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和知彼

“知彼知己”涉及情报工作的基本对象,这是情报理论的原点。这个问题搞不清楚,那么,对情报的定义也就搞不清楚,对情报机构职能的认识就会存在争议。因此,它是情报研究最基本的范畴。 最早将情报定位于“彼方”的,是冯·克劳塞维茨。他认为“情报是指我们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与己方情况无关。这一定义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情报工作影响甚大。这样的认识在西方情报界比比皆是。近代中国的情报研究者全盘接受了西方情报界的观点,将己方情况排除在外,而将情报完全定位于彼方情报。如1915年版《辞源》将情报定义为“军中集种种报告,并预见之机兆,定敌情如何,并报于上官者”。1939年版《辞海》将情报定义为“战时关于敌情之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情报》认为,情报是“为保障军事斗争需要而搜集的敌对国家、集团和战区的有关情况以及对其研究判断的成果。它是制定战略方针、国防政策和各级指挥员下定决心、指挥作战的重要依据”。 与此同时,情报工作应该“知彼知己”这种认识从来没有消除,许多中外理论家均认为情报工作应该知彼知己。 中国古代没有“情报”一词,中国兵家多用“情”或“知”、“计”来指代“情报”。孙子反复论述了知的重要性,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在决定战和大计时,决策者要进行庙算,即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这种知彼知己的实践后来成为中国的兵学传统,如《李卫公问对》强调,“先料敌之心与己之心孰审,然后彼可得而知焉;察敌之气与己之气孰治,然后我可得而知焉。是以知彼知己,兵家大要”,“今之将臣,虽未知彼,苟能知己,则安有失利者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情报界   兵学   知彼知己   知己   辞源   孙子   大要   敌情   己方   兵家   中国   情报   定义   情况   时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