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节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清明将至,大家都怎么安排自己的三天小长假呢?尽管各地风俗不同,但是踏青郊游、扫墓祭祖是基本的主题,其实还有一个与清明节日期相近,主题相似的节日,那就是寒食节


现在提起这个名字,可能有一些陌生,但是我们所熟悉的清明节习俗有很多是从寒食节转变融合而来,所以虽然我们嘴上不提,但是其实一直都在过这个节日哦,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寒食节吧。


寒食节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百五节,因为它通常是在夏历冬至之后的105日。


寒食节:春城无处不飞花


不过这也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在历史上不同朝代、不同地区的寒食节时间不尽相同,有的在清明前一两日,有的在清明后一两日,但基本上都和清明节时间相近。


寒食节:春城无处不飞花


所以久而久之,两者变合为一个节日。不只是现在,古代放假的时候,也是两者一起放的哦~



清明与寒食两者的习俗

也在发展中逐渐接近


最初的寒食节,只是吃冷食,再后来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活动。


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这一天人们只吃冷食。


这样的习俗最早是源于远古时期的禁火旧习,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


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诗人韦庄的诗:“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


就像端午节一样,除了民间习俗,寒食节一说是纪念春秋时期名臣介子推的节日。春秋时,介子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由尊崇介子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寒食节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


寒食节: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期间人们可以参加许多活动


在寒食节期间,可以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树、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这些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在中国古代,寒食节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之一了。


寒食节: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节: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节可以说中国最早的美食节了,那么在这一天大家都会吃些什么呢?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寒食节: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节: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节: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节:春城无处不飞花


在山西,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除此之外还有用各种应时药草做成的米糕,如鼠鞠草、艾草或苎麻嫩叶做的青团或清明粿等。


怎么样?听到这些美食是不是口水都流下来了!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在这个小长假,不妨我们也约上家人朋友

体验一把中国古代的豪华郊游

迎接春天的到来吧~



作者:现代汉服

审阅:现代汉服

编辑:叶砧

平中交右 宽褖合缨

古衣今裳 与时偕行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现代汉服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寒食节   春城   介休   飞花   天全   介子   冷食   东风   火种   清明节   中国古代   习俗   清明   节日   时间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