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栋《北京传》:写给城市的交响 用非虚构写作为城市立传


邱华栋《北京传》:写给城市的交响 用非虚构写作为城市立传


《北京传》

邱华栋/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年12月出版

北京历史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到金元明清,再到近现代以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年代里的世界大都市的形成,以及当下,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的建设,都是北京作为世界大都市的传奇般的扩写。这一雄伟的历史进程和时间的铸造,使北京成为了人类的建筑杰作。

《北京传》结合了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梳理出这座伟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全景观。这是一个作家个人的城市观察,又是一座伟大城市的个人记忆。一砖一瓦,一个个的词汇,构成了北京这部大书,一座古老而又宏伟的城市跃然纸上。


《北京传》:写给北京城的交响

文/海中渔

邱华栋的《北京传》闪亮登场,买来一本闲读,读着读着,读出了阅读的认真与快感。

全书26万字,从体量上讲,这书不谓之大;注释中参考的书籍112部,不谓之多。

我对《北京传》的阅读,打破了以往的阅读格式,或者说惯习——隔过了“序章”《中国尊的瞭望》,从第一章《蓟城与燕都》开始阅读正文,在留下一些不解或者韵白后,再从序章和后记中寻觅解读,作为补空。

“北京湾”这个提法,我第一次接触到。北京湾,奠定了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海洋文化之间的冲击、交汇、融合,是这座城市孕育、诞生、成长的必要元素。

邱华栋在《北京传》中,从北京历史的纵深中解析出时空中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政治定位,深淘这块土地在历史经纬中的辉煌,溯往北京城在历史更迭中的历史际遇。

城市传和人物传不同:城市是永续生长的生命体,是时间数轴的继往开来,空间格局的起伏错落,历史的纵深和未来的无限,需勾陈和联想,乃至推理。城市传记更为客观,因为这座城市的历史站位、文化根基、事件遗迹、时空过往,无需作家做出粉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人物传记则既要考虑到人物的社会影响,又要小心翼翼对待人物的情绪,还有与之有关联人的情结,以及传记的作品效应。生命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物事迹的总量,需要有效地、尽可能地挖掘。

《北京传》采用了时空间的转移和对质,慢条斯理地梳理出这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全景观,记述这座城市的伟大与恢弘。以宏阔的视角,梳理北京三千余年以来的历史传承、空间变化和功能演进。它是一位作家对这座城市的理性观察,开启了这座城市的群体记忆。书中所记述的一砖一瓦、一个个建筑集群、一条条胡同,一个个四合院的汇集,豪杰普民的身影,构成了北京这部大书的立体与宏伟。也正因此,《北京传》具有无法替代的史料价值。

更难得的是,《北京传》既站在了历史的肩头,也立足现实的胸口,还展望了未来愿景。时间链条串联起来的痕迹与存在,也许是历史的纵深——从春秋战国到金元明清,再到近现代以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年代里的世界大都市的形成,以及当下,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的建设,都是北京作为世界大都市的传奇般的扩写。这一雄伟的历史进程和时间的铸造,使北京成为了人类的建筑杰作、中华儿女的自豪。

在北京生活工作二十余年的作家邱华栋,在时空冥冥中,得到了这座城市的召唤。这种召唤,赋予了作家对北京保持着探索的好奇、文学的热情和文化的使命。他不断地收集着关于北京的各种资料,据说有四五百种之多。这些资料为《北京传》奠定了横空出世的可能与必然。

二十多年前,邱华栋作为外来者充满好奇,当下则以北京人自居,这两种身份的演变,给了他创作的多重视角,从主客观的维度出发,去探及淹没在时空和建筑深处的历史,又从当下的现实中勾勒远大的未来。他骑着自行车,一站一地地感受北京的城市天际线,他开上车在高架桥上俯瞰立交桥下的北京。他不仅是一个成熟的漫游者,在历史复杂的资料与现代丰富的变化之间自如穿行,他还是以北京人的淡定和安然出发,波澜不惊地有条不紊去扣响大小街巷的一扇扇门扉。他搭建起的是北京的宏观与微观。


邱华栋《北京传》:写给城市的交响 用非虚构写作为城市立传

作者邱华栋


《北京传》的文学架构是体恤温润的,主副章的叠加设计,主章的空白在副章中得到了弥补,正所谓“每一个转弯处,都有一个声音在背后延揽,从历史的宏观落入日常烟火中。”

《北京传》中谈到,那些为北京城的形成与发展而鞠躬尽瘁的人们,阮安、梁、陈……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他们留下的是什么?是宝贵的人文、专业、文化、知识财富。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北京传》里谈到“未来之城”“智慧北京”,以文化的角度探及未来北京城形象的丰富和健康富有勃勃生机的城市生命体。

在《进入北京三千年的生命,非虚构与想象力组成一把立体钥匙》访谈中,邱华栋说:未来北京,一个是北京的空间格局,已经变成京津冀一体化构想下的首都了,从这一点来看,城市的边界似乎还在扩展。另外一个方面,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发展,使得北京这座城市会有虚拟的和现实的,历史的和想象的、未来的多个层次。我觉得智慧北京肯定是正在到来的现实。

这样的憧憬,与读者达成一致的期待。


(《北京日报》2021年3月16日)


-------------------

邱华栋写《北京传》,纸上再现一座城的三千年

(艺绽 北京日报 )


为伟大首都立传,这样的题材一般人不敢轻易触碰。但邱华栋拿出小说家的剪裁能力删繁就简,从城市空间的角度切入,凝练利落地梳理出北京三千年的城市演进史,写就了一部20万字的《北京传》。点线交织的结构,如同一砖一瓦,在纸上重筑了一座古老又现代的北京城。

邱华栋《北京传》:写给城市的交响 用非虚构写作为城市立传

读完《伦敦传》想写《北京传》


英国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一定没有想到,他的《伦敦传》有一天会被生活在北京的作家邱华栋读到,就此激活了一部《北京传》的诞生。

“他把伦敦当作一个人来写,这种意识打动了我。我特别喜欢那本书,受了很多启发。”但邱华栋想写《北京传》并非心血来潮,关于这座城市的资料,他早已准备了二十多年。“从大学毕业来到北京以后,就有意识地开始收藏,各种各样的文史资料起码有四五百种。”

邱华栋《北京传》:写给城市的交响 用非虚构写作为城市立传

北京作为书写的对象,确实非常庞大,很难把握。邱华栋几经尝试,最终找到了一种让普通读者更易亲近的写法,他把北京城看作一个生命体,以时间为线索,书写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比如,最早它是蓟国的首都蓟城;到燕国的时候,它作为燕国的都城;到了汉代,它是广阳郡的郡治;到了唐代,它又是幽州。”

他把三分之一的笔墨留给了当代,从1949年的新中国首都,写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变,从京津冀一体化,写到副中心建设、新机场落成,甚至到2020年的新冠疫情……越往后笔触越细腻。在《北京传》的结尾,他还为读者描绘了一个高度数字化、充满未来感的智慧北京。

在结构上,《北京传》用主章写城市的主体结构变化,副章则选取了一些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和建筑、规划等作为补充。“比如金代最突出的是燕京八景。到了清末民国,东交民巷就很重要了,因为它涉及到跟西方的关系,跟世界的关系。比如说老舍是写北京的本土大作家,我就把他拎出来单列一章。”


最难忘对北京天际线的观察

从动笔到完成初稿,邱华栋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两年多。“写的时候,我的房间里挂满了地图,大概要摊开二三十本书,然后思考材料怎么使用,如果能找到那个时候的音乐也拿来放一放,比如古琴、古筝、民乐,什么都有。有关的图片,比如辽代契丹人的衣着,有些画册也得打开看。总之,是要唤醒对那个时代的感觉。”于是,一个有趣的场景在他的书房里上演了,“每天都得换布景,越往后越现代,到了当代就得放各种高楼的图片、《世界建筑》杂志,摆一屋子。”

除了要写出时代感、空间感,邱华栋还在书中融入了个人的观察。“我觉得写一个城市,你得在城市里到处走动才行,进到建筑里面,进到街巷里。比如写到潭柘寺,我自己在寺里来回地跑,待上一天去观察,体验会强一点。”

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对城市天际线的观察。“我在景山的亭子里看四面的北京,站在西山上看北京,站在国贸中心、盘古大观、京城大厦、中国尊、奥森‘钉子’观光塔上看北京的天际线,站在怀柔的长城上、房山山峦的顶端观察北京的山川风物、云升云落,那种体验非常美妙。”

最后他还得出结论,从景山的观景亭看出去最为动人:“城内都是青灰色的胡同四合院,一眼看上去平缓美丽,视线里没有多少高楼和大烟囱,全是灰瓦的胡同民居。天气好的话,西部和北部的一抹远山,山体的黛色衬着天空之蓝,绝对是一个好视角。那个时候,北京360度扩展的城市景观,波澜壮阔而又波澜不惊地展现在你的面前。”


写出自己30年的生命经验

邱华栋祖籍河南南阳,出生于新疆,在武汉读大学,1992年分配到北京工作。算起来,他在北京生活的年头已经远远超过了故乡。

邱华栋《北京传》:写给城市的交响 用非虚构写作为城市立传

“我来北京近30年,恰好经历了这座城市最大的变化,这体现在空间的扩大、城市内涵的延展、国际化和世界都市规模的形成。在这个最伟大的时代里,我个人和这座城市一起成长,真是千载难逢。”作为一个“新北京人”,邱华栋写《北京传》的视角,自然就不会是对老北京的探寻,也不会是历史资料的堆砌。相反,处处都带有他自己的生命体验。

刚到北京的时候,他在怀柔黄花城挂职,每天守望着长城;到了周末,便回到什刹海的住所,开始在胡同里穿梭。对这座城市,他始终充满着好奇和热爱。“北京属于每一个中国人。我有这么一个心态,自然会变得比较谦卑,作为小说家的主体性自然会隐藏在时空的变化里,变得比较渺小。”邱华栋坦言,写北京,并不是非他莫属,其实每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人都可以写一部属于自己的“北京传”。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邱华栋用唐初虞世南的这两句诗,来概括北京作为首都所带给这里的人的性格和气质。而北京最吸引他的,还是包容性。“这座城市的光谱非常灿烂,各种色调色彩形成了瑰丽的吸引力,在不同层次上,对不同的人都能构成吸引力。它不会排斥从任何地方来的人,只要你有能力在这里待下去。”

写完《北京传》,邱华栋更爱北京了。“尽管作为市民,日常生活中抱怨的地方还有很多,可这就是北京人最奇特的地方,一边数落着城市庞大带来的不便之处,一边热爱着这座城市。”


还想写城市里的芸芸众生

最初构思时,邱华栋还想过要写一版80万字的《北京传》,他连副题都想好了,就叫“时空中的人与万物”。“北京两千多万人,芸芸众生才是城市的主体。”

邱华栋《北京传》:写给城市的交响 用非虚构写作为城市立传

记者出身的邱华栋,好奇心特别强,也特别喜欢观察。“我曾经观察过一个煎饼摊的运营,看他一天卖多少张煎饼,每个时段多少张。北京捡垃圾的人是什么网络结构,他们是怎么处理这些废品的,从哪儿收,又到哪儿处理,我也做过调查。包括胡同里的生活,涉及老北京胡同生活有很多材料,我都看过。”由于工作繁忙,他最终还是选择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写出了这部简版的《北京传》,太多的累积,他想留到以后有时间了再写。

有意思的是,城市传记的出版这两年正在成为一股风潮,《南京传》《广州传》等作品相继面世。在邱华栋看来,为城市立传其实是非虚构文学在城市写作题材上的拓展,也是方志文学的新变种。“我觉得关键看谁写,只要是好作家,对他们生活的城市带着热爱的心态,都是能写好的。《南京传》是叶兆言写的,《广州传》是叶曙明写的,《海南岛传》是孔见写的,这都是好作家,写出来的城市传记都带有自己的特点。听说,上海作家小白正在写《上海传》,他是个非常好的小说家,肯定会很有意思,非常值得期待。”他也坦言,这类城市传记对作者的要求更高,“你得有历史学家、建筑学家、民俗学家、文化学者的综合素养,同时,还得有作家的写作技巧。”


-------------------------

邱华栋《北京传》:用非虚构写作为城市立传

(澎湃新闻)


作家邱华栋最近出版了新作《北京传》,这是一个作家个人的城市观察,也是一座城市的个人记忆。一砖一瓦,一个个词汇,构成了北京这部大书,一座古老而又宏伟的城市跃然纸上。

近日,“如何为城市立传——邱华栋《北京传》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作家张柠、梁鸿、徐则臣以及本书作者邱华栋分享了《北京传》的阅读感受,并就“如何为城市立传”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邱华栋《北京传》:写给城市的交响 用非虚构写作为城市立传

“一个作家,应该书写他生活的地方”早在二十多年前,邱华栋就在酝酿写一本关于北京的书,“我刚来北京时住在什刹海的胡同里,在什刹海的空间里穿梭。对北京的传统文化和它正在走向现代的过程,我非常敏感,就开始积累关于北京的资料。二十多年来存了一柜子,可能有四五百本,各种类型都有,很杂。我觉得自己生活在北京,作为一个作家,应该书写生活的地方。”

然而在读了大量关于北京的文史资料以后,他发现了一个问题:“我看写北京的书,大部分着眼于北京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也就是舞台上的人物和事件,但是对于舞台本身变化不太在意。北京这个城市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这个舞台在怎么变?关于北京的书,要么就是纯粹的建筑类,要么就是历史类,没有把这两者完美结合。所以我决定把北京城看作一个生命体,看作一个不断变化的舞台本身,来书写它本身的空间变化。我觉得从这个角度写,区别于其他所有关于北京的描绘。”

张柠认为,最近这几年有一个写城市传的热潮,“《南京传》是著名作家叶兆言写的,《广州传》是广州作家叶曙明写的,还有一个潮州作家黄国钦写《潮州传》。这说明作者、读者和出版界的朋友都一致开始关注城市。”

邱华栋《北京传》:写给城市的交响 用非虚构写作为城市立传

雪中的故宫格外漂亮。人民视觉 图

邱华栋《北京传》:写给城市的交响 用非虚构写作为城市立传

北京的历史照片。人民视觉 资料图如何为城市立传?在张柠看来,如何为城市立传其实是没有标准的,一个好的作家就是一个标准。他举了黄国钦写《潮州传》的例子,“一方面是历史书写,另一方面童年记忆,把童年记忆跟历史本身反复交织在一起,一边用历史推动叙事,一边用童年回忆使得历史缓下来、慢下来、终止下来。

张柠认为,《北京传》是另一种写法,“《北京传》跟他的童年记忆没有关系,因为他的童年记忆在新疆,他没有办法用童年记忆跟历史进行各种交织,他用的是对建筑的观察、感悟、分析,在历史演变过程之中,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交织出一个非常复杂的文本,这也是一种为城市立传的方法。”

“作家笔下的城市传,就是一个想象力的再创造。跟一般小说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建立在大量历史史料的梳理和消化的基础上,戴着脚镣跳舞,发挥艺术想象。它有历史学意义,但它不是历史著作,它是一个艺术创造,一个作家想象的结晶。《北京传》提供了另外一种编织城市经验,编织城市感悟的一种方式。” 张柠说。

邱华栋《北京传》:写给城市的交响 用非虚构写作为城市立传

梁鸿认为,北京不单单是冷冰冰的城市,而是承载了无数悲欢离合的生命体,所以《北京传》包含着感情,是一部有温度的非虚构作品。“邱华栋对北京内在纹理非常熟悉,你会看到他对北京城改造细微经验的描写非常到位。虽然他没有写个体生活,没有写个体生命经验,但你能看到城市里面经验的变动。不管是围绕皇帝,还是围绕普通老百姓,它的建筑包含着普通人。这个城市在不断地流动,建筑也在不断地流动,但里面仍然包含着无数生命。因为建筑本身体现人的存在。”在梁鸿看来,现在的非虚构写作缺乏一种维度,就是如何使用学术资源。“怎么样在非虚构写作里面,把资料、学术容纳到思维里,怎么样让死的资料变成活的,重新让人物活起来。它既是学术的又是文学的,它既是过去的生命又是现在的生命,这是今天考验中国非虚构写作者非常大的维度。”

“《北京传》拓宽了或者说它尽可能拓宽了非虚构写作的路子,我们怎么来思考我们的非虚构写作,《北京传》可能提供了一个方向。”梁鸿说道,“虽然《北京传》整本书建构非常严肃,资料非常翔实,每句话都有出处,但是它编织之后非常具有文学性,这是我们看非虚构写作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你不单单是资料的罗列,也不单单是大的立一个传,它需要文学性在里面。” 梁鸿说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北京   北京城   天际线   城市   作家   记忆   时空   未来   生命   人物   建筑   文化   时尚   历史   资料   空间   邱华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