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老实巴交的智障,最后成了亿万富翁,电影教会我们生活的真相

天生跛足,智商只有75,几乎被所有学校拒收。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活成什么样?


拼尽全力,活成普通人的样子?


不。


他成为了最棒的橄榄球队的队员、成为了战争英雄、也成为亿万富翁……


他,就是阿甘,电影《阿甘正传》的主角。


第一次看《阿甘正传》,是我读大学时。


依稀记得当时看完,略有失望。明明就是一个跛脚小男孩不断奔跑的故事,为什么会成为经典。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再回看这部电影,才发现当时的自己,并没有真的看懂。


那看似简单的奔跑,实际上阐述了一种难得的能力:


面对苦难不会惊慌失措,以不失序的心态穿越生活重重障碍的能力。


有学者把这种能力,称为“普通力”。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普通力”



那个老实巴交的智障,最后成了亿万富翁,电影教会我们生活的真相

“我很好”,是普通力的源泉


智商只有75的阿甘,说话有些结巴。


同龄孩子都懂的问题,他却无法理解。


不仅如此,他还天生跛足,需要用支架固定住才能行走。


上小学时,学校要求智商最低80分,他差5分。


所以,学校坚持不收,并建议阿甘去读特殊学校。


是阿甘的母亲和校长“据理力争”,才为儿子争取到了读普通学校的资格。


不仅如此,这位母亲还常常对儿子说:


“你要记住,你和其他孩子没有任何不同”。


这段剧情,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的一条新闻:


一位天生失聪的女生作为学生代表,在华东理工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言。


这位学生代表叫高羽烨,父母都是天生聋哑人的她,出生时就听不见。


可是高羽烨的奶奶并没有放弃,拿着认字卡训练她开口说话,并坚持将她送到普通的幼儿园、小学……


就像阿甘的母亲一样,高羽烨的奶奶也坚信孙女“和其他孩子没什么差别”。


最终,高羽烨以文化课第一的艺术生身份考入了重点大学。


每个人的一生,本质上都是寻求认同的过程。


无论是阿甘,还是高羽烨,最亲近的人都觉得他们“和别人没什么不同”。


这种认知,会内化成他们关于自我的认同。


试想一下,如果阿甘的母亲、高羽烨的奶奶,跟他们说:


“你是个有残障的孩子”。


他们的一生又会是什么样?


可能会自卑,可能会向艰难的人生缴械投降。


可是,当“你和别人没什么不同”的声音,根植在他们内心深处时,他们就看见了更多可能性:别人可以的,我也可以。


很多时候,我们在残酷的生活中一蹶不振,或许并不是因为那个困难本身有多大,而是我们对自己缺乏一份认同和笃定。


当“我不行”“我不好”的声音占领内在,不用困难步步相逼,我们自己就先败下阵来。


而那些在苦难面前活得从容的人,他们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我很好”的信念。


这种“我很好”不是“我很完美”。


相反,恰恰是对不完美、对残缺的包容。


是“即便我双腿有问题,即便我智力欠缺,但我依然觉得自己可以”。


正是因为觉得自己可以,困难才可以变得云淡风轻。



那个老实巴交的智障,最后成了亿万富翁,电影教会我们生活的真相

普通力,

是一种“那就这样吧”的智慧


对阿甘来说,珍妮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同学都不和他玩,珍妮和他一起爬树、一起看远处的风景;

同学欺负他,珍妮告诉他“Run,Forest,run”。


因此,他摆脱了腿上的支架,成为一个可以自由奔跑、跑得最快的人。


珍妮不仅教会了阿甘奔跑,还让阿甘体验到了被爱。


无论是在棒球场上,还是在越战战场上,阿甘总会想起珍妮的那句“Run,Forest,run”,所以他总是不停地奔跑,穿越每一个危急关头。


对于阿甘来说,尽管和珍妮分隔两地,但心灵上,她从未远离。


反观珍妮,单亲家庭长大的她,经常被酗酒的爸爸打骂。


长大后,珍妮一直在寻找自己,她做过裸唱歌手、与满身纹身的男人谈恋爱……


可她始终无法坚定地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于是一次又一次拒绝阿甘,哪怕他是个亿万富翁。


在数次受伤之后,珍妮回到阿甘身边。


和他发生一夜情之后,便又消失了。


珍妮的离开,让阿甘体验到挚爱的丧失。


那一刻,他除了痛苦,也很迷茫。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去哪里找珍妮。


痛苦时,阿甘又开始跑。


他跑出了居住的小镇,跑过了山海,一跑就是两年多……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停下来,说:“我真的很累了,我要回家了”。


这时,珍妮离开的痛,也消解了。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见很多“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刻,也许是突然失业、也许是孩子上不了好学校、也许是得了某种疾病、也许是某个人的突然离开……


这种时候,我们会焦虑、会抑郁......并且,试图去给这些问题找一个确定性的答案。


可是,很多事情是没有确定性的答案的。


比如,一个人不喜欢你、你很努力可是际遇依旧很差、孩子就是不爱学习、怎样都无法忘记前任……类似这些事情,其实都很难找到答案。


在无法找到答案时,是否能和世界的不确定性共舞,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拥有普通力。


这是一种“那就这样吧”的智慧。


“那就这样吧”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在做了能做的事情之后,接纳事情就是那样子了。


就像阿甘,他只能跑,于是就拼命去跑,在奔跑的过程中,与丧失和解。


追求确定性是人的本能。


因为,确定让人感觉安全。


可是,这个世界偏偏就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


那,就这样吧。



那个老实巴交的智障,最后成了亿万富翁,电影教会我们生活的真相

专注,是普通力的核心技能


阿甘智商有缺陷,看上去总是傻傻的,却成了“最优秀的官兵”。


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为阿甘总是出色地完成任务。


无论是整理床铺、还是拆装武器......


因为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他做事的效率也比其他人高。


看这部片子时,我时常想起另一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银行家Andy因为误判杀妻,被送进监狱。


老狱友们打赌:这一批新人,谁会最先受不了?


看上去白白嫩嫩、弱不禁风的Andy,几乎得到了全票。


可这个最羸弱的人,却表现得最淡定。


吃饭、睡觉、甚至被人欺负,他都平常对待,好像他并没有身在监狱。


和阿甘一样,他也专注于当下,每一刻和每一件小事。


回观我们的生活,不要说上战场,或者身陷囹圄,很多小事儿,都会让人焦虑不安。


比如:

担心自己说错话,惹领导不高兴;

担心35岁被淘汰;

压力太大,熬夜到三四点;

......


在《当下的力量》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向思维认同”,指当一件事情发生时,我们会根据经验或者思维习惯做预判,然后让事情朝自己预判的方向发展。


但习惯做预判,就无法专注于当下。


那些能从容过活的人,他们不太预判明天。


因为明天不可知,也因为每一个明天都是由无数个当下构成。


所以,他们能专注于每一个当下,看上去也就更笃定。



那个老实巴交的智障,最后成了亿万富翁,电影教会我们生活的真相

普通力,是心智强大的体现


我们常常说要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可是,究竟什么是强大?


老虎的凶猛是强大,狮王的强悍是强大,可他们还是无法抵御猎人的猎枪。


真正的强大应该像空气一样,没有明艳的色彩,没有辨识的味道,无色无味,却也无所不包——这大概就是“普通力”的气质。


它轻松、甚至有点慵懒,但却没什么能伤害它。


就像阿甘一样,他天生跛足,天生低智商,可这些bug,却无法成为他人生的掣肘。


他以一种傻傻的气质,活出了寻常人无法活出的一生。


这也让我想起《鲁滨逊漂流记》。


有网友说鲁滨逊是“生活者”。


他们身上永远有一种安稳过活的气质,就算流落到荒岛无人区,也能在毒蛇猛兽的丛林里搭建出自己的生活节奏,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顺便还能搭救出一个野人,取名叫星期六。


孤独也好,生存坏境恶劣也好,他都坦然。


这和出身无关,也和环境无关。


而是,一种全然的信任,相信自己,同时,也承认自己的边界。


尽人事,听天命。


不管最终,有没有外在成就,这样的人,这一生,都是精彩的。


愿你,也能修炼出普通力,活成生活里的王者。


文章来源:壹心理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鲁滨逊   珍妮   跛足   都会   老实巴交   阿甘正传   笃定   智障   确定性   智商   教会   真相   没什么   强大   事情   母亲   答案   孩子   学校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