   隶书   毛笔   长廊   书法   书画   艺术展   邻居们   邻居   兴趣   岁月   精神   基础   艺术   作品   时尚   家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