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后的出路,就是逃离互联网,进入体制内?

比起互联网程序员996,人们更津津乐道他们的高薪水。


但高薪未必留得住他们,他们中许多人,正在流向体制内。


01


脉脉论坛里一个帖子火了。


一位33岁网友发帖吐槽,做互联网的他年薪三四十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蛮不错的待遇了。但父母并不认可,一直劝他考回体制内。


30岁以后的出路,就是逃离互联网,进入体制内?


为何父母如此焦灼呢?


因为在二老看来:“35岁前不进体制内,以后别说发展了,连基本生存都很艰难。”


这位网友迷茫又不解:“我现在33岁了,该听父母的话,逃离互联网,拥抱体制内?”


为何高薪水和体制内比起来,没那么香了?


02


上述场景还挺真实。


不少人从还没毕业,父母就再三嘱咐要找牢靠的工作,哪怕后来在岗位取得一点成绩,父母也坚信饭碗说没就没,还是稳定工作最靠谱。


你再三宣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在父母一句“体制内最稳定”下,还是只能吃瘪。


尤其在今年疫情状况下,大把名校毕业生拿不到offer,无数打工人被降薪甚至被裁员……


见此情形,谁内心没有一点危机感呢?


30岁以后的出路,就是逃离互联网,进入体制内?


更残酷的,就是我们常谈论的35岁危机。


尤其是在互联网这类“吃青春饭”的岗位,更新迭代快,它必须年轻人拿精力去献祭,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大小周进行工作。当你35岁以后,或许经验颇丰,但性价比未必赶得上初出茅庐的毕业生。


更别提那些随时可以被取代的岗位了。


当你混成了老员工,对公司有认知,对待遇有要求,往往发现自己被薪资倒挂,还不如公司新来新人。


你想提加薪,认为这是正当要求,却被老板反手辞退:没你照样能行。


03


回到问题开始:从互联网逃到体制内,就是一条绝佳退路吗?


当你厌倦现在生活时,也许这是不错选择,但这事也和咱们小时候纠结上清华北大一个道理——你想退,未必能退。


尤其在内卷益发严重的今日,名校学生扎堆街道办,还有大把求职没着落……并不是说你放弃年薪三四十万,你就得天独厚,坐拥资本顺利上岸。


30岁以后的出路,就是逃离互联网,进入体制内?


摆在打工人面前的,就是一个永远无法突破的职场窘境:


年龄增长,并不对等价值提高。哪怕自我价值提高,也会因其他方面削弱而呈整体回落趋势。


没有人能够永葆青春,所有人都无可避免地要走向尴尬窘迫那一天。


届时,我们又该逃向哪里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体制   海阔凭鱼跃   永葆青春   年薪   名校   大把   薪水   出路   毕业生   待遇   岗位   工人   父母   稳定   网友   时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