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如山的力量

编者按:

温暖的故事,可以沉淀家的记忆,联接家的情感。在恭和家园,我们征集关于家的珍贵故事,并于家园公众平台之上记录其详。我们相信通过分享,能让珍贵情感融入社区文化之中,成为每位家人共同的情感纽带,为关于家的人文传承。

父亲的情感隽永而绵长,在这个专属他们的节日。我们将随着故事的讲述者,回溯时光,共同打开记忆的闸门,去感受这份爱所独有的深沉与厚重。

01


万能的父亲,呵护家的温暖

讲述者 | 恭和家人 - 高庆磊

家,有如山的力量


从小在胡同杂院长大,印象中的父亲就是每日兢兢业业的样子。

从我出生直到4岁,母亲才由外地调回北京工作,这几年间,我的父亲高东生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两重责任,他平凡,却让我们感到踏实。他每日辛勤上下班,从不请假。身为熟练的“八级钳工”,他包揽家里的一切修理家务。他照料家庭琐事,让一家人的生活有条不紊,和邻居融洽有度,单位里每评先进工作者必有他。“勤劳本分”四个字,最能体现父亲的特质。

一天,我正常的出门上班,父亲却早起跑步——他退休了。退休后,父亲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养花、养鱼、木雕、扇子、葫芦、手串儿……各种“不务正业”变成了新的职业,潜心研究,变废为宝。一件件物件儿把家里家外空地儿渐渐充实起来。

加入恭和大家园后,父亲感觉找到了组织,和邻居好友互相切磋,互相学习,继续成长。执着地践行着“工匠精神”,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饱满。


希望父亲健康快乐,在恭和大家庭更加幸福融洽。


祝父亲节快乐!



G O L D E N H O M E




02


父爱如山,护我茁壮成长

讲述者 | 恭和家人 - 尚予心

家,有如山的力量

我从小是在典型的“严父慈母”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妈妈上班忙,我跟着姥姥长大。记忆里第一次对父亲的印象,是在家门口玩时看到他提着行李箱回来,吓的我撒腿往家跑:“姥姥姥姥,我爸爸来了!”姥姥把我推上前去:“傻孩子,叫爸爸,躲什么呀你……”

后来才知道,那是爸爸回北京探亲。在我六个月时,爸爸离开北京去了南方,年幼的我,自然不懂愁滋味,不知道那个年月大人们都经历了什么。渐渐长大后,才了解到父亲很有知识,在大学期间就是学生会主席,因学业优异,还没有毕业就可以帮助老师教课,他会跟我们聊做老师的趣事,聊战火年代的大学生涯。

父亲很严格,很注重孩子学本领,家里是我们的第二课堂,记得弟弟二年级已经可以捧着厚厚的《三国》看了。父亲教我写字、认钟表、骑自行车、蹬缝纫机、打牌、下棋,甚至教我和面、擀面条…他希望我长本事,有能力,自立自强的生活。

小孩子面对严格的教育,都有过“叛逆”和“不服”,我也不例外。记得一年寒假回家,因为一道数学应用题与父亲争执起来,僵持不下,最终父女二人“不欢而散”,选择了“冷战”。

那年回京后,我插队到农村,以往都是接到父亲的信。可是,好几个月都是母亲在写信,父亲的来信中断了,我知道他还在生气中,我自己心里也挺别扭。再后来,妈妈的来信里提到这件事,她说:你爸心里也难过,一直在惦记着你……我有些懊悔自己当时这么拧,“互不往来”的父女,其实都不开心。看着那封信,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读信那天窗子外面射进来的明亮阳光,打在后背特别暖。儿时不懂父母心,大了,老了,都懂了。父爱,深沉,厚重……思念,也是深深的,埋在心底。



G O L D E N H O M E




03


他捍卫国家,也守护小家

讲述者 | 恭和家人 - 王苏滨

家,有如山的力量

听父亲讲,爷爷家有三百多亩地,父亲读书的高小的校长和老师是地下党员,介绍进步书籍,他受了影响。日军侵华后,共产党来到敌后,建立了冀鲁豫边区,父亲参加了革命。他说:参加共产党,是为人民办事,消灭剥削、消灭压迫,共产党员要处处带头作出榜样,上战场不怕死。父亲说那时都不想升官,被提拔感觉责任重大,怕的是完不成任务,哪有什么个人利益。

父亲曾任边区县委宣传干事、区委宣传委员,他潜入日寇占领的地区贴标语撒传单又机智躲避鬼子搜捕,在敌后斗争中立过一次二等功。解放后任军事工程学院的政治教员、工学报主编、秘书处处长。在我们的印象中,他总是忙于工作,常常连我们上小学几年级都不清楚,但他经常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后来,父亲把弟弟妹妹带到新疆上学,我和母亲留在哈尔滨,因为1965年我考入重点中学哈师院附中,父母都希望我继续上学。

他从小练毛笔字,又做过油印员和秘书工作,写得一手好字,书法作品多次参加过总装书法展览。他最看不惯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最喜欢听农村亲戚聊老家的人和事。父亲家里的桌柜是干休所配发之后买下的,三十多年了,桌面开裂弯曲,抽屉都关不严。我们一直想把家里重新装修一下,父亲母亲都反对,所以家里的摆设一直都很朴素。


用四行字回顾父亲的一生:

投身革命 冀鲁豫边区 敌后抗日

淮海渡江 为了新中国 转战西南

冰城执教 奋力哈军工 风发意气

核弹参试 马兰戈壁滩 历经艰难



G O L D E N H O M E




04


父亲是成长的引路人

讲述者 | 恭和家人 - 耿平

家,有如山的力量

我的父亲是名军人,60年代在火箭军部队工作,因为工作的保密性质,他错过了爷爷的去世、女儿的出生,曾经与妻女两地分居17年。


小时候,我对父亲的认知只有他的照片。直到1977年,父亲才和我们一起生活。记忆中的父亲总是加班,对同事和下级关怀有加。他终身为人诚实、善良、勤勉,在同事朋友有困难时他一定会竭力帮助。如果说世界上有善良诚实一族,他定然是其中之一。


有这样的父亲,作为女儿,我从心里感到骄傲。



G O L D E N H O M E



05


以父爱传承的珍贵家风

讲述者 | 恭和家人 - 李栋

家,有如山的力量

父亲李绍荣,生于1909年,七七事变前在北京某商号当账房先生,后为避乱返回原籍河北省涿县东阳屯村务农。父亲识文断字,不管是百家姓、千字文,还是千家诗、弟子规等等,都背得滚瓜烂熟,出口成章。


父亲毛笔字写的好,每年他写的春联,总会让拜年来的新朋故友赞不绝口。他耳聪目明会算账,熟悉“斤枰流法”,打得一手好算盘。三十年代在北京打工,给店铺老板管账,深得老板赏识。


父亲为人谦和厚道,他坚信“礼义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街坊四邻、乡里乡亲一提起我父亲,无不竖大姆指——称其为“大好人”。


父亲是我的师表,他永远是我的榜样。



G O L D E N H O M E




06


他不善言辞,却用行动爱我们一生

讲述者 | 恭和家人 - 马湘远

家,有如山的力量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位不苟言笑的人。


他乐于奉献,为了让别的同事有更多时间和家人在一起,逢年过节父亲总是在单位值班,为此我还抱怨过他,有时下雨,父亲没带伞,我就会带着伞去父亲单位门口等他下班。


他的工作很忙,经常出差,也很难与我们交流,但他对孩子的爱却一点儿也不少,他出差回家总会给我和哥哥带回各地的特产。有一次,他把给我们买回来的点心忘在了公交车上,心疼了很久。


1980年高考完,父亲陪着我去学校参加高考录取情况汇报会,回家路上,我们父女俩就今后的学习生活进行了难得的一次交谈,至今记忆犹新。


父亲不善言辞,但是做人做事认真、正直、爱人之心的作风却影响了我的一生。借此父亲节之际,祝父亲幸福快乐,永远年轻!


G O L D E N H O M E



07


他不动声色,却爱的深沉

讲述者 | 恭和家人 - 何晓阳

家,有如山的力量

我的父亲何长春,虽然不算伟岸帅气,但非常有才华。他曾经是省部级劳动模范,也在抗洪抢险中立过功。在那个没有电脑的年代,他依靠手算在水文测报领域发表了数十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圈子里小有名气。他的准确预报,在安康83年特大洪水灾害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堪称“吹哨人”。后来,他率领的工程开发部每年的投标中标金额都创新高,解决了工程局两万职工的吃饭问题。

为了工作,父亲常常废寝忘食、浑然忘我。一次在新疆出差,他胆囊炎发作,不得已在当地做了手术,现在腹部都还留有一道很深的疤痕。

父亲是一个重情义的人,他帮助过很多人,帮助年轻人更好的发展,面对老乡提出的请求也是尽力帮助,不求回报。

父亲对我的感情不在言语中,他用行动表达对我深厚的爱。记得上大学每次离家时,父亲都会跟着开动的火车走,一边挥手一边落泪。在那个以书信作为主要通讯工具的年代,他每周都给我写信,嘱咐好好学习之外,免不了再加一句“吃好、喝好!”。后来有了BB机、手机,通讯费很高,父亲仍然每天给我打电话,说他不放心。我初为人母生产之时,父亲坐立难安,一直接到母子平安的消息,他的一颗心才落到了肚子里。

以前都是父母照顾我,现在父母年龄大了,换我好好照顾他们。祝爸妈身体健康,在恭和家园的日子平安喜乐,我爱你们!



G O L D E N H O M E




08


他是温暖的依靠,也是坚定的榜样

讲述者 | 恭和家人 - 陆倩、陆征、陆耘

家,有如山的力量

/右一:陆宗亮

我们的父亲陆宗亮,今年88岁,退休前在装甲兵工程学院任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他热爱生活、生性豁达、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他喜欢运动,退休后多年坚持游泳、走步、打乒乓球等,去年还参加了“恭和家园第四届恭和杯乒乓球趣味赛”,获得了亚军的好成绩!现在,父亲不仅能在生活上完全自理,而且还在所在干休所的支部担任支部委员职务。


我们姐弟三人都为老爸有如此好的生活状态和健康的身体感到高兴和自豪,老爸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衷心祝福老爸健康快乐,幸福长寿!



G O L D E N H O M E




家园的美好,是每个人内在的智慧和精神的闪光。

我们是彼此生命的礼物,

欢迎更多关于家的故事在此汇集,

让我们在一起,以美好的方式生活,创造更美的人生。


©本篇(图文)版权归“恭和家园”所有,侵权必究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干休所   边区   敌后   父爱   姥姥   北京   榜样   家里   父亲   母亲   父母   年代   力量   孩子   时尚   家园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