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雍正弑父篡位?“甄嬛”的丈夫这皇位干净吗?

雍正皇帝,康熙十七年出生于清朝首都北京,全名爱新觉罗·胤禛,是清朝历任皇帝中成绩最为出众的皇帝之一。

可当今天的我们无意中听到有人谈起雍正皇帝的时候,只有两个可能:一、他们在讨论《甄嬛传》; 二、他们在批判他篡位夺权。可历史上雍正的皇位,到底来得干净不干净?咱们今天来说一说。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在北京西郊的畅春园去世,给雍正皇帝留下了一个破败不堪的盛世。

清史:雍正弑父篡位?“甄嬛”的丈夫这皇位干净吗?

康熙皇帝画像

要说是康熙留给雍正的,概括得还不太恰当,应该说是雍正在与其他兄弟的激烈竞争中抢来得更为合适。围绕着康熙皇帝的太子之位,雍正与其他诸兄弟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被称为九子夺嫡。最终,雍正技高一筹,最终在康熙皇帝去世之后荣登大宝,继位为君。与此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流传出了雍正帝“弑君夺位”的传说。

雍正篡位的种种传言

不少人认为,康熙的本意是传位给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祯。而雍正是第四子,于是他设计将遗诏中的“十”字改为“于”字;也有人认为,雍正是将遗诏中的“祯”改为了“禛”;还有的说,康熙在临死前说“十四子”时,因舌头干涩,当说到“十”字时略作停顿,再说“四子”,而负责记录的步军统领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同时也是雍正的支持者,所以隆科多故意在传诏时说皇上想要单独召见皇四子胤禛,而有意漏说“十”字,帮助雍正继位。

清史:雍正弑父篡位?“甄嬛”的丈夫这皇位干净吗?

雍正皇帝画像

在雍正争夺储位过程中,对雍正继位威胁最大的就是皇十四皇子胤祯。康熙在位时,不但特意安排十四子胤祯进军西藏,还让他领兵征讨准噶尔,给他提供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同时,康熙在十四子胤祯担任抚远大将军期间表现得也非常关心,并且在给他的朱批中说了许多意味深长、表示寄予厚望的话,比如“人心最为重要,你要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之类。这说明,康熙很可能是想把皇位传给皇十四子胤祯。

后代有学者分析,正因为雍正是靠篡位上位,怕百年之后到阴间受到父亲和祖先的斥责,所以他才不得不违背“子随父葬”的习俗,没有将自己安葬在清东陵陪伴自己的父亲和祖父,而是把陵墓选在了相隔数百里之外的清西陵。

清史:雍正弑父篡位?“甄嬛”的丈夫这皇位干净吗?

清西陵

更有人说,在康熙临终前不久,雍正曾将一碗亲手煎制的参汤送至康熙的病榻前,没有多久就传出驾崩的消息。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那就是说康熙很有可能是雍正毒死的。

篡位之说是否是事实?

尽管各种传言看似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些传言又都有相反的说法。

首先,篡改诏书的说法就不成立。首先,将“传位十四子”被改成“传位于四子”就有很大的疑点。因为,清朝时期的重要文件不仅有汉语,同时更有满文、蒙文,想将“十”改成“于”并不是部分电视中那么简单。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康熙遗诏上写着:“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从遗诏上看,并没有改字的可能。当然,康熙遗诏并非康熙亲笔手书,所以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并不能完全否定篡位一说。

清史:雍正弑父篡位?“甄嬛”的丈夫这皇位干净吗?

康熙传位剧照

但笔者认为,康熙虽然喜爱皇十四子胤祯,但应该并没有把他确定为最后的皇位继承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康熙死的时候已经六十八岁了,就算在现代也已经是老年人了,更不用说在清朝平均年龄三四十岁的时代背景下。而且,康熙也并非暴病而亡,在明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情况下,不可能还要将心中的皇储、未来的帝国皇帝派到边疆和准噶尔打仗。毕竟,秦朝秦始皇幼子胡亥篡夺公子扶苏皇位,从而进一步加速秦国灭亡的历史,中国历代皇帝应该无人敢不在意。

清史:雍正弑父篡位?“甄嬛”的丈夫这皇位干净吗?

准葛尔之战

有人说康熙五十七年让十四皇子到西北指挥的战斗,是为了让他建功立业。然而,如果仅仅是为了获取政治资本,康熙六十年,康熙将已经立有战功的皇十四子胤祯召回北京述职后,第二年又在明知自己自己体弱多病,身体大不如前的情况下,仍然让他再度回到了前线,显然说明皇位不是要传给他。而雍正继位后,皇十四子胤祯被召回北京遭软禁,也仅仅只是雍正巩固皇权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不能以此来说明雍正就是篡位。

至于雍正没有遵循“子随父葬”的习俗,作为篡位旁证也没有说服力。顺治父亲的昭陵是在沈阳,而顺治死后并没有也去葬到沈阳;雍正墓是在清西陵,他的下一代乾隆的陵墓却在清东陵,说明其实清朝皇帝的葬址选择并没有那么严格。

而“雍正进参汤下毒”的说法,就更不可能成立了。康熙对医道很有研究,曾多次说过人参宜于南方人食用,北方人却不合适吃,所以就算雍正要做手脚,也不会笨到用进参汤这个方法毒死康熙了。

为什么有雍正篡位的说法?

雍正皇帝登基之后在多方面实行了非常务实的改革,例如:“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其中的每一个措施都毫无例外地严重损害了官僚士绅的利益。而在清朝,手中掌握纸笔的基本都是官绅家族出身,或者是依靠官绅家族的供养才得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当读书人,在古今中外,从来都是有钱人的特权。

虽然雍正的政治举措极大地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普通老百姓的税收压力。可是,却也极大地损害了官绅阶级的利益。因此,受到官绅阶级的抹黑与报复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更何况,康熙在继承人的选择流程上也显得过于保守,迟迟不肯示人。这种过程中存在的不透明被有心人士加以利用也是在所难免。

最后要说的是,以上终归都属于合理推测。雍正到底是如何坐上皇帝宝座的?从雍正年间一直到现在仍是众说纷纭,说法不一。也许,这位清朝皇帝的储位之谜仍将会继续为人们讨论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雍正   皇位   准噶尔   爱新觉罗   清史   官绅   雍正皇帝   遗诏   建功立业   顺治   清朝   北京   传言   康熙   皇帝   干净   说法   丈夫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