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被混淆的中日元素

一:建筑篇

1. 鸱吻VS金鸱吻

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起初是由简单的翘突逐渐形成动物形的脊饰,有鸟形的,更多的是鱼龙形的,后来发展为龙形。不论是建筑等级高或低的宅主均在戗脊端、角脊上饰有"龙"来避邪,并以此来显示宅主的职权和地位。

这些年被混淆的中日元素

这些年被混淆的中日元素

鸱吻

至于日本的金鸱吻,历史上最早出现不是金鸱吻而是「金鯱」,织田信长在修建安土城时(1576年)第一次使用了这种金鯱(鯱是摩羯鱼的变体),在这之前没有这种工艺。到了近代日本,在修建复古建筑的过程中开始大量使用这种贴金工艺制作复古鸱吻,也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金鸱吻的由来。

这些年被混淆的中日元素

金鯱

2.枯山水

枯山水一词最早被写作“唐山水”,原型是起源于中国的,但是发展到后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主要特点,是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如白砂可以 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石头则可寓意大山、瀑布等等。枯山水庭园的代表作:京都大德寺大仙院、龙安寺庭院、银阁寺庭院、本坊庭院、西芳寺庭院、桂离宫庭院等。京都的龙安寺方丈南庭更是枯山水庭园的经典之作。

这些年被混淆的中日元素

西芳寺枯山水遗址

这些年被混淆的中日元素

龙安寺枯山水

3.唐破风

唐破风,起源于镰仓时代,盛行于安土桃山时代。不仅是此处拥有,除了大德寺、西本愿寺这两处重要遗产外,包括东大寺等地也存在。这种建筑风格有些类似中国的“抱厦”, 为两侧凹陷,中央凸出成弓形类似遮雨棚的建筑。有人说,“唐破风” 源自中国,但“唐破风”与抱厦并不相同。各种文物资料也无法确定中国是否为日本“唐破风”的直接来源。在NHK《美之壶》[天守阁] 中,日本人也否定了唐破风来源于中国,并声称是日本独有。

这些年被混淆的中日元素

中式抱厦

这些年被混淆的中日元素

东大寺殿前的唐破风

这些年被混淆的中日元素

琉球王宫的唐破风

二:中国茶VS日本茶道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整体看来,中国饮茶轻松随意,气氛和乐,不拘小节;而日本茶道,在茶室建筑,茶具、烹点技法、服饰,动作乃至应对语言等方面,无不规定得很细致。

所谓茶道,实际上是”茶汤之道”的简称。茶汤的原型,是中国的一种饮食游艺,在镰仓初期传到日本,逐渐本土化,形成了名为“茶汤”的日式风雅游艺。到了室町中期,在珠光的努力下,“茶汤” 进一步技艺化,并最终发展成了茶道。

节选自桑田忠亲《茶道六百年》

这些年被混淆的中日元素

中国茶

这些年被混淆的中日元素

日本茶道

三:中国灯笼VS日本灯笼

今天,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官方的国家节日,中国各地照例都会挂上大红灯笼,以表达喜庆之意。不过,今天挂满中国的大红灯笼,并非中国传统式样,它是由日本友人小野泽亘参照日本丸型灯笼改编的。为贴合中国传统,使用大红色,去掉横骨只保留竖股,并添加上了流苏。

这些年被混淆的中日元素

新中国后推广的大红灯笼

这些年被混淆的中日元素

日式灯笼

中国传统灯笼形制为竖骨,是没有横骨的,而日式灯笼为横骨。

这些年被混淆的中日元素

古画中的手提灯笼

这些年被混淆的中日元素

带有横骨的日本灯笼

好啦,这期内容就到这里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了解的容易被混淆的中日元素~

策划:石榴 文案:知还

美工:觴玉 编辑:小紫

审阅:汉服世代

平中交右 宽褖合缨

古衣今裳 与时偕行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现代汉服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京都   鸱吻   茶汤   大德   庭园   茶道   游艺   日本   大红   灯笼   中国传统   中国   庭院   中日   山水   元素   建筑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