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历史上首位“快乐”杀人犯,为了犯案他甚至发明了杀人食谱


韩国历史上首位“快乐”杀人犯,为了犯案他甚至发明了杀人食谱

「我可以戒掉抽烟,但无法戒掉杀人。」──韩国首位「快乐杀人犯」郑南奎。

「无名」的快乐杀人犯?

说到韩国社会恶名昭彰的杀人犯,想必许多读者会想到恶行被拍成电影《追击者》的柳永哲;抑或由奉俊昊导演的《杀人回忆》、2019 年才破案的「华城连锁杀人事件」真凶李春才等。

然而,还有一个更加令人发指的杀人犯,其恶行并不亚于上述两大「杀人魔」,甚至还宣称自己比柳永哲杀害了更多的人──他即是 1969 年生的郑南奎。

郑南奎于 2004 年 1 月犯下第一桩杀人事件后,至 2006 年 4 月被捕之际,在这短短 2 年 3 个月的时间内,共计谋杀了 14 位无辜的受害者(女性被害者 12 位、男性被害者 2 位)、重伤害 20 人(皆是女性被害者),恶行累累。

同时,不知是否因其犯案动机过于「快乐」、手段过于残酷,让韩国社会几乎无人想要再提起此人、关于郑南奎的报道,相较于柳永哲、李春财等「知名」杀人犯明显少了许多。然而,被称为韩国治安史上「最初快乐杀人」者,郑南奎在「技术性废死」的韩国社会(韩国刑法中有死刑条款、法官也会做出死刑判决,然而自 1997 年后便未曾执行至今),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恢复死刑执行」声浪;另一方面,犯罪心理学者和社会学者,也对这个「离奇的个案」难有一致的见解。

以下内容,将和读者一起了解郑南奎与其落网前后种种不堪闻问的恶行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1969 年生的郑南奎及其恶行

郑南奎出生于 1969 年 3 月 1 日,家中 9 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 7,他在 2004 年 1 月中旬犯下首桩杀人案前,前科已不胜枚举,也是「狱中常客」:他于 1989 年曾犯下强盗罪,入狱 2 年 6 个月、缓刑 4 年;1994 年又因偷窃被判刑 8 个月,缓刑 2 年兼处以罚金 20 万韩元;1996 年,他又犯下性暴力相关案件,判刑 2 年 6 个月。然而等到他出狱后故态复萌,1999 年又犯上性暴力罪与被害者保护法等相关法案(包含偷窃、强奸等),再被判刑 2 年;接着在 2002 年,他又因窃盗罪入狱 10 个月⋯⋯。

简单来说,郑南奎自 20 岁起,人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警局和监狱里度过。

但显然监狱的「矫正」、「教化」功能并没有在他身上起作用:根据警方后续调查,在因 2002 年的窃盗案出狱不久后,时年 35 岁的郑南奎于 2004 年 1 月 14 日即犯下了首桩杀人案件。换句话说,当他犯下罪大恶极杀人案件时,已经累积多年「经验」了。

说来也巧合,郑南奎开始犯下杀人案的时间轴,正好与另外一位杀人魔柳永哲横行社会重叠:曾经残忍杀害高达 26 人的柳永哲,犯案时间约从 2003 年 9月起至 2004 年 7 月 16 日被捕;若与郑南奎的犯案时间轴对照,两人犯案时间相互重叠半年以上──换言之,韩国社会于 2004 年上半年,流窜着两大「杀红了眼」的杀人魔,可谓人人自危、人心惶惶。

当然,这也让警方怀疑,身形矮小瘦弱(168 公分、63 公斤)的郑南奎,是否因看到柳永哲犯下种种罪行后「声名大噪」,让他兴起之模仿之心?事后也有很多专家,把郑南奎称为「第二个柳永哲」。

但我想实情并非如此:尽管柳永哲于 2004 年 7 月 15 日被捕后,郑南奎曾短暂停止他的罪行长达一年,直到 2005 年 4 月才「复出」犯案,让警方惊觉原来社会上竟有另一个丧心病狂的人魔;但两人的犯案动机与手段,其实都有着巨大差异,郑南奎甚至比柳永哲显得更冷血、更危险:他并非仇富、为了钱财而杀人,所杀害的人士也大多属于社会中下阶层;且犯案地点并非如柳永哲会刻意寻找江南新沙洞、三成洞等富人区犯案,而更接近纯粹的「随机杀人」。


韩国历史上首位“快乐”杀人犯,为了犯案他甚至发明了杀人食谱

郑南奎杀人地点

如同前面所述,他异于另一位杀人魔柳永哲专挑富人区的上流阶层下手,而是挑选平凡住宅区的瘦弱女子、甚至连孩童、残疾人也不放过。种种证据更一再印证他自己亲口所说的:「我专挑弱者下手」,且杀人对他来说,不过只是一场「快乐的游戏」。

最后,郑南奎的「离世」也颇具戏剧性,他于落网后关押于首尔拘留所,却于 2009 年 11 月 21 日清晨,被警方发现其试图自杀:其轻生手段是利用牢房独居室内的「垃圾桶塑料袋」做成绳索后,绑在电视架上(高度约仅 105 公分),狠狠地勒住自己。当他被人发现时已奄奄一息,当天紧急送医后仍于 22 日宣告不治。

但郑南奎之所以被称为韩国历史上首位恶名昭彰的「快乐杀人犯」,其特征当然不仅止于上述恶行。下面我们将就其犯罪手法、「锻炼」过程与落网后的态度,解析这位冷血无情的人魔,对韩国社会造成的冲击:

为何郑南奎被称为「快乐杀人犯」?

「你(警察)问我为何杀人?就因为我想杀而已,真是可惜,万一没抓到我,我应该可以杀上千人的。」

郑南奎被捕后,在面对警方讯问时,不仅丝毫没有悔意,更如上述继续大放厥词。最恶名昭彰的一句话,就是他曾冷冷地微笑说道:「我可以戒掉抽烟,但无法戒掉杀人。」他甚至曾对警局现场的采访记者露出微笑,说道:「你不知道我是谁吗?我神经病,我多杀一个也没差,反正最后还不是被判死刑⋯⋯」

而郑南奎之所以被韩国媒体称为「快乐杀人犯」,有以下几个主因:首先,他的犯案有「中断期」,短则一两个月、长则近一年──然而等他再「复出」时,手段均较之前更为凶残与精细。

而根据警方后续调查,在「潜伏期」的时间里他在做什么呢?

答案是他正在「锻炼身体、磨练技巧」。

郑南奎事后甚至直认不讳:为了「快乐地杀更多人」,他自觉得好好锻炼身体。也正因此点,让他被韩国当地媒体不约而同地,将其冠上「快乐杀人犯」的称号。


韩国历史上首位“快乐”杀人犯,为了犯案他甚至发明了杀人食谱

郑南奎的犯罪日记

此外,郑南奎还有写作「犯案日记」的习惯。不仅巨细靡遗地写下其犯案过程,甚至包括阐述自己「当下的心情如何?」等内容。

在这本「日记」中,郑南奎不仅心满意足、自我陶醉地回顾自己杀人的画面与细节;当中还收录了他剪报下来的犯罪杀人报导,包括自己犯下的案子、与其他杀人案──从其批注中可看出,他对自己的行为甚是得意洋洋,他加以「研究」别人其他杀人犯的杀人手法,来提高自己的杀人技巧!

这样的「犯罪日记」有数百页、数十卷之多。而从后续被披露出的日记内容观之,郑南奎甚至在凶杀手段上「求新求变」:除了早期惯用的利刃外,后续他开始选用容易引人注目的大榔头,甚至大尺寸的老虎钳等钝器⋯⋯,种种迹象都显示,他完全是为了「享乐」而犯案的。

更令人感到吃惊的是,他「为了杀人」,除长跑锻炼体力、戒烟之外,还会在笔记内特别标示出「需要加强身体特训的部分」,并连日常所吃的食物、维他命营养剂等都一一记录下来,做成一份又一份控制体态的「杀人犯食谱」⋯⋯。

郑南奎落网后曾大言不惭地说过:「被害者溅出来的温热鲜血内,有股清香香气!」其言行背后的心里状态,显然已经无法用常理思考。

而这样一个恶名昭彰的现世人魔,在其落网后究竟又有哪些令人不堪闻问的言行,并引起韩国社会的哪些冲击?

落网后毫无悔意的他


韩国历史上首位“快乐”杀人犯,为了犯案他甚至发明了杀人食谱

郑南奎于 2006 年 4 月 22 日侵入永登浦区新吉洞某民宅,杀害年轻力壮的 24 岁金姓男子后,正当要离开之际却撞见其父亲,双方在斗殴中,声响引起左邻右舍关注因而报警。郑南奎趁乱奔跑出门,躲藏在民宅屋顶处约一个多小时被居民发现之后报警,警方随后赶到将其逮捕归案。

2007 年,法院判决郑南奎死刑。

但郑南奎获判死刑的结局,对他来说却显然无关痛痒、甚至是「得偿所愿」。因为他曾在法庭上大声呛法官:「法官啊,不要拖了啦,赶快判我死刑啦!不然的话,现在的我又想要杀人⋯⋯」

尤有甚者,在郑南奎落网、罪行亦被公布在世人面前后,其狂言狂语更是一再造成社会冲击:

首先,他对犯案丝毫没有任何悔意。如他曾被警方押回到命案现场指认真相时,面对在场群众指责和被害家属难追打时,隐藏在口罩下的他竟是眉开眼笑的表情──他甚至昂首愉悦地看着围观民众,过程中还和众人对骂。

另一方面,郑南奎面对记者提问,也「极力配合」──他时不时望向摄影机方向,甚至自己调好入镜角度方便记者「取景」。其表现更像一个早已准备好面对大众的名人,不仅有问必答,还事不关己般地「谈笑风生」,包括自己纵火后的心情、杀人的快感等等。让当时的记者大感不可思议。

而从这些媒体记录到的现场画面中,更让人看到郑南奎事后不仅毫无悔意,甚至开心愉悦的神情。

他更在接受警方讯问其杀人动机时,嘻皮笑脸地说道:「就因为我想杀而已,真是可惜,万一没抓到我,我应该可以杀上千人的。」顺势还刻意做出无奈、忧郁的表情。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他重演犯罪现场时,在场媒体记者问及他为何在 2005 年过后,改用不同的凶器攻击被害者时,他竟说:「过往都用利刃杀人,被害者的惨叫声音已经听腻了。改用钝器、大榔头攻击对方,可以听到不同的头盖骨破碎声响、与被害者不同哀嚎声,且随着用力大小不同,对方的惨叫声调也不同⋯⋯」

其他诸如「我可以戒掉抽烟,但无法戒掉杀人。」、「被害者溅出的血,有着一股香气」、「杀人只是发泄我当天感觉到肚子不舒服的手段」、「你问我为何不杀富人,我才正因为杀不到富人,现在也很懊恼啊」⋯⋯等,都是郑南奎恶名昭彰的凶残发言。

对韩国社会的冲击,与「最无法理解、也最无药可救」的评价


韩国历史上首位“快乐”杀人犯,为了犯案他甚至发明了杀人食谱

目前韩国社会各界,大多将郑南奎依其犯案动机、手法过程与面对法律制裁时的言行态度,归类成典型的心理变态与反社会人格。

他完全无视法律、良心的存在,且在接受调查过程中时怒时笑、时忧郁时狂欢,无法控制自己情绪。而当有人拿他和柳永哲相比时,他则十分激动、甚至怒骂对方,「为什么我是第二个柳永哲?而非柳永哲是郑南奎第二呢?」

他更说自己打从心底瞧不起柳永哲,认为对方只是「比他先犯案」罢了,他有能力证明自己比柳永哲「技术更高超」。甚至说道:「如果有机会,我还想跟柳永哲一起犯案看看」。也正因郑南奎这么「坦率」,警察几乎不用靠盘问「突破心防」──凭借他的犯罪日记、与郑南奎自己「迫不及待地全盘托出」,其罪行也一一被展露在世人面前。

法庭宣判后被关在监所的他,没有任何一位家属前来看望。这对他来说显然也无关痛痒。然而 2009 年 11 月 21 日深夜,他突然选择自杀──郑南奎离开世间的方式,却异于过往他勤写日记、笔记的习惯,没有留下任何只字字句。

他的突然离世,也留下了许多疑问:究竟是其成长背景或心理异常,导致郑南奎成为痴迷于「杀人本身」的谋杀犯?其「无动机 / 快乐性动机」的犯罪心理形成又是否能够预防、是否「有教化之可能」?这些谜题如今已无法得到答案了。

事后,有学者举郑南奎可能从小遭受家暴、早期在狱中遭凌虐等经历,称其成长背景特殊加上未曾接触过人际温暖,可能是其走上杀人魔道路的社会成因。但此说法并未获得太多认可。


韩国历史上首位“快乐”杀人犯,为了犯案他甚至发明了杀人食谱

对当时的韩国舆论来说,除了引爆众多人士高呼「恢复执行死刑」之外;在郑南奎落网后的「惊世发言」一段时间过后,多数民众、媒体则开始相对「冷处理」──笔者认为,或许韩国民众也认为,对这样的一个人来说再多的指责、抨击、负面评价恐怕都会成为他「快乐」的来源。也因为其动机和手法实在太超乎常理,或许众人只想尽速遗忘他的存在吧。

一位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提到,一日他曾与郑南奎近距离接触、尝试「辅导」。在问及他所犯下的连续杀人案件时,只见郑南奎不时地把头转过去,放声大笑起来,并反问道:「你问我杀人动机?为何杀人?你不是专业人士吗?应该是你要告诉我才对吧?」

再加上他练就自身成为杀人犯的规律性行为──早上运动,下午想象杀人路线、逃亡路线等等,这些都让此专业人士无法忘怀,大叹「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会变成这样一个现世恶魔?」

2009 年,郑南奎消失在这世上了,然而他为何变成这样一位杀人魔的谜题,或许连他自己也无法解答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杀人犯   韩国   恶名昭彰   被害者   快乐   恶行   罪行   首位   食谱   死刑   富人   动机   警方   手段   时间   社会   日记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