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古不临今?这就是书法界屁话

不知道从何时候起,“临古不临今”这句话突然火了起来,好像一时之间成了书法界的真理,好多书法爱好者动辄追求“古朴”,追求“大巧不工”,追求“笨•拙”,好像看起来越是跟古风接近的都是好书法。为此,我只想说一句,这其实就是一种屁话。

临古不临今?这就是书法界屁话

首先,我们要清楚临帖的目地。我们说临帖,其实就是要学习一些写字的好的方法,不论是形体,笔势还是结构,都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而古帖经过长年累月而能在浩瀚书海中流传至今,自然有其一定的过人之处和优秀的特点,这些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取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不是一股脑的全盘吸收,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纸笔和墨的水平都有所进步,如果一直沿用老的方法,在有的地方就可能不合适了!

临古不临今?这就是书法界屁话

清朝大家手迹,现存于英国博物馆

其次,临古不临今太过于执着。我们说要与时俱进,好的东西不论古今,不分中外都要辩证的加以吸收,让他为我们自己的创作服务,而不是全盘吸收或者否定,也许大家都认为现在的书法不如古代的,主要是因为书法这个东西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现代的书法也有很好的作品,只不过个人喜好不同而已,书法在古代属于必备技能,在现在却属于一种爱好,所以不可能人人练习,人数比例的原因也会导致凤毛麟角相对较少。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古今的关系:一是瓷器;可以说现代的瓷器制造技术及工艺绝对超过古人,但为什么古人的东西就是好呢?那是因为古瓷器除了工艺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意义,物以稀为贵,流传后世的少,文物价值高,但是制造工艺能比今天的好么?这一点我不认同;二是中医和西医的对比;由于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挤压了传统中医的发展空间,中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国宝级的存在,那么请问华佗刮骨疗毒动手术是属于中医还是西医的范畴呢?三是回到书法上来;如果都临古帖,那么书圣王羲之的成名作应该是甲骨文才对?怎么可能有行书,楷书和隶书以及草书呢?

临古不临今?这就是书法界屁话

明朝,文征明手迹

再次,如果非要说临古不临今,至少有一个时间段和相应的帖,我们说楷书欧颜柳赵,行书看兰亭,草书看张怀,隶书自秦汉起,兴于唐,纂书有李斯等。每个人都是在习字的基础之上,博彩众家之长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也不是所有的古帖都是好的,所以要加以甄别,有选择的学习才行。其实,在近代明清乃至民国至今,也有一大批书法出众的大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这些书法大家的很多方法和环境以及工具跟现代人接近,更适合现代人去学习。你能想象我们拿着毛笔和宣纸去写古代刀刻的汉简?用毛笔去写石刻的甲骨文?岂不是笑话!

临古不临今?这就是书法界屁话

民国,谭延闿手迹

最后,总之一句话:一切好的东西,好的方法我们都要学习,不能拘泥于古今,要做到古为今用,融合发扬!如果太过执着于古代的就一定是好的,那就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了!


临古不临今?这就是书法界屁话

当代,沈尹默手迹


临古不临今?这就是书法界屁话

沈尹默楷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书法   手迹   草书   楷书   行书   隶书   屁话   甲骨文   毛笔   西医   瓷器   古今   中医   古代   东西   方法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