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北京:做了十年汉服社团后,我们总结了这十条经验


导语


现代汉服祝北京汉服生日快乐!


做了十年汉服社团后,我们总结了这十条经验


春分节气知多少


汉服北京管理团队自2009年4月5日成立,已整十年了。在这段风雨兼程的岁月中,我们有进步,有创新,也有波折,有碰壁,在社团建设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在汉北十周年生日之际,我们对此作了择要整理,分享给汉服界关注和爱护汉北的朋友们。


汉服北京:做了十年汉服社团后,我们总结了这十条经验



本文索引


(一)选定一个管理理念,顺着这条路坚持走下去


(二)坚守初心,坚守公益,不做 “利益”的傀儡


(三)不争不辩,把心思和精力放到把事情做好上


(四)注重塑造同袍对组织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五)激发每个同袍的学习、思考、成长的潜力


(六)打造给力的工作团队,努力发现和培养人才


(七)秉持求同存异理念,积极与其他社团交流合作


(八)出“圈”、破“壁”,向社会不断拓展影响力


(九)抓好“政”“商”支持的机会,但绝不依靠


(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一、选定一个管理理念,

顺着这条路坚持走下去


汉北在建立初期就确立了“任贤选能、群策群力”的核心管理理念。这十年中,汉北不树立个人权威、不搞山头主义、不用私情小欲做决策,以集体权威为桅,以科学制度为舵,保障汉北大船平稳驶航。


任贤选能,是指汉北多年来的“会员选会长、会长选骨干、骨干招募干事”人才任用体系。群策群力,是指汉北的管理体系相互配合,相互提点。十年来,汉北从一年两次换届到一年一次换届,从“部长级以上可以参选会长”到“年满24周岁的部长级以上有参选资格”,看似简单的换届选举制度,也在顺应着社团发展不断地修订改进。这十年来选举14次、选出会长或副会长43人次、18人、任用骨干、干事450人次。


伴随着协会管理团队集体威信的积累,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更新,“选贤任能、群策群力”的治理理念已经渐渐深入汉北人的心里。


汉服北京:做了十年汉服社团后,我们总结了这十条经验



二、坚守初心,坚守公益,

不做 “利益”的傀儡。


初心是什么,十年前的同袍会回答“振兴传统文化、复兴华夏衣冠”,十年后的同袍会回答“为了让美丽的民族服饰永远流传”。不管是十年前加入汉北的同袍,还是十年后加入汉北的同袍,都有一个共同的初心“我们是民族服饰的传播者,我们是汉服文化的践行者”。所以你会发现,我们聚在一起,不为钱财、不为名利。


但是,社团的发展不是过家家玩游戏,坚守公益不是压榨社员,在“利益”的红线下,是否公益的唯一判断标准不是活动收不收费,而是以不以盈利为目的。一场活动不能靠社团内部人员贡献家财,而应该想办法取之于袍用之于袍


前几天有人质疑“你们不是弘扬传统文化么,为什么收费”。这个问题固然可笑,但也反映出一部分同袍的不理解。对呀,我们为什么收费呢?因为我们用这些费用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十年汉北,积累了包括商家、社团、公益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的资源,我们通过“演出、游玩免费票---芝兰之约”、“活动、衣物、外拍打折--会员福利”、“讲座--含章讲谈”、“丰富大小活动内容”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反哺社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电站也不能无料发电呀。


因此,我们始终坚持的观点是,社团应该学会赚钱,但除了供养必要的专职人员外,主要还是为了反哺公益,商业不是社团的禁区,但不该取代社团应有的天职。


这几年,因为我们在非盈利方面的坚守,成为了“志愿北京”会员单位,也获得了公益类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我们成立了下属公司,积极接受商业合作,补贴了“用爱发电”的工作人员,还对协会的资金收益作了约定和保障。在理想与现实的缝隙中,我们摸索中前行。


汉服北京:做了十年汉服社团后,我们总结了这十条经验



三、不争不辩,

把心思和精力放到把事情做好上


汉服运动发展15年,纵观发展史,有太多的争辩,争辩内容涉及“民族、宗教、形制、历史”。汉北作为地域性社团,社团成员构成复杂数量庞大,带领社团主动参加争论不是明智之举,也毫无意义。汉北主“和”。“和”乃兼容并济、海纳百川。固执偏激只会逞一时之快,对周围同袍、非同袍造成的印象却很难再改变。汉北十年来不争不辩,专注践行礼仪文化,研究服饰配搭,脚踏实地认真做事,一直为成为同袍信任的社团而努力


再者,北京的特殊地位导致汉北的管理团队时刻保持政治敏感度,在政治最敏感的地区,言行不涉及政治,这是社团生存的安全线,也是保护每个同袍的防护层。


汉服北京:做了十年汉服社团后,我们总结了这十条经验


四、注重塑造同袍对组织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野生同袍选择社团,首先会找所在地汉服社,其次才会通过了解成为社团的稳定社员进而进入核心管理团队。然而,社团对于同袍,没有约束力,同袍选择谁完全靠对社团的认可,有没有志趣相投的朋友,有没有思维一致的管理理念,有没有大家庭的融入感,都是一个社员对社团最基本的考量。


汉北在塑造同袍的凝聚力和认知感方面一直在努力,虽然我们做得还不够多,但是我们依旧有所作为:我们会把同袍的体验感放在第一位,从入群起有专门的迎宾使进行接待;每年不断更新对汉北会员在衣食娱乐等方面的折扣福利;创办“周五汉起来”“芝兰之约”“雅聚”“含章讲谈”构建联通我们的汉式生活方式;在服饰选择上我们提倡遵守形制、妆容简约、便捷生活、坚决反山、坚决抵制真翠首饰,使汉北人逐渐有特有的风采,且日益绰约。


如果每个同袍都以加入社团为荣,为加入管理团队而欣喜,因佩戴社团logo帖时心怀骄傲,这样的社团就有了强大起来的基础。


汉服北京:做了十年汉服社团后,我们总结了这十条经验



五、激发每个同袍的学习、

思考、成长的潜力


我们一直希望,每一个加入汉北的同袍都能在汉北收获点什么,也许几年后的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学识更广、视野更宽、思维更理性、思想更成熟,与社团在共成长,这应该是一件幸运的事。因此,我们不会要求同袍接受所谓“洗脑式”的教育,我们鼓励所有同袍用辩证、独立的思维模式去思考,思辨客观的看待每一段历史、每一部典籍和正在进行的汉服运动。


从各类研习小组、读书活动到含章讲谈,我们跳出“服装”的概念局限,极力创造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成长的环境


在一个组织中收获成长,经年之后亦会影响组织。组织和成员的相互扶持与取长补短,会促进组织成员的整体文化修养和个体素质水平会不断进阶,贪玩不知进步的甚至会自然淘汰。这深刻塑造和影响着一个团体人才储备力量,是社团能否长远发展的基石。


汉服北京:做了十年汉服社团后,我们总结了这十条经验



六、打造给力的工作团队,

努力发现和培养人才。


一个大型社团中,最重要的是管理团队,管理团队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社团的发展。管理团队中最基础的组成是个人,相对合理的运作模式是各个部门分工协作


有的社团负责人会面临一个问题:没人干活,没有活干。为什么呢,这个要看看自己的社团多年来的管理模式。一个好的管理团队,首先是开放性的,它可以吸纳任何人加入;其次是有淘汰机制的,它可以筛选最优秀的人才;再次就是它是传承包容的,它不能存在排挤、嫉妒之心;最后就是合理分工,使团队内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以老带新,组织不同层级的业务培训,使得社团管理经验得以积累传承并不断丰富。在缺少专职人员的社团里,骨干流动性大,合理的人力梯队就特别重要。


对于人才,须先有尊重、爱护之心,才能更多发现、引进。然后就是知人、用人,人尽其才,用各种激励来保护积极性。同时,绝不竭泽而渔,我们让社团骨干以学业事业和家庭为主,在产生冲突时,我们鼓励放弃社团工作。


汉服北京:做了十年汉服社团后,我们总结了这十条经验



七、秉持求同存异理念,

积极与其他社团交流合作。


虽说汉北是地区性组织,但我们的宗旨(振兴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复兴华夏衣冠)并非地域性的。在汉服运动中,我们始终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汉服运动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圈地自萌,与同城社团并非你死我活的关系,汉服运动发展十五年,更应该团结交流


十年来,汉北与友邻社团特别是同城社团的关系越走越近,只因我们主张求同存异、团结互鉴。因为,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向其他地方的优秀社团借鉴学习好的理念,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而分享好的管理理念也不是一件自负的事情。积极交流,共同承担汉服复兴的重担才是现今汉服运动发展的出路。


汉服北京:做了十年汉服社团后,我们总结了这十条经验



八、出“圈”、破“壁”,

向社会不断拓展影响力。


我们常说不甘心的说汉服没有圈,也不应该有圈。但不可否认,汉服群体与主流社会之间的圈层坚壁确实存在。如何避免主流社会对我们的误会,如何拓展组织在首都社会的影响力,是我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我们非常看重与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机构的合作。积极与大众传播类的文化公司、传统文化类的社群组织共办大型活动。利用好每一次与主流媒体接触的机会,把汉服运动的理念,也把同袍们的良好风貌,更广地传播出去。


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走出“汉服圈”,我们在路上。



九、抓好“政”“商”支持的机会,

但绝不依靠。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宣扬,越来越多传统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业、各类社会名人,拿出资源或资本来注入汉服产业。这对于一穷二白的汉服社团来讲,是机遇也是挑战。


互联网行业有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目前,汉文化产业的风已悄然吹来。面对金钱与资源的冲击,是否能守住社团底线,是汉服社团负责人最大的考验。我们要抓住机遇,也要规避诱惑,在强势的资本袭来之前,守住本心,不找靠山,不抱大腿,利用资源稳步前行。政、商、名人,都是很好的助力,但是一旦风停了,没有了大腿,摔得可能也越惨。所以我们坚信,最终能够信赖并依靠的,还是汉服同袍自己,请脚踏实地,切勿迷失自我。



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汉服运动形势的发展变化是很快的。这既包括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汉服市场的变化,也包括同袍群体的变化,社团自身的变化等等。十年来最重要的一条经验,也许就是——革新则兴,僵化则亡。只有辨明形势,预判趋势,及时发现组织存在的问题,革新已经过时的规章制度,才能克胜险阻,更上新高。


近三年来,汉北全力推动协会朝精英化平台化转型,废止或改革了兴趣小组、实名会员、换届选举三大制度基石,根据形势需要改设了新媒体部、公共关系部、秘书处,并将线下活动与线上推广并举,微信会员卡系统、汉服派小程序等深受好评。


汉服北京:做了十年汉服社团后,我们总结了这十条经验


十年之路,有光明,亦有晦暗。

光明时,若无远虑,过往未尝不是枷锁。

晦暗中,躬身自省,方知前路柳暗花明。



彩蛋


汉北十年之际,即将推出“北苗计划”!该计划着眼于汉服社团骨干特别是社长的培养,所开设的系列精品课程由汉北一批经验丰富的骨灰级人物倾心打造,会把更详实、更具象的社团经验倾心传授给你!敬请期待!有意者请关注汉北公众号。



本文作者:采娈

平中交右 宽褖合缨

古衣今裳 与时偕行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现代汉服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北京   社团   同袍   初心   求同存异   群策群力   社员   传统文化   骨干   会长   公益   理念   组织   经验   社会   人才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