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和安慰人的规律和方法

⭐试用人群:你的亲友自己知道应该怎么做,或者发生了一件很难改变现实的事,他们只是想找个人倾诉,寻求理解,目的不是解决问题,此时你可以进行倾听和安慰,让他们振作精神。

⚠⚠️⚠️️很重要的一点:大家要识别哪些人值得倾听和花时间安慰,如果倾听别人让你觉得自己不舒适,心烦意乱,那么就不要强迫自己,也要重视自己的感受!我们帮助自己爱的人渡过难关,但不要成为别人的情绪垃圾桶。⚠️⚠️⚠️

一、不利于倾听的话语。

在了解我们应该怎样做之前,首先要明确,平时交流中什么样的话语是不利于倾听的。

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听到的却是建议和评价,那么他就可能觉得不太舒服。

倾诉者有时是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的,不需要别人再提醒他应该面对什么问题,他只是想发泄自己的情绪,把感受说出来,所以除非得到明确的请求,否则最好不要急于采取行动。

以下这些行为是比较典型的采取行动:

①建议:“我觉得你现在不应该自怨自艾,你应该……”

②比较:“你这个算不了什么,我听说某某更……”

③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④回忆:“你说的让我想起我以前……”

⑤否定:“你不要不开心啊!”

⑥同情:“你这也太可怜了……”

⑦纠正:“可能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呢。”

当你使用这些语言安慰别人的时候,可能会让他情绪变得更糟,并不利于他的纾解和宣泄。

有些友友认为,和他们分享自己的不幸回忆也会让对方好受一点,但是我建议还是不要这么做……对方正在说自己的事情,如果我们忽然话题一转陷入自己的回忆,那会不会变成对方来倾听自己了呢……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在倾诉时,对方开始说自己的惨痛经历,那我们是不是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和对方共情,迎合他们的看法,而没有充分表达好自己的情绪。

二、如何安慰别人

具体步骤如下:

①观察他所经历的事情

②感受他在这件事中拥有怎样的感受

③关注他在这件事中需要获得什么

④表达我们的理解,给倾诉者反馈

⑤保持持续关注:在解决问题或询问他人的请求前,为他人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如果对方的感受已经获得了充分的表达,那么他们自然会停止谈话。一个人如果觉得别人已经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就会变得轻松。

一个栗子:

A:“我真的要吐槽,我每次出去旅游总有亲戚要找我代购,而且说的话都那么理所当然,好像我欠他们的一样。”

可能出现的回答:“你的亲戚怎么这样啊。”“你拒绝他们,别惯着。”“就是,你不欠他们的。”

按以上思路分析:

①观察:A出去旅游时经常有亲戚找他代购,并且没有从亲戚那里获得感谢

②感受:对于找他代购这件事,A很心烦,他不想旅游的时候还要完成别人的任务;对于亲戚没有对他表示感谢,他觉得不公平,还有点失望,他想让自己的付出得到别人的重视。

③关注需求:首先,他需要自己安安静静的旅游,不受别人委托的打扰;其次,他想要获得亲戚对他最起码的感谢,以示对他付出的尊重。满足这些需求之后他可能会获得一些积极的情感。

④根据以上分析给予反馈:

一些适合继续展开对话的回答:

“出去旅游还要帮别人带东西,真是挺让人心烦的。”

“你帮他们代购,他们一句感谢的话都不说,这对你太不公平了,也挺让人失望的。”

“出去旅个游,不帮他们干活自己能玩得挺开心。”

“哪怕说一句谢谢呢,都不至于让人这么心寒。”

大致的谈话思路是这样,可以根据分析时的要素进行变化,重点就是,我们自己的意见并不重要,帮助倾诉者表达他的情绪才是倾听的主要目的。

⑤保持持续关注:要确保他已经充分表达完自己,可以适当提出一些问题。

“他们找你代购时的语气还有啥让你觉得生气吗?”

“你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心烦吗?”

如果情绪宣泄完毕,他会自然而然停止继续讨论该话题,不然就是仍然有需求没有表达出来,可能需要我们进一步倾听。

大家可能察觉到了,这个对话不能帮助倾诉者解决实际问题,你仍然不知道A下次会不会继续纵容亲戚帮他们代购,也不知道A能不能学会拒绝,直接向亲戚表达出自己的不满。这个问题或许还是会存在,但A的情绪也许会因为你的倾听得到一些缓解。朋友有的时候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他只是需要在自己悲伤或者生气的时候有个人能理解自己。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在A发泄完之后向他提出建议,但是注意要结合他未满足的的需求进行讨论。

“下次旅游的时候别让他们知道,你肯定玩得更开心。”

“让亲戚认识到你没有义务帮助他们,是你看重和他们的关系才帮忙,他们会不会就不那么理所应当了。”

另一个栗子:

B:“我觉得生活好难,每天起早贪晚上班就挣那么两个钱,感觉一点也不值得。”

可能出现的回答:“你是个坚强的人,要加油。”“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等你去发现。”“大家都很关心你,我们都在。”“找点爱好吧。”

分析:

①观察:B的生活压力很大,物质条件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②感受:起早贪晚上班让B很疲惫,工资与努力不成正比让B很难过,而且会有点不平

③关注需求:B想要自己能够按时按点下班,有更轻松的生活,而且希望自己的物质生活能够更好一点

④进行反馈:

“上班那么辛苦一定很累吧。”

“给老板工作那么辛苦,到手的工资只有这些,真是又难过又气人。”

“真希望生活能轻松一点,不用为了生计天天奔波。”

“很想变得有钱……不用担心钱的问题得多开心啊。”

⑤保持关注:

“你现在还觉得累吗?”

“还有什么让你难受的吗?”

以上是两个简单的例子,只是描述了一些可能出现的回答,对话具体如何进行还是要逐句进行分析。我认为没有人不会说话,只是看愿不愿意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愿不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去揣摩他人的处境,而不是急于下结论,有时候着急替对方解决问题反而会拉远两个人沟通的距离。

有时候帮不到别人,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倾听和回应来表达自己的关心。当然,我们也要重视自己的表达需求,因为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当我们发现自己没有心情去关心别人的时候,也不要强迫自己,可以也向别人进行倾诉,或者换个环境调整自己的状态。

希望大家都能够为自己关心的人提供帮助,也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

还有一个关于痛经的例子:

当好朋友和你说:“我痛经了,疼得下不来床,好难受!”

常见回答:“多喝热水”“摸摸你,好心疼”“我痛经的时候也很痛苦……”

站在她的立场上也许更能有效的回答:

“痛成这样真的太折腾人了,在床上躺着其实也不舒服吧。”

“看到你这样我很担心,听起来就很疼……”

“你吃了止疼片(喝了红糖水)之后感觉好些了吗?有效果吗?”

友友们可以代入一下自己体会其中的差别,当然也许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但是还是希望能够安慰到其中一部分女孩。

插句题外话:我觉得这种方式可以和大家平时做心理测试,看星座分析作类比。你做心理测试,看分析,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吗,是因为这些分析给你提供了建议和方法吗?

至少我自己来说,喜欢看这些,是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使我觉得自己被理解了,帮我表达出了我平时内心的感受。安慰别人也是这样吧,就是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讲的话有人在认真听,有人真的理解他们目前的状态,这份理解和尊重其实更加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目的   可能会   愿不愿意   心烦   处境   亲戚   平时   规律   情绪   重视   反馈   事情   需求   轻松   建议   方法   时尚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