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激活“长三角”⑤|重视知识产权聚焦协同创新

“长三角要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创新驱动是根本。如何形成新时代长三角的产业集群,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我认为要通过三个转型升级去建立一个世界级区域创新体系。”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名誉会长朱宇说。

9月10日,2020年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产业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南京江北新区召开。活动由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江苏大学主办,围绕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区域协同、知识产权等相关问题进行思想交流与观点碰撞。

科创激活“长三角”⑤|重视知识产权聚焦协同创新

推进转型升级是加快长三角一体化的“必经之路”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早最快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面对新的时代洪流,加快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成为迫切任务。

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表示,作为长三角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江北新区始终将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作为新区高质量建设“三区一平台”的重大机遇,致力于通过加快推进和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发挥新区优势、展现新区作为、作出新区贡献。同时,自成立以来,江北新区也一直围绕“自主创新先导区”建设这一战略使命,深耕研创经济,大力推进“121”创新社区建设,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正成为产业创新的策源地、引领区和重要增长极。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为推动长三角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二是要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只手的作用,根据产业类型的不同推动产业升级;三是各地区要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竞争优势。

重视知识产权是强化长三角一体化的“必修课程”

近年来,江苏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和主要发展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1.9件,居全国省区第一;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达到646家,数量居全国第一。

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的经济转型交汇融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全新形势和要求。知识产权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必须及时跟进,加强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努力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中关村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院长马一德提出,长三角地区要统一对知识产权发展做出统一规划,研究长三角知识产权发展的共商、共治、共享、共建机制,做到信息共享、行政执法体制共性、行政法律文书互认、专利申请系统评奖项目统一,研究建立一体化发展、一体化管辖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

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支苏平表示,目前江苏省已经初步建成纵横联动、多方参与的知识产权立体保护网络。下一步将把工作重心放在提升运转效能、拓展载体功能、挖掘社会潜能上。

聚焦协同创新是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的“必胜关键”

当新一轮产业链重构、全球产业变局的窗口期到来,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长三角正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论坛上,与会专家聚焦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产业转型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畅所欲言、坦诚相见,共同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真言、献良策。各位嘉宾观点鲜明犀利,为听众带来了一场畅谈新观点、分享经验成果、激发新火花的思想盛宴。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学术副院长王勇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发表了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看法。他指出,第一步,要分析主体城市禀赋结构中的要素禀赋、自然禀赋和制度禀赋;第二步,寻找区域内目标城市,从收入阶段、产业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分析;第三步,甄别产业的静态、动态比较优势;第四步,从产业转移、产业内融合等方向出发选择产业融合路径;第五步,识别产业融合的瓶颈存在于硬件还是软件基础设施;第六步,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层层推进一体化进程。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副主任史晋川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金融、科技和产业正在向新的格局演化,金融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长三角应着力打造金融科技城市群,既能更好地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也能更好地代表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参与全球竞争。

来源: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 葛思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知识产权   北京大学   禀赋   江苏省   南京   区域经济   江苏   江北   新区   研究院   格局   经济学   重视   区域   结构   产业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