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春节历史简述

农历新年 已有3,800多年的深远历史。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祭祀活动。直到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汉武帝命令使用农历时,仪式的日期才得以确定。从商代(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046年)的远古起源到今天,该节日有几个名字,例如元辰,元日和元旦。

我国春节历史简述


农历新年时间表

我国春节历史简述

起源于商朝初期(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046年)

农历新年的历史与古代的农业社会息息相关。古代人从种植经验中总结出四季交替的规律,每年的庆祝活动都随着商代的历法而形成。最早的祭祀活动成为该节日的萌芽。人们将食物,衣服和收成归功于神和祖先的意愿,因此他们在每年的年底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祝福与和平。

周代“年”名称的出现(公元前1046 – 公元前256)

年,它出现在周朝,在这时拜活动已成为一种社会习俗,目的是观察春天的耕作工作。人们不仅祭拜祖先和祈求丰收,还开始供奉谷神,门神,喜乐神,财富神和圣贤等。

我国春节历史简述

自汉朝以来确定的日期(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每年的转折被称为孟春,元日和盖岁,农历的第十个月被视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在汉代,这个节日被称为随旦或正日。人们已经开始逐渐的摆脱了对神灵和祖先的信仰,从而更多地强调节日与生活的联系。
但这一时期节日日期的最后确定还是在汉武帝时期,固定中国农历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为春节的固定日期,这在农历新年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该日期已经使用了数千年了。那时,狂欢节已成为一项全国性的活动。政府举办了一场狂欢节,官员们齐聚一堂庆祝。还出现了新的活动,例如熬夜,燃烧竹子(就像现在燃放烟花一样)以及悬挂桃花板,后来变成了春联

我国春节历史简述

从魏晋到清朝的娱乐活动(公元220年至1911年)

在魏晋时期(公元220 – 439年),庆祝活动对政府来说仍然是一个盛大的集会,老百姓会使用燃烧竹子的产生刺耳的声音来制服邪灵。而许多的传统也被广泛保留,这一天人们会穿着整齐地跪下给年长的家庭成员磕头。

在唐宋时期,庆祝活动被命名为元日。在蓬勃发展的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农历新年的功能已从祭祀和祈祷转变为社交娱乐。人们因要与家人同住而休假。当时,它演变成一个供普通百姓分享欢乐的节日。随着宋朝(公元960年至1279年)发明黑火药,鞭炮也成为了庆祝活动的主角。
从宋代到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农历被命名为元旦,庆祝活动更多地是社会互动。人们开始拜访亲朋好友,并彼此送出礼物来分享祝福。在这一时期,诸如舞龙,舞狮,踩高跷和射火表演等更有趣的活动开始流行。

我国春节历史简述

1912年至今:公历和农历新年都得到了庆祝

1912年,政府决定废除农历和阴历,改为采用公历。人们不愿意改变传统,因此该政策未能成功实施。折衷方案是保留两个日历系统,公历工厂,学校和其他组织使用公历。公历的第一天称为元旦,农历的第一天称为春节,这是目前广为庆祝的农历新年。
1949年之后,春节被列为全国性的公众假期。今天,它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许多古老的习俗都源于悠久的农历新年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商代   历史   公历   狂欢节   汉武帝   公元前   祭祀   祖先   农历   公元   节日   时期   春节   新年   日期   我国   社会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