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劝儿子吃饭的这招那么有用!还这么有文化

瓜妈说:

我们都知道在情境中学习古诗是非常好的方法,但没想到上周Cindy刚好拍到的一段视频让我对此太有感触:当时她带土根在外面吃饭,吃到一半时土根就想丢下碗去玩,Cindy提醒土根刚学过的一首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结果土根背完,自己立马乖乖凑到桌前大口吃光了米饭。

视频加载中...


机智如Cindy,让土根吃饱了肚子还学到了这首诗的精髓。


同样是教小朋友学古诗,朋友却和3岁的女儿闹僵了。


朋友因为外地工作,女儿在老家读幼儿园,中班就开始写字背诗,朋友原本属于那种不怎么鸡娃的妈妈,学得会就学,学不会就等等再学,但老师反馈说孩子语文学的有点吃力,在班上也不怎么发言,没有以前自信了。


朋友才紧张起来,开始远程教孩子念诗,啃啃巴巴,背了忘,忘了再背,教到不耐烦的时候就忍不住发火,反复几次后,孩子开始拒绝跟朋友视频了


为了让亲子关系回暖,她选择了暂时妥协。她困惑的是自己还有没有必要坚持让孩子学古诗?


没想到,劝儿子吃饭的这招那么有用!还这么有文化


这是瓜瓜常看的古诗词的书,还有两本每天带到幼儿园去。我对瓜瓜古诗词的学习还真是有点佛系,不要求他背,但是我会经常给他读,以及在各种场合让他有机会接触。


古诗词的学习肯定是重要的。前不久,教育部发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特别强调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而古诗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


没想到,劝儿子吃饭的这招那么有用!还这么有文化


没想到,劝儿子吃饭的这招那么有用!还这么有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正文节选


但我更明白,我不会因为这种“功利”的理由去强迫瓜瓜学习古诗词。


因为古诗词“无用”才是它最大的魅力,这种浸润灵魂、滋养生命的知识学习,更适合在生活中用细水长流的方式去真正把诗歌的精髓沉淀到心里去。


今天我就跟大家说说这看似无用的古诗到底有什么用?怎样做才能让孩子轻松爱上古诗词。


古诗词的大用处


我有一个诗词界的偶像——叶嘉莹先生。她现在是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2020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词里称她是诗歌的女儿,儒雅的先生。


没想到,劝儿子吃饭的这招那么有用!还这么有文化

讲课中的叶嘉莹先生


没想到,劝儿子吃饭的这招那么有用!还这么有文化

读书时的叶嘉莹


我惊叹她这一生,经历了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17岁丧母,奔波生活几十年,52岁时大女儿和女婿意外离世,她都扛过来了。


看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时,叶嘉莹先生的朋友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我觉得古诗词救了她。她用诗歌消解悲痛、保存思念。


没想到,劝儿子吃饭的这招那么有用!还这么有文化


她说“经过这么多困苦游离,伴随我的就是我们的诗集,我从诗词中看到光明得到力量。”我想叶嘉莹先生是希望把中国诗词的力量带给世人。


没想到,劝儿子吃饭的这招那么有用!还这么有文化

她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每天工作至深夜两点,精挑细选出200余首适合儿童阅读的古诗词,编成《给孩子们的古诗词》一书。


诗词对一个人能有什么用?


叶嘉莹先生给了我答案:“可以让人的精神品格能够提升,提升以后,他就有他自己内心的一份快乐,他不会每天为追求现实的哪一点金钱什么东西而丢掉了人生最宝贵的价值。”


我当然希望每个人都能顺遂平安幸福地生活着,如果不能,就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低谷时不颓废,在忙碌中不麻木。


古诗词能让年近百岁的叶嘉莹先生为它沉醉一生,也能拨动00后心弦。


看过第二季《中国古诗词大会》(2017年)这个节目的妈妈,都会记得武亦姝这个姑娘吧,我真太喜欢她了。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忍不住又把节目搜出来看,她答题时的平静淡然、宠辱不惊真像是从古代穿越而来的才女,惹得我真想再生个姑娘!


没想到,劝儿子吃饭的这招那么有用!还这么有文化


她说诗词能给她现代人给不了的东西,这我相信,因为她在听老师对诗词的讲评时,眼神里流露的热爱,仿佛输赢和分数在她眼里都不重要,她享受的是品读诗词的过程,不像是来比赛,更像是来检测自己有哪些好诗还没读到的,妥妥的终身学习的心态。


没想到,劝儿子吃饭的这招那么有用!还这么有文化


我还特别喜欢这姑娘身上的那股清醒劲儿,哪怕走红之后,她也淡然处之,谢绝了很多媒体的采访,拒绝了模特公司的邀请,因为她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从诗词里学会了处变不惊,云淡风轻。


重温这档节目,我还注意到和武亦姝争夺攻擂资格的王子龙老师,他在退场时说自己享受诗词这个过程,让我的学生,看到我来这儿展示了,进而爱上古诗词这就够了。


没想到,劝儿子吃饭的这招那么有用!还这么有文化


真幸运,我在高中就遇到了一位热爱古诗词的语文老师,看完视频后,我给快十年没有联系的陈老师发了一条长微信,想听听教了二十多年语文的他对学龄前孩子的古诗词启蒙的看法。


没想到,劝儿子吃饭的这招那么有用!还这么有文化


陈老师把古诗词的学习分成了四个层次,新鲜感上的接触——潜移默化的影响——豁然开朗的领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流露。


武亦姝就是用诗书中沉淀下来的气度打动了我。如果瓜瓜在以后也在古诗词里得到浸润,成为一个内心丰富又温暖的人,就足够了。


我们这一生需要学很多有用的知识、技能支撑我们去赚钱,过更好的生活,也需要靠古诗词这样不当吃不当喝的知识疗愈自我。


对诗词的喜爱不是“逼”出来的


现在再来回答朋友关于要不要坚持让孩子学古诗,就不会纠结了。学龄前的孩子学古诗词,最考验我们当父母的是怎么能让孩子爱上学诗词。


古诗词难教,是因为它在生活中的使用场景比较少,我们如果不是登高望远也想不起来曾学过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即使看到蝶飞燕舞,也未必想起“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我们习惯了大白话的直接,也乐于使用流行语去表达心情,所以,不经意间3岁的孩子就会说“奥力给”,但让他背出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却要教很久,真的是“费力不讨好”。


怎么教孩子会喜欢,还真要有巧心思。


1.多给“输入”的机会,拉近和古诗词的距离


对于瓜瓜在古诗词上的学习,我坚持给他提供更多的“输入机会”,不会刻意考量他的“输出成果”。我也特别认同陈老师说的,学龄前的孩子对事物保持着充足的新鲜感和好奇心,记忆力很好,特别是对形象生动的事物,真的是会记一辈子的。


没想到,劝儿子吃饭的这招那么有用!还这么有文化

瓜瓜小时候在被窝里读古诗


家里备几本精选的诗词书,给孩子多听古诗吟唱,尽可能把诗词的背景故事解释给孩子听,都是在为他学习古诗词提供“输入机会”。


没想到,劝儿子吃饭的这招那么有用!还这么有文化

在幼儿园上国学课的瓜瓜


接触的机会越多,越会拉近孩子和古诗词的距离。在古诗词书籍的选择上,可以从图画丰富的入手,不认识字的孩子也可以根据画面去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2.我们越投入孩子越积极


教古诗词这件事需要爸爸妈妈有一个好态度,不要在孩子面前“骄傲”。孩子要学的古诗词我们都能吟上几首,教着教着,一不小心就把“这么简单都背不会”说出口了。


我觉得沐沐妈的方法很好用,沐沐很羡慕大班的小朋友在国旗下讲话,她在家时会拿着小话筒模仿,朗诵古诗词,沐沐妈就会很投入地听,热情互动,在轻松的氛围中,沐沐不知不觉就把诗歌记在心里了。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学习过程。


3.场景化的学习可以加深理解


古诗词启蒙学习和英语、数学的启蒙相比见效慢,等孩子真正理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有心培养孩子对古诗词浓厚兴趣的妈妈,可以学学Cindy,她教土根学《悯农》这首诗真的做到了“场景化的诗词学习”。土根一定记忆深刻,说不定回到意大利还可以教给其他小朋友呢!


没想到,劝儿子吃饭的这招那么有用!还这么有文化


场景化的学习可以让孩子去感受诗意,用诗表达说不出来的情感和体验。


他们现在当然不容易理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牵挂,也不清楚“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不舍,不明白为什么“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但等到理解了、清楚了、明白了,他们也就长大了,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他们会发觉千年前的文人雅士也和他有共通的情感,他们并不孤独。


瓜妈最后说:


上周给妈妈们推荐《了不起的中国》《这就是中国味道》的绘本时,我一边读,一边感慨,中华文明里的智慧和精神真的震撼人心啊。


前几天华春莹在记者会上用两张照片硬气回怼抹黑中国的企业;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杨洁篪发表16分钟震撼人心的讲话!身为中国人,我们都感到骄傲,祖国真的越来越强大了。


我们的孩子身在祖国最好的上升期,必须要有足够的底气和文化自信去了解和输出我们的价值观,中国的文化传承一定不能丢。古诗词作为优秀的文化精髓,启蒙教育还是可以“润物细无声”地抓起来。


妈妈们不如今天在留言里分享一下此刻你脑海里的那首诗,或者,你在古诗词启蒙上有什么好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古诗词   古诗   中华   精髓   中国   诗词   诗歌   场景   有用   没想到   儿子   女儿   过程   妈妈   优秀   孩子   机会   朋友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