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的标准与话语权的问题


书法作品的标准与话语权的问题

这些天陆陆续续写了一些书法界现状评论文章,其中广大爱好者解散中书协呼声最高,但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如果真的解散了,那么谁来代表中国书法文化对外交流呢?一盘散沙如何能够传承与发扬传统书法文化呢?所以说,针对书法界的乱象,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整顿,但真的没必要因噎废食。书协的存在虽然有弊端,但总体上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书法作品的标准与话语权的问题

下面进入正题。我当时提出了一个重新考核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书友的认同,当然也有人提出了疑问。那就是怎么考?有什么标准?如何定标准?谁来定标准?我想这个问题肯定是困扰大家很久的,那么我就提供几个建议,大家觉得可行的就点赞关注支持一下,觉得不可行的权当娱乐,友善评论帮助我改正。

书法作品的标准与话语权的问题

第一,书法作品评判标准的问题。我们拿行书和楷书举例,既然是行书和楷书,自然有公认的大家,比如书圣王羲之,比如颜欧柳赵以及一些其他的大多数人都没有争议的书法大家的作品,主要看行文字体结构和用笔笔画走势和笔意等等,这就是标准。隶书,草书和篆书也都有相应的对照和标准,参照楷书和行书即可,对于汉简、甲骨文和一些其他特殊的过渡类和个性类字体,可以作为文物历史记事的作用,并不能算是真正的书法。可以作为一种文物文字表现形式或者直接划归隶书和篆书范畴。

书法作品的标准与话语权的问题

第二,书法作品的审美标准的问题。书法作品的美,并非是个别人所意淫的高深意境,也并非是多么的玄奥莫测。美是最简单的,最起码让人一眼看上去有舒服的感觉,再高级的不仅一眼看着舒服,而且越看越美。这个受用肯定不能是作者本人自己看自己,也不能事自己所在的团体来评价,而是要综合书法团体和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意见才行,否则那就是孤芳自赏,自娱自乐。书法作品现今已经成为一种商品的性质,既然是商品,肯定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只有个别人认可的商品不是溜须拍马就是商业贿赂,或者是变相拉拢利用!

书法作品的标准与话语权的问题

第三,书法作品的创新标准的问题。一个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创新,留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自然发展的意义所在,有的人说某某书法作品永远无法超越,对于这个我不敢苟同。如果我们不戴着有色眼镜或者仰视的目光去跪舔,我们就会很理性的看待分析问题。但是创新必须是有限度的,坚决不能指鹿为马,以丑为美。背离广大书法爱好者审美观和接受能力的创新,不是脑残就是千古不遇的高等人才,比如哥白尼之类科学家。反观现在一些所谓的“大师”们的精彩表演,缺乏证据和大多数人的支持,只是自认为自己是神仙,其实我觉得是精神上和认知上出了问题。精神病人通常分不出美丑,而且偏执的认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

书法作品的标准与话语权的问题

第四,书法作品话语权的问题。就目前来看,以各级书协少数的领导话语权为重,其他部分会员是敢怒不敢言,广大书法爱好者是人微言轻,没有话语权。所以话语权的问题就导致了部分审美导向的问题,以至于影响到更为广泛的书法界,这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还记得上半年的新疆棉花事件么?美国国际棉花协会(CCI)就充分利用了他的话语权,给我国棉花产业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而这个组织也是一个协会,也是会员制。一旦牵涉到自身利益的问题时,每个协会的立场都是一致的,话语权对书法界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也是最致命的,容易引起跟风效仿,群起而攻之。导致标准混乱,指鹿为马。

啰哩啰嗦一大堆,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请友善讨论,不搞人身攻击,觉得赞同的欢迎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书法作品的标准与话语权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书法作品   哥白尼   王羲之   友善   标准   篆书   指鹿为马   楷书   行书   隶书   棉花   书法   爱好者   协会   商品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