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特性,内涵,内容解读

中国文化由于其人口众多和历史悠久而具有广泛的概念。

它包括中国人继承,生产,创造和运用的所有事物。因此,人是文化。

尽管有好的有坏的,但中国文化还是有许多独特之处。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特性,内涵,内容解读

创造神话与历史的结合

如今,中国人认为自己是炎帝和黄帝的后裔,被称为炎黄子孙。

我们最初是大约在公元4000至5000年前中国中部一些强大的原始部落的领导人。在击败其他部落并建立基本政权之后,我们成为有影响力的国王,以及拥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灵祖先。

我们的土地被称为国中之国,我们的后裔是中国人民。

之后,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被整合,包括了更多地域,如炎帝和黄帝的后代。

现在,中国有56个民族和129种方言,其中汉族是最大的民族,普通话是官方的语言,汉子是的官方的书面文字(还有其他28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特性,内涵,内容解读

汉字以中国历史上的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命名。

最早出土的汉字是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的骨头或龟甲上的铭文。

后来,汉字作为最原始,最古老,一贯的象形文字之一,经历了多次演变。

与自然的关系——战斗并服从

史前时代的国王,例如姚王国,舜王国和大禹王国,人们发明了先进的工具,治愈了疾病,战胜了大洪水等。

在其他中国创世神话中,人们修复了破碎的天空,搬了山,移动了大海,击落了太阳,发明了取火的方法,并种植了植物。

但是,在没有自然灾害或没有严峻环境的情况下,道教是一种主要的哲学流派,它建议人们学习和适应自然,并融入社会。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特性,内涵,内容解读

水——最高的善

大约在2500年前,老子在他的杰作《道德经》中将水视为最高的物体。

无形的水既柔软又有力,可以滋养和破坏一切。它顺应并包容了地球上的所有事物,并且保持低调。

因此,谦虚是水最重要的代表特性之一,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庸之道——适当与和谐

孔子认为中庸主义是人们可以达到的最好的道德和智力水平之一。

在考虑了最坏和最好的情况之后,最合适的方法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就要求人们从广阔的角度思考,应对冲动或愤怒等负面情绪,并以温和的方式行事。

通过遵循这一点,将能够获得和谐:与其他人以及一个人的内在情感之间的和谐。

因此,遵循中庸之道也将导致一个人情感的隐含表达。

直到今天,大多数中国人仍然隐含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幸福或不满,爱或恨。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特性,内涵,内容解读

综合哲学——道教,儒教和佛教

中国哲学是关于道德,人际关系,命运,社会和宇宙的。

在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中国有许多哲学流派,其中 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是四个最大的。

在 汉朝(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儒家成为主要的官方意识形态,道教宗教形成,佛教传入。

此后,这三个人互相学习,有时会受到某些君主的欣赏或压制,最终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趋同。

它们现在仍然是三种独立的宗教或哲学意识形态,但是,大多数中国人从中汲取了一些思想或受其影响。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特性,内涵,内容解读

多神宗教与信仰

中国历史上的商朝(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是一个崇奉神灵的帝国,该时代的骨头或龟甲铭文大多与占卜有关。

然而,随后的周朝(公元前1046年至256年)更加重视祖先崇拜和社会礼节,形成了许多哲学流派,例如道家和儒家。

逐渐地,当道教,儒教和佛教在某种程度上融合在一起时,这三派的大师和神灵都被尊为尊贵的神。

同时,也有人崇拜有神化的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包括炎帝和黄帝等国王,姜子牙等宰相,李靖等将军以及一些地方英雄。

除了中国创造神话中的古代神灵外,许多山脉,河流,湖泊,海洋和森林也有自己的守护神。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特性,内涵,内容解读

农业文化及其相关特征

直到1957年,中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 几千年的农业经济带来了一些特殊特征:

重视实用性和稳定性

农业生产包括一系列定期的重复性工作;我们得到了播种,钦佩辛勤工作,渴望有适当的风,雨和阳光的好天气。 然而,商业在历史上一直受到高度限制。商人及其家人的地位较低。通过企业进行资源分配的方式远没有古代的农业生产重要。

· 集体主义和大家族。

在古代,在广泛使用现代类型的设备之前,农业活动需要人们共同努力,这被证明是更为有效的。 因此,集体主义得到了极大的鼓励和遵循。

对男孩的偏爱

在古代人姓氏,在农田上作为主要提供者的年代,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和一个强大家族的本质。现在,在大城市已基本取消了对男孩的偏爱,但是,在一些村庄和保守镇,这仍然很流行。

·对土地的热爱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我们的生活,家庭,希望和一切。因此,我们与农田紧密相连,致力于耕种和保护。然而,失去或出售土地被认为是可耻的。

农业导向的日历和节日

在 中国日历中,“ 24节气”是农业活动的准确指南。大多数传统的中国节日都起源于农业生产。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特性,内涵,内容解读

大团结和中央集权

农业经济意味着许多分散的,相对独立的村庄和城镇。但是,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外部敌人入侵时,需要强大的权力来组织人员和资源来保护自己。

在建立第一个统一的统一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前207年)后,大团结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意识形态。 因此,大多数人认为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更大的家园。

一个共识是,团结在一起意味着更强大。

在经历了历史上的所有风风雨雨,并尝试了一切生存和繁荣之后,我们知道我们是唯一可以保护自己的人。

因此,大多数中国人都渴望建立一个绝对独立的统一强大的国家。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特性,内涵,内容解读

皇帝的神圣权利和王朝更替

自从夏朝国王(约公元前2070年至前1600年)宣称其统治权是神明授予的后。以下朝代的国王和皇帝都被认为是上天的儿子,我们被赋予统治他人的权利。

但是,人们也认为世俗世界可以某种方式代表上天的意愿。例如,自然灾害是统治不力的迹象。儒家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是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在位时正式提出的。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经常发生叛乱和推翻王朝的事件,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混乱时期建立帝国。

商汤取代了前夏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农民陈胜和吴广推翻了秦王朝(前221年-前207年),平民刘邦建立了汉朝(前202年-公元220年) ,乞丐朱元璋创立了明朝(1368 — 1644)。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特性,内涵,内容解读

科举考试和高度尊重知识

商鞅的改革(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50年)规定,平民可以通过军事成就获得贵族头衔,而贵族将因无能而失去光荣的身份。

此后,社会等级制之间的运动方式正式实施。

然而,在统一王朝的稳定时代,有才华的人们也会期望改变我们的生活。因此,在 隋朝(581 — 619年)发明的科举考试。

随着随后的朝代的进一步改善,这一制度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统治阶级。

在宋朝(960 — 1279年)和明朝(1368 — 1644年),所有有实力的官员,例如宰相,都是从科举中获得良好成绩的人中严格挑选出来的。

当一个人才华横溢时无论家庭出身,都可以通过考试和高度尊重知识来获得力量,而学者则成为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只要有能力,大多数人都会对家里的男孩进行教育。

如今,成绩优秀的学生受到同学的尊敬,人们仍然投入尽可能多的钱来让孩子们获得最好的教育。高中,大学和公务员仍然使用严格的考试来选拔人员。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特性,内涵,内容解读

教育体系

教育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有时是唯一的方法。

自从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至前1600年)以来,只有贵族才有权在国立学校学习。平民只是在和平时期为工作而战。

直到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所私立学校之后,教育终于进入了平民的世界。

后来,公立和私立学校并存,董仲舒,朱熹和王阳明等许多学者都建立了自己的教学和交流的学术机构。

如今,中国的义务教育为9年(小学为6年,初中为3年),公立学校免费。一些省将其延长至12或15年,全国范围的延长仍在讨论中。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特性,内涵,内容解读

教育内容

自周朝(公元前1046年至前256年)以来,六艺是贵族学校的主要课程。

· 礼仪:详细说明了国家礼节,吉祥仪式,悲伤仪式,军事仪式和颁奖仪式,以及如何在这些礼节中打扮,说话,问候和正确举止。

· 音乐:中国古代音乐主要用于重要的祭祀仪式。它通常包括诗歌(作为歌词),音乐和舞蹈。几个世纪后,音乐受到更多欢迎,成为一种娱乐手段。

· 射箭:在战争中捍卫自己的王国的最重要技能之一,需要力量,耐心,力量和出色的判断力。

· 马术:骑马和驾驶沉重的战车都是贵族的必要技能,贵族应该能够在和平时代为国王服务并在战争中作战。

· 书法:包括写好看的汉字,读重要的书,写优秀的文章和诗歌。

· 数学:除了数学技能外,还需要学习阴阳和五行,这是古代中国人解释宇宙的方式。

因此,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官,除了在科举考试中成绩优异外,还可以指挥参战的军队,例如颜真卿,于谦和孙承宗。

在义务教育9年的今天,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政治,历史,地质和计算机已成为公立学校的主要课程。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特性,内涵,内容解读

瞬态强者氏族

自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以来 ,封建国家和封建领主都被废除,政治权力的世袭正式结束。官员直接由中央政府指派。

科举得到广泛实施后,才智不断地被选拔和晋升,从而确保了政治势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受到家族的控制。

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保证这种流动性,例如禁止官员在自己的家乡或附近地区任职,有权势的首相应在退休后将整个家人带回自己的家乡等。

如果我们的后代想参政,就需要努力学习并自己参加科举考试。

因此,很少有家庭能够长期保持繁荣发展,大多数只是几十年。对于可以继承并获得中央集权的皇帝,没有王朝能延续300多年的。

与中国悠久的历史相比,那些有权势的氏族大多相当脆弱。

在那种情况下,许多人仍然致力于学习,试图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并参与政治活动,即使我们知道自己可能不会给孩子留下任何政治遗产,也不会赚很多钱。

但是,我们会获得尊重,实现政治野心,那些非常优秀的人会在历史书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在历史记录中享有良好声誉是一个人可以在中国文化中获得的最光荣的成就之一。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特性,内涵,内容解读

对历史记录的热情

在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至前1600年),官方历史学家被任命为政府来记录重要事件。

最早的发掘汉字的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至1046年)的骨头或龟甲铭文主要用于记录重要的民族活动和占卜。逐渐地,国王的讲话和命令也被包括在内。

几个世纪后,孔子编辑并撰写了最早的历史书籍,此后出版了更多宏伟的历史杰作。

皇帝的生活记录

自汉朝(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前220年)以来,建立了一些官方历史学家来详细记录皇帝的日常生活,包括皇帝去哪儿,与谁交谈以及他说什么,与谁同睡等。

那些详细的史记将被用于书写国家历史,但皇帝不允许其阅读或公开发行。

其他历史学家负责客观地记录重要的国家事件。我们的勤奋工作确保了所有的历史都得到了很好的记录和记忆。

在这些历史记录中留下自己名字的皇室贵族和才华横溢的人们,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和战斗的许多平民,都包括中国文化和历史。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特性,内涵,内容解读

文化信心

在19世纪之前,中国人民对其文化充满信心。我们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始终可以从巨大的破坏中恢复繁荣。

战争和分离通常只是暂时的,而和平与统一总是到最后。

从1840年到1945年,大多数发达国家入侵了中国,在许多地方定居并夺取了许多利益。从中国人民的角度来看,那些西方国家在武器,技术,系统,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先进。

那个时期的中国人想知道为什么我们继续失败。我们试图弄清楚为什么我们如此勇敢无畏地战斗,但是我们仍然无法过上大多数中国人所期望的生活:和平,稳定,并可以收获自己的粮食。

在最黑暗的时代,日本人入侵并实施了大规模屠杀和一系列殖民政策。大多数中国人试图活下来并勇敢地战斗,但也遭受了巨大的绝望。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特性,内涵,内容解读

这种绝望不仅源于无数的军事损失,还源于对中国为何如此落后,我们是否能够恢复独立的困惑。

因此,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是中国文化信仰的最低水平。

儒,道,佛受到质疑和批评,甚至,有些人甚至建议废除汉字。

20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人民不再质疑自己,但许多人仍然知道并承认自己落后了多少。

因此,在1950年至1980年左右,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人在西方国家作为蓝领工作,试图在一个较富裕的国家过上更好的生活是正常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国落后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有能力自己重新获得繁荣。

我们的文化尽管有许多缺陷,却是支持我们度过黑暗时期并在稳定时代蓬勃发展的精髓。

我们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一样好。我们正在继承,生活和创造中国文化。

在经历了历史上最坏的经历和最好的经历之后,尝试学习其他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最合适的道路就是最好的道路。数千年后,中庸之道在现代中国仍然沿用。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特性,内涵,内容解读

中国青少年与新文化

今天的中国年轻人是在一个国家稳定而不贫穷的时代出生和成长的。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必担心衣服和食物,可以接受教育,至少要读到中学。

我们学习外语,也许还学习或出国旅行,庆祝外国节日并观看异国情调的电影;同时,我们仍然阅读历史,背诵古诗词和文章,欣赏英勇的英雄,热爱中国菜,遵循某些传统,热爱祖国,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其他类型的新文化。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特性,内涵,内容解读

中国新近现代文化

除了诗歌,小说,戏曲和戏剧,中国相声,音乐,现代电视连续剧和电影等传统文学形式外,在中国还流行其他新型文化。

近年来,中国的识字率超过95%,超过8.29亿人可以使用互联网。

这使更多的人可以在网上发布他们的作品,例如小说,照片,视频等,从而形成了新的互联网流行文化。

互联网小说 大多是长篇连载小说,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著名的类型包括:

武侠小说:人们练习武术,冒险,通常经历一些生与死的时刻,与邪恶作斗争并保护他人。

修真小说:主要发生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人们试图获得魔力,对抗神秘的怪物和其他黑暗势力,成为神仙。

除了网络小说,如短视频等社交媒体和网络游戏像英雄联盟,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从国外引进的其他亚文化在年轻人中也很流行,例如 ACG文化,弹幕文化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炎帝   道教   儒家   王朝   汉字   科举   公元前   中国   国王   贵族   内涵   皇帝   特性   中国人   国家   内容   文化   时尚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