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天地,世纪履痕!江苏省昆虫学会100周年啦

方寸天地,世纪履痕!江苏省昆虫学会100周年啦

12月11日,纪念江苏省昆虫学会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年会分论坛在南京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吴孔明,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浙江省昆虫学会理事长陈学新视频致辞。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孙春雷,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省农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孙洪武,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省昆虫学会理事长方继朝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江苏省昆虫学会起源于1920年成立的“六足学会”,正式成立于1960年,是我国首个昆虫学术团体,也是江苏发展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学术团体。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会团结广大会员,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科技团体优势,发扬“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科普宣传和服务社会工作,为中国昆虫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吴孔明院士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江苏一批批老一辈的昆虫学家为我国昆虫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出突出贡献,成为全国的表率。他希望通过纪念江苏省昆虫学会成立100周年,开展昆虫科学的研究与交流,能够促进学科的快速发展,促进昆虫学的普及,促进昆虫学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达到新的高度,为江苏乃至全国的科学发展服务。

孙春雷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就迫切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注重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走绿色发展之路。省昆虫学会是我省第一个百年学会,近年来,学会对标建设现代科技社团的要求,深化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在组织学术交流、推动业务合作、深化技术咨询服务、开展技术培训、承接战略咨询和项目论证以及促进人才成长等方面都开展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为促进江苏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次研讨会既是启迪智慧、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动力的研讨会,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研讨会,对推动我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百年沧桑,筚路蓝缕,回顾历史,正是要面向未来。方继朝和与会人员共同回顾了学会百年发展史。他介绍,江苏昆虫学事业,在先辈的开拓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六足学会”成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现代昆虫学学科体系,为中国昆虫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张巨伯、邹树文、胡经甫、杨惟义、尤其伟、祝汝佐、程淦藩、任明道、李凤荪、邹钟琳、吴福桢、蔡邦华等老一辈昆虫学家,是全国的昆虫学先驱,通过他们的早期拓荒,建立了昆虫分类、昆虫生态等学科,在提高研究水平、普及昆虫知识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在保障稻、棉等重要农作物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苏省昆虫学体系逐步健全,相关研究全方位突破。在农业昆虫、医学昆虫、林业昆虫、城市昆虫、药械、科普教育等领域,基础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展望未来,省昆虫学会更加注重大尺度宏观研究与微观解析的密切结合,注重昆虫学与多学科尤其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面对新时代新变局新需求,江苏昆虫学必将迎来更辉煌的百年。

研讨会上,吴孔明院士、陈学新教授、省昆虫学会名誉理事长洪晓月,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吴益东分别作了题为《迁飞性害虫监测预警与防控新策略》《把“农田果园”建成“花园”--害虫生物防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我国重要农作物害螨发生特点和趋势》《棉铃虫Bt抗性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子机理》的主旨报告。

大会同期还举办了病虫害绿色防控前沿基础和技术分论坛,数十位省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病虫害防控与监测预警、灭虫技术、植物基因编辑技术、植物病理学等多个议题开展学术研讨。


来源:江苏科技报 记者:嵇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江苏省   昆虫   学术团体   害虫   江苏   理事长   方寸   农作物   致辞   中国   研讨会   学科   周年   基础   农业   世纪   天地   时尚   昆虫学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